◎阿風 (2006秋季師培學員) 
我是一位國中輔導活動科的老師,參加人本師培(森林小學師資培訓)讓我在教學上有許多的反思,讓我在懂得區分「現象」與「原理」,以前我會苦惱於所教的內容都是想想就知道的事情,無法有深入的思考。
 
啟發孩子思考「現象」背後的「原理」

上過課後讓我發現那是因為我都在教「現象」,而現象只是一件事情的表面,當然是想想就知道了,而教育的重點乃是在啟發孩子們思考「現象」背後的「原理」。


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後,我在備課時,都會檢視自己要教的是什麼,並且思考那現象背後的原理究竟為何。

慢慢地我發現,課堂上的品質提升了,孩子們有更多深入思考的機會,且孩子們提出的想法常常讓我驚訝於孩子們的思考能力,也常常被課程所感動。

我越來越相信,孩子們是可以思考的,只要我們知道如何引導。

另外,課堂中的所見所聞,也讓我反思教育的根本問題,觸發我許多新的看見。

拾起膽量,與孩子真誠面對問題

比方說,我們常常是用令學生感到恐懼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因為恐懼受罰而表現出我們期待的行為,卻放棄了深入說理的機會。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真誠」,因為孩子們恐懼真誠表現所得到的後果。

不只是孩子,同樣也是被恐懼「教育」出來的老師們,在某些狀況下也不敢對孩子、對家長「真誠」,因為怕這個、怕那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寧願與孩子們用一種模糊的方式互動,刻意去忽略現實。

人本師培讓我深受感動,拾起膽量,真誠地面對孩子們所遭遇不管是學科或生活上的問題,與孩子的談話是直指本心,毫不虛假,也不虛應故事。

當我這樣做了以後,我感覺到一股力量,或說是一種專業,雖然問題挑戰不會因此而減少,但我總是有能力真誠地與孩子一起面對,我想這也是教育吧!

(感謝作者阿風同意轉載)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青蘭(森林小學主任)
頒獎在森小,是要大費周章的,這大費周章,不在獎品或獎狀的精美;事實上,森小的獎狀很陽春,就是用電腦的列表機在雲彩紙上印上一些字,不過,對孩子們來說,卻是特殊的,因為?狀上的文字很特別。例如,「全勤獎」獎狀上的文字是:

恭禧 某某 在森小學習的日子裡,
你是如此積極的參與課程,從未缺席,
我們欣賞你喜愛學習的熱情與持之以恒的毅力!

例如,有一個「小豆苗獎」,文字是:
恭禧某某,你一直秉持著
熱愛生活,自得其樂的特質
親近自然,疼惜生命的態度
凡事有自己的節奏與堅持,
在生活各個層面中展現獨特的光采,
並能對他人產生正面的影響,
我們欣賞你!喜歡你!

又例如,有一個「力爭上游獎」,文字是:
恭禧 某某  
認真的扮演高年級的角色,
想尋求自我突破,
也試圖樹立領導風範。
在運動場上,展現自信與技藝,
平時除了表達貼心與溫柔,
處處又可見你的心思與努力
非常欣賞日漸成熟的你
也衷心地支持你

每個學期的期末頒獎,就有幾個常設的獎:全勤獎、熱愛閱讀獎、熱愛運動獎、熱愛繪畫獎、熱愛學習獎、進步獎、大進步獎、穩定成長獎;還有一些特別獎:小幫手獎、疼惜生命獎、小豆苗獎、綠巨人獎、力爭上游獎、自信自在獎、巧奪天工獎、熱愛大自然獎。

獎項的安排是一個形式,重要的精神是:看得出孩子的好,說給孩子聽;是大人有能力,也願意,欣賞孩子,給孩子讚美。

例如,有一些孩子,前面提到的獎項都沒有合適說明他的狀態,森小的老師們就要再花一些力氣,回想這個孩子這一整學期有什麼變化,有什麼值得也需要被點出來的他的進步,所以,就又有了一些特別的獎項,例如:朋友變多獎、人緣變好獎、精神愉快獎、心情變好獎、讓別人心情變好獎、早睡早起獎、大手牽小手獎…。

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負向的,說孩子過去的狀態不好,看看獎狀的內文,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

心情變好獎
恭禧 某某
心情愉快時的你,
是如此的甜美,
身旁的人都發覺了更不同的你
這樣快樂的你,真好!

讓別人心情變好獎
恭禧 某某  非常佩服你
自我調整改變的能力
現在的你比以前更柔軟,
和你相處更加舒服
好喜歡這樣的你!

森小的頒獎,要耗掉老師們很長的討論時間,老師們反覆討論著:什麼樣的獎項更能如實反應孩子的樣貌、獎狀上的文句是不是能如實反應、說明孩子一整學期的學習狀態,都被很謹慎地斟酌著。幾個特別的獎項,是翻過來覆過去,談了好幾回的,生活老師們還曾經為了某一個獎項,在深夜裏長談了一個半小時,搜索著更適切的文字,希望能更接近孩子的那個屬於他的獨特。

頒獎的動作,在森小,是蠻複雜的!所以,通常只在期末的結業典禮上才有各種獎項。

不過,這三個學期來的期中,我們推出了一個新的獎項「四不」,獎勵的項目,就是: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晚睡。很明確了吧!

三個學期下來,我們卻發現「很明確」這三個字也一直挑戰著每個老師,因為,人的行為、孩子間的互動,樣貌何其多?

最近,我們頒發了這學期的第一次「四不」獎項,頒獎前和孩子們說:
1. 「四不」是一個對自我的挑戰,請孩子們,專注於自己與人應對的方式。
2. 頒獎名單,是老師們在能了解的範圍內,共同討論出來的,經過一些修正,也直接詢問過孩子自己;如果對某些得獎人有疑問,可以在頒獎後再反應。
(以上,是針對過往會有的狀況而有的「防範」或「心理建設」,因為,「四不」的衡量是採高標準,只要有一次逾越了,就不能領獎。孩子們非常緊密的相處,對於彼此曾有的語言行為, 常常較之老師們更清楚;另外,也有「定義」的問題,例如,「欺負人」是一個很複雜的人際互動過程,什麼樣的行為叫「欺負人」?主觀的認定與客觀的標準是什麼?也有孩子也想不明白他自己什麼時候欺負人了?也有時,甲說乙打了人了,乙卻莫名其妙,原來是甲誤會了…
因此,頒獎過程,有時,有那麼些讓人「膽顫心驚」,而頒獎後,常常還需要應對孩子們可能有的各種疑問。這之所以,需要先舖一點路,給一些方法,照顧一些可能出現的讓人難受的狀況。)
3. 如果,四項都做到了,可以拿到四個獎品,有人這次,真的能拿到四個獎,但,有人一個獎也沒有。請孩子們,若是自己難受了,可以找老師說,也鼓勵孩子們還有下一個階段的挑戰,這次沒能成功的,還有機會。
4. 宣佈下一次頒獎時間是歲末週,公佈的挑戰項目是「五不」: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晚睡、不說髒話。 

頒獎的主要用意,是讓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語言、行為更有意識;更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有力量控制自己;也有機會體驗更美好的與人互動的方式;思考人如何可以活得更好?
 
孩子們是能敏感於人的狀態的,但是,對於自己的語言的表達,還需要我們大力的協助,搭配協助孩子們達成「五不」,我們也在各個課程中和孩子們談「好言好語」;不同於「順服」的語言,好言好語是協助孩子用更適切的語言表達自己。例如:

孩子們會說:「滾開啦!我們要上課!」,(問孩子)有沒有較好的說法?
(孩子修正)說:「走開!我們要上課!」,是不是好一點?
(請孩子再想想,再修正)說的是:「請離開!我們要上課了!」,是不是更好一點?
「五不」宣佈的這一刻,每個孩子的眼都是晶亮的,都有一種「有機會挑戰成功」的神采!

當然,每一個獎項,不論大小,精神都是:如實反應孩子的狀態,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成長和變化,讓他知道,他的努力被看見了!

真的,在森小進行頒獎,一點也不輕鬆!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2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只是想說可以在重溫大學時帶營隊的開心感,或許,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換個工作做看看。
只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意料之外的是,開始上課以後,感動和驚訝,卻彷彿海浪般,一波波席捲而來

之前從沒想過月亮的陰晴圓缺,原來不是因為被地球的影子遮住。

也從沒想過,對待人的方式,不是只有「對或錯」以及隨之而來的獎勵和懲罰。

從沒想過談歷史,可以如此的精彩深刻,和兒時那枯燥無趣的課堂有如此大的差異……

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漸漸的理所當然,我從沒想過這些事情也可以問「為什麼」。更沒想到,一向懶得看書的自己,竟會就著每堂課老師開的書單,一本一本仔細的讀。而少少動的腦袋,更是在那段上課的時間,不停的受到衝擊、翻轉、思考、再思考,好淋漓盡致的動著。

現在雖然已經沒有繼續上課,雖然還是做著和之前類似的行政工作,但生活就是有點不一樣的感覺,有種活著,動著的感覺。         

2006秋季人本師培學員 小玉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佳樺(森林小學教師)
每個學期,我們都會安排四次左右的戶外教學,既然名為「戶外」教學,就是要帶孩子離開學校,進行在課堂之外的學習。藉由實際的情境,幫助孩子可以看得更多,想得更深。這學期第一次的戶外教學,我們選定了樂生療養院。

樂生療養院的存廢問題,其實早已經不算是新聞。孩子們在各樣的媒體上,不時會看見相關的報導。雖然「樂生」這個名詞,對於他們來說不是陌生的,但是現在「抗爭」是為什麼?以及關於樂生院的歷史、現狀、未來可能的發展,絕大部分的人是弄不太清楚的

所以,決定了要去樂生院,最先遇到的就是孩子們直接的反應:

「為什麼要去那裡?那裡不是病院嗎?」
「我聽說那裡還有住病人,我不敢去
「痲瘋病現在還會不會傳染?」
「如果我們真的就這麼巧,『中了』被傳染了會怎麼樣?」
「樂生會不會留下來,跟我有什麼關係?」 

孩子們毫不掩飾的說出心裡的疑惑和擔心、恐懼,這正好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在每次戶外教學出發之前,我們都會為孩子準備行前課程,一方面,讓孩子了解為什麼我們選擇去那裡,另方面,也讓小孩多些先備知識,以便到了現場,可以就觀看到的,進行更深度的對話與思考。 

還未進入正式課程前,孩子們的反應,很直接地凸顯了樂生療養院歷史上一直要面對的困境,這兒,真的「樂生」嗎? 

關於這整件事件所有相關的立場與觀點,老師們努力蒐集整理,包含來自捷運工程局的、來自文建會、聲援團體、樂生自救會、台北縣政府、新莊市民,然後,我們在課堂裡帶孩子看了三部關於樂生的紀錄片,對紀錄片的內容做了一些提問與討論。 

其中一項重要的事是,讓孩子知道,現在的漢生病和破傷風、水痘,只是同屬第三類的傳染病,擁有正常抵抗力的人是極不易被感染的,即使一旦感染了,也只要服用現在已發明的特效藥就可以完全痊癒的。

這樣的說明,算是先解了部份孩子的第一層憂慮。
先備知識充足,心境整理妥當,我們就出發。

****************************************
當天在樂生院的現場教案分為四個點,由四位老師定點解說,讓孩子們依序走過,而這四個點,正是我們覺得樂生最精采的部份。

第一個部份是哥德式王字形的醫療大樓。從這一棟樂生院裡最古老的歷史建築談起,為什麼要保留古蹟,又需要經過怎樣的鑑定才能被指定成為古蹟。 
第二個部份在蓬萊舍,主要是談現在的聲援活動,包含來自各國的支持運動,以及說明現在國內的串聯團體,如何策劃進行捍衛樂生的活動。 
第三個部份是在院民居住的ㄇ字型住家朝陽社,這個點由老師先開頭說了幾個生命的故事,點出從前在樂生院裡一直被忽視的「人權問題」,然後,再讓孩子們在附近找到目前還住在院區裡的阿公、阿嬤做簡單的訪談、聊天,由最直接、面對面的接觸,認識這群在樂生院渡過大半輩子的阿公、阿嬤。 
第四個部份是在新建的醫療院區。簡談台灣的公共衛生史,從癩病到痲瘋到漢生病,這段醫療史上的「白色恐怖」時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進到這棟新建的醫院,讓孩子們看看,這裡跟原本的樂生療養院有什麼不同? 

第二部份,關於現在聲援樂生的社會運動,一開始簡單的介紹了現場擺設來自各國的聲援布條,以及,幾場在台北進行過的活動或是集會。同時,跟孩子談到了德國的心理學家佛洛姆在他的著作《人類破壞性的剖析》裡提到,關於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裡,總是會不斷的發生各種事情,身為一份子的我們,能怎麼看待?

佛洛姆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如果今天你是一位媽媽,而你的小孩現在正在加護病房裡與死神拔河,你能怎麼想這件事?你會很樂觀的把它交給醫生?還是你會很悲觀的想,這次一定撐不過了?不會!因為你是這麼關心在乎他,你沒有辦法不把它當成是自己的事,所以,你一定會竭盡你所能的去找方法、問醫師。 

只有把自己置身在事情之外的人,才能夠用一種旁觀的角度評論,看著事件開始、發生、結束。這樣看來,佛洛姆的意思似乎就是:不用悲觀、也不用樂觀,就選擇投身吧! 

說到這裡,我接著問孩子:「那,只是小孩,能做些什麼?」 
「我要去捷運局抗議
「我要帶更多人來樂生,他們看到這裡的老樹、老人、老房子,就會捨不得拆了。」
「我想要做海報宣傳,讓更多人了解為什麼要保留樂生。」
「我可以告訴我爸媽,我這次來知道的所有事。」
孩子們的點子不少,其中有一個最讓我感動「我想跟阿公、阿嬤說說加油說他們辛苦了。」******************************************************* 

用過午餐,完成了所有教案之後,樂生自救會的李會長,還有富子阿姨、阿添伯,特別來跟孩子們談天說話,其中富子阿姨還一時興起,唱了一首歌給孩子聽。閩南語的吟唱,孩子們幾乎都聽不來吧!有意思的是,孩子們卻專注地聽,唱罷,孩子還紛紛鼓掌,露出欣賞的神情。 

結束了在樂生短短半天的行程,上交通車之前,五年級的小雨走到我的身邊,他輕輕問我:「佳樺,我好想跟他們握手,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說。 

他快步的走到阿公、阿嬤面前,開心的握了手。然後,我看到他小小的背影,被圈在阿添伯大大的懷抱裡。阿添伯笑得好開心,小雨也是。 

這次戶外教學之後,最特別的是家長們也有一些回應,他們說孩子們很熱烈的談論在樂生療養院的見聞,也幫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1)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力玄(森林小學教師) 
歲末週,準備頒發「五不」獎: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說髒話、不晚睡。 
兩個月以來,寢室裡的孩子們都很努力地記著這件事。但是,想要挑戰成功的確不容易,總是有人「破功」。不過讓人高興的是,我們這一寢室,有幾個原本愛熬夜的,這次都特別努力,能夠得到「不晚睡」獎,這相當不簡單!  
 

「你今天晚上要不要『那個』?」
頒獎日的前兩天,幾個孩子知道「五不」已經結算的消息(確定自己會得到「不晚睡」獎),當天晚上竟然馬上計畫熬夜!這不免讓身為寢室老師的我感到有些灰心:難道做了這麼多努力,到頭來都還只是為了獎品嗎? 
 

當晚還沒想到該怎麼談這件事,就只有對孩子說:「雖然今天不算了,可是如果你們現在熬夜,到時候領到那個獎不就不太光采嗎?」 
 

這番話沒有奏效。隔天早上根據別寢孩子們的反應,知道他們還是玩到很晚。 
 

這個狀況有必要和孩子們好好談談,想談的不只是睡眠的重要和干擾到別人的問題,因為過去已經談過很多次,我更想要和他們討論學校設立「五不挑戰」的用意。 
 

就寢前,小宏還故意問小翌:「你今天晚上要不要『那個』?」我知道他說的是要熬夜,就直接了當表示:「我等一下要跟你們談熬夜的事。」正巧,就在這時菁頌老師敲門進來,替隔壁寢的孩子們轉達,希望他們晚上不要再講話,會吵到人。 
 

小宏聽了抗議道:「我們已經盡量小聲了耶!」  

「什麼小聲?是不可以。」菁頌在這件事情上沒和他客氣,堅定的說。 

「是你們自己說只要小聲講話不吵到別人就沒關係的啊!」阿瑋還是不服。
  

菁頌離開之後,我強調:「昨天晚上你們的確吵到隔壁寢,我們說過,就寢時間過後就不可以聊天,因為只要一說話,會很容易不自覺地愈講愈大聲,吵到別人。」  

阿瑋有點耍賴的說:「可是我的嘴巴就是沒辦法控制啊!」 
 

「你之前都能夠做到的。」我提醒他,也繼續說:「我今天跟Apple老師說你們昨晚熬夜,她聽了就有點猶豫『這樣還要頒不晚睡獎給你們嗎?』不過因為昨天是我跟你們說『五不』已經結算的,所以,你們還是能拿獎,可是你們認為,到了頒獎的時候,那些晚上被你們吵到的人會怎麼想?」 
 

小宏哼了一聲,沒接話。  

阿瑋則擺出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沒關係啊,那我不要那個獎就好了!」 

這時因為有人進進出出,我們暫時終止談話,一方面我也覺得自己前面的說法不夠好,畢竟事情的重點不在於別人怎麼想,也不在於有沒有拿到獎,於是,我繼續構思接下來該怎麼說。 

「五不」是希望你們更健康、更快樂!
 
 

等到寢室安定下來,大家都上床了,我才坐到孩子的床上開啟新的話題:「森小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四不、五不的啊?」 
幾個比我早來森小的孩子歪頭想了想:「上上學期開始有的吧。」 
「那幹嘛要頒這些獎啊?」這個學期剛來森小的阿瑋馬上問道。 
「是啊,我也想知道耶!」我接著說,「最一開始有四不的時候,有沒有說原因?為什麼要有這個挑戰?」 
「沒有!」小儀大聲的說。 
「是沒有講,還是講的時候你們沒有聽到?」我笑著問這幾個經常蹺課的孩子。 
「嗯,我忘了…」小儀改口。 

「那你們猜學校為什麼要設『五不』挑戰?」我試著丟出問題讓他們想。
 
「因為老師不希望我們罵髒話,」阿瑋馬上提出他的看法,「可是根本沒用,大家還不是都在講髒話!」 
我先回應他的答案:「阿瑋說設立這個挑戰是因為老師不希望學生說髒話,可是我覺得這樣只說對了一小部分耶。」 
「那還有什麼?」阿瑋問。 
「你那個說法背後代表的意思好像是『老師想要學生變成他們理想中乖乖的樣子,就設了這個獎吸引學生達到』…」 
「那不可能!」阿瑋再次表達強烈的意見。 
「沒錯,的確不可能,因為『願不願意做』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你們自己身上。而且,如果老師這麼認為的話,那想要設立的獎項可就多了:不翹課、不亂丟垃圾、不可以不洗碗、不晚起…把不希望你們做的事情通通變成『不』!」 
「嗄!不晚起喔!」經常睡得比較晚的人說。 
「對啊,」我開玩笑的說:「還可以管你不准上廁所咧!」大家聽到都笑了。

「而且,如果真的想要你們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晚睡,那我們大可規定做到了的人給獎勵,然後,沒做到的人『給處罰』啊:少一個『不』就青蛙跳二十下、少兩個『不』就跳四十下,這樣大家都不敢打人、罵人,但是,我們並沒有這樣做。」
 
小宏聽到這裡馬上提供了一個「做不到就要被處罰」的例子。 

「所以,」我做了一個小結:「設立這幾個挑戰,不只是因為老師不希望你們打人、罵人、說髒話,更是因為這五件事情是真的對你們好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希望你們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在和人的相處上也同樣可以更健康、更快樂!」
 

 
關於「拿到獎」的事情… 

提到「快樂」,阿瑋突然若有所思:「力玄,森小是不是希望我們可以快樂?」
「當然啊!」 
「可是我覺得有了『五不』之後我反而變得不快樂耶。」阿瑋說。 
「為什麼?」 
「因為很想說髒話又不能說,很痛苦。」阿瑋很直率的表示。 
「所以,你覺得『五不』會讓你很難受,因為要忍住想做的事?」 
「對。」 
「那我猜,你是不是因為不覺得這五件事很重要,但是又想要拿獎,所以才會覺得很痛苦?」我大膽的猜測。 

阿瑋楞了一下,說:「嗯,對…」但停了一會兒又馬上改口:「欸,也不是耶,我知道那些事情是對的,可是就是很想講(髒話),但又想要得獎。」剛剛嘴上原本說「了不起就不拿獎」的阿瑋,現在終於說出真心話。
 
「所以,對你來說,『拿到獎』的吸引力比『做到那些事情』來的大囉?」我再追問。 

「其實那個獎我也沒有很喜歡,我是喜歡『得獎的感覺』,如果你只給我那個獎品,我不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那個獎品又不怎麼樣,我是想要『得獎』。」阿瑋進一步說明。
 

「你很厲害耶!可以把自己的感覺講的那麼清楚!」我讚嘆道。
 
「就像阿瑋說的,」我接著說,「這些事情其實你心裏也覺得是對的,可是要做到又很難,這種感覺我可以理解。你們知道嗎,我大學的時候也都很晚睡,常常都弄到一兩點。」 
「你都在幹嘛?」阿瑋問道。 
「在上網啊,寫文章、看文章、聊天,一不小心就弄到很晚。我自己其實很清楚晚睡對身體不好,可是那真的是很難,常常會忍不住,想說再看一下下就好,結果,一不小心就一點了!一直到大四,自己覺得夠了,真的應該改變一下,努力下定決心,才調整到十二點以前睡。」 
「就像很多人明明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還是戒不掉一樣。」阿瑋舉了一個很常見的例子。

「是啊,有些習慣真的不容易改變。人生的路上,很多問題都是得自己去面對和克服的,可是有時候真的不簡單,只靠自己的力量,得要很有毅力和決心才行。老師們也都是過來人,知道有時候自己的能量不夠,真的要改掉不好的習慣會很困難,所以,需要有人在旁邊幫忙加油,才設了『五不』。我們當然知道你們不可能只因為有獎,就為了得獎而不罵人、不打人、不晚睡,而這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是抱著幫你們加油的心情,希望讓你們能更有能量、朝著好的方向努力的。」
 

「五不」獎,像是鼓勵你走到終點的點心

我接著說:「可是我們能幫上什麼忙?剛剛也說了,最後做不做還是你們自己決定,所以,我們能幫的其實很有限。但是我們想,就給一點物質的獎勵表達我們的心意吧,所以,那些獎品都不是最後的重點,」我故意說:「在森小的理念裡面,物質的獎勵其實是我們很『不屑』的…」
 
「我知道,因為沒有獎之後就不會去做了!」阿瑋幫我接話。 

「你說的沒錯!」我回應阿瑋,「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這些挑戰是讓你們有一個往前進的目標。還記得旅遊教學最後一天走十一公里回到森小的過程嗎?如果那天一路上沒有在中途補給蘋果、麵包、巧克力、牛奶、運動飲料,是不是會走得比較辛苦?」
 
「嗯,會。」阿瑋點頭。 
「走那麼長的路程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是我們又覺得,如果你們做到了,會是自己很珍貴的體驗,我們想要幫忙,才會在一路上提供點心幫你們加油。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走累了、走不動了、甚至生氣不想走了,都不會被責怪,而且鼓勵你的點心也都會一直在前面等你。所以,『五不』的挑戰和獎品,其實就像是旅遊教學最後那天一路上為你們補充體力的點心、飲料,是希望能夠給你們多一點能量,朝更好的方向努力。」
花了大約半個鐘頭,和孩子們討論了『五不挑戰』的想法,時間已經不早,大家該睡了。離開寢室時,我心想:「談了這麼多,他們今天是不是就會乖乖不熬夜了呢?」這我可不敢保證,但是無論如何,晚上大家共同參與了這一場談話,無論是對我或是對孩子,一定都在腦袋瓜子裡留下了一些什麼才是。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
224期《森小故事》專題)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力玄(森林小學教師) 
歲末週,準備頒發「五不」獎: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說髒話、不晚睡。 
兩個月以來,寢室裡的孩子們都很努力地記著這件事。但是,想要挑戰成功的確不容易,總是有人「破功」。不過讓人高興的是,我們這一寢室,有幾個原本愛熬夜的,這次都特別努力,能夠得到「不晚睡」獎,這相當不簡單!  
 

「你今天晚上要不要『那個』?」
頒獎日的前兩天,幾個孩子知道「五不」已經結算的消息(確定自己會得到「不晚睡」獎),當天晚上竟然馬上計畫熬夜!這不免讓身為寢室老師的我感到有些灰心:難道做了這麼多努力,到頭來都還只是為了獎品嗎? 
 

當晚還沒想到該怎麼談這件事,就只有對孩子說:「雖然今天不算了,可是如果你們現在熬夜,到時候領到那個獎不就不太光采嗎?」 
 

這番話沒有奏效。隔天早上根據別寢孩子們的反應,知道他們還是玩到很晚。 
 

這個狀況有必要和孩子們好好談談,想談的不只是睡眠的重要和干擾到別人的問題,因為過去已經談過很多次,我更想要和他們討論學校設立「五不挑戰」的用意。 
 

就寢前,小宏還故意問小翌:「你今天晚上要不要『那個』?」我知道他說的是要熬夜,就直接了當表示:「我等一下要跟你們談熬夜的事。」正巧,就在這時菁頌老師敲門進來,替隔壁寢的孩子們轉達,希望他們晚上不要再講話,會吵到人。 
 

小宏聽了抗議道:「我們已經盡量小聲了耶!」  

「什麼小聲?是不可以。」菁頌在這件事情上沒和他客氣,堅定的說。 

「是你們自己說只要小聲講話不吵到別人就沒關係的啊!」阿瑋還是不服。
  

菁頌離開之後,我強調:「昨天晚上你們的確吵到隔壁寢,我們說過,就寢時間過後就不可以聊天,因為只要一說話,會很容易不自覺地愈講愈大聲,吵到別人。」  

阿瑋有點耍賴的說:「可是我的嘴巴就是沒辦法控制啊!」 
 

「你之前都能夠做到的。」我提醒他,也繼續說:「我今天跟Apple老師說你們昨晚熬夜,她聽了就有點猶豫『這樣還要頒不晚睡獎給你們嗎?』不過因為昨天是我跟你們說『五不』已經結算的,所以,你們還是能拿獎,可是你們認為,到了頒獎的時候,那些晚上被你們吵到的人會怎麼想?」 
 

小宏哼了一聲,沒接話。  

阿瑋則擺出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沒關係啊,那我不要那個獎就好了!」 

這時因為有人進進出出,我們暫時終止談話,一方面我也覺得自己前面的說法不夠好,畢竟事情的重點不在於別人怎麼想,也不在於有沒有拿到獎,於是,我繼續構思接下來該怎麼說。 

「五不」是希望你們更健康、更快樂!
 
 

等到寢室安定下來,大家都上床了,我才坐到孩子的床上開啟新的話題:「森小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四不、五不的啊?」 
幾個比我早來森小的孩子歪頭想了想:「上上學期開始有的吧。」 
「那幹嘛要頒這些獎啊?」這個學期剛來森小的阿瑋馬上問道。 
「是啊,我也想知道耶!」我接著說,「最一開始有四不的時候,有沒有說原因?為什麼要有這個挑戰?」 
「沒有!」小儀大聲的說。 
「是沒有講,還是講的時候你們沒有聽到?」我笑著問這幾個經常蹺課的孩子。 
「嗯,我忘了…」小儀改口。 

「那你們猜學校為什麼要設『五不』挑戰?」我試著丟出問題讓他們想。
 
「因為老師不希望我們罵髒話,」阿瑋馬上提出他的看法,「可是根本沒用,大家還不是都在講髒話!」 
我先回應他的答案:「阿瑋說設立這個挑戰是因為老師不希望學生說髒話,可是我覺得這樣只說對了一小部分耶。」 
「那還有什麼?」阿瑋問。 
「你那個說法背後代表的意思好像是『老師想要學生變成他們理想中乖乖的樣子,就設了這個獎吸引學生達到』…」 
「那不可能!」阿瑋再次表達強烈的意見。 
「沒錯,的確不可能,因為『願不願意做』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你們自己身上。而且,如果老師這麼認為的話,那想要設立的獎項可就多了:不翹課、不亂丟垃圾、不可以不洗碗、不晚起…把不希望你們做的事情通通變成『不』!」 
「嗄!不晚起喔!」經常睡得比較晚的人說。 
「對啊,」我開玩笑的說:「還可以管你不准上廁所咧!」大家聽到都笑了。

「而且,如果真的想要你們不打人、不罵人、不欺負人、不晚睡,那我們大可規定做到了的人給獎勵,然後,沒做到的人『給處罰』啊:少一個『不』就青蛙跳二十下、少兩個『不』就跳四十下,這樣大家都不敢打人、罵人,但是,我們並沒有這樣做。」
 
小宏聽到這裡馬上提供了一個「做不到就要被處罰」的例子。 

「所以,」我做了一個小結:「設立這幾個挑戰,不只是因為老師不希望你們打人、罵人、說髒話,更是因為這五件事情是真的對你們好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希望你們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在和人的相處上也同樣可以更健康、更快樂!」
 

 
關於「拿到獎」的事情… 

提到「快樂」,阿瑋突然若有所思:「力玄,森小是不是希望我們可以快樂?」
「當然啊!」 
「可是我覺得有了『五不』之後我反而變得不快樂耶。」阿瑋說。 
「為什麼?」 
「因為很想說髒話又不能說,很痛苦。」阿瑋很直率的表示。 
「所以,你覺得『五不』會讓你很難受,因為要忍住想做的事?」 
「對。」 
「那我猜,你是不是因為不覺得這五件事很重要,但是又想要拿獎,所以才會覺得很痛苦?」我大膽的猜測。 

阿瑋楞了一下,說:「嗯,對…」但停了一會兒又馬上改口:「欸,也不是耶,我知道那些事情是對的,可是就是很想講(髒話),但又想要得獎。」剛剛嘴上原本說「了不起就不拿獎」的阿瑋,現在終於說出真心話。
 
「所以,對你來說,『拿到獎』的吸引力比『做到那些事情』來的大囉?」我再追問。 

「其實那個獎我也沒有很喜歡,我是喜歡『得獎的感覺』,如果你只給我那個獎品,我不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那個獎品又不怎麼樣,我是想要『得獎』。」阿瑋進一步說明。
 

「你很厲害耶!可以把自己的感覺講的那麼清楚!」我讚嘆道。
 
「就像阿瑋說的,」我接著說,「這些事情其實你心裏也覺得是對的,可是要做到又很難,這種感覺我可以理解。你們知道嗎,我大學的時候也都很晚睡,常常都弄到一兩點。」 
「你都在幹嘛?」阿瑋問道。 
「在上網啊,寫文章、看文章、聊天,一不小心就弄到很晚。我自己其實很清楚晚睡對身體不好,可是那真的是很難,常常會忍不住,想說再看一下下就好,結果,一不小心就一點了!一直到大四,自己覺得夠了,真的應該改變一下,努力下定決心,才調整到十二點以前睡。」 
「就像很多人明明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還是戒不掉一樣。」阿瑋舉了一個很常見的例子。

「是啊,有些習慣真的不容易改變。人生的路上,很多問題都是得自己去面對和克服的,可是有時候真的不簡單,只靠自己的力量,得要很有毅力和決心才行。老師們也都是過來人,知道有時候自己的能量不夠,真的要改掉不好的習慣會很困難,所以,需要有人在旁邊幫忙加油,才設了『五不』。我們當然知道你們不可能只因為有獎,就為了得獎而不罵人、不打人、不晚睡,而這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是抱著幫你們加油的心情,希望讓你們能更有能量、朝著好的方向努力的。」
 

「五不」獎,像是鼓勵你走到終點的點心

我接著說:「可是我們能幫上什麼忙?剛剛也說了,最後做不做還是你們自己決定,所以,我們能幫的其實很有限。但是我們想,就給一點物質的獎勵表達我們的心意吧,所以,那些獎品都不是最後的重點,」我故意說:「在森小的理念裡面,物質的獎勵其實是我們很『不屑』的…」
 
「我知道,因為沒有獎之後就不會去做了!」阿瑋幫我接話。 

「你說的沒錯!」我回應阿瑋,「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這些挑戰是讓你們有一個往前進的目標。還記得旅遊教學最後一天走十一公里回到森小的過程嗎?如果那天一路上沒有在中途補給蘋果、麵包、巧克力、牛奶、運動飲料,是不是會走得比較辛苦?」
 
「嗯,會。」阿瑋點頭。 
「走那麼長的路程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是我們又覺得,如果你們做到了,會是自己很珍貴的體驗,我們想要幫忙,才會在一路上提供點心幫你們加油。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走累了、走不動了、甚至生氣不想走了,都不會被責怪,而且鼓勵你的點心也都會一直在前面等你。所以,『五不』的挑戰和獎品,其實就像是旅遊教學最後那天一路上為你們補充體力的點心、飲料,是希望能夠給你們多一點能量,朝更好的方向努力。」
花了大約半個鐘頭,和孩子們討論了『五不挑戰』的想法,時間已經不早,大家該睡了。離開寢室時,我心想:「談了這麼多,他們今天是不是就會乖乖不熬夜了呢?」這我可不敢保證,但是無論如何,晚上大家共同參與了這一場談話,無論是對我或是對孩子,一定都在腦袋瓜子裡留下了一些什麼才是。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
224期《森小故事》專題)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