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森林小學有一個三年級男孩,姊姊去年才從森小畢業,爸爸媽媽跟我們接觸了七年,最近,男孩在各方面都有很顯著的進步。在這個學期的小懇親上,我問爸媽,「這一陣子,你們做了什麼努力,以致於小傢伙能進步得這麼快?」

爸爸說:「就照朱朱提的方法去做啊!不要負的,很多零,一點點正的。」聽他這樣說,我才想起,那是上個學期小懇親的時候,開給他們的功課。

當時,我的說法是,所有的爸媽都很疼愛自己的小孩,不過,也會在無意中傷害到小孩,譬如,大吼幾聲,或是用力地把孩子推開,即使這樣的次數並不多,但都足以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

如果,把我們的言語行為性質化,分為「負的」、「零」和「正的」,當爸媽的絕對不要提供「負的」,大部分的時候是「零」,也就是,他過他的,你過你的,偶爾,我們提供一點「正的」就好了。記得當時我還加了一句:「如果,爸媽能夠謹守這個原則:不要負的,很多零,一點點正的,小傢伙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看來,那個方法還真是不錯呢。

每天為孩子設計一個教案

談了一會兒,媽媽說,她跟國一的女兒相處,還是有一些困擾,偶爾,女兒就會擺一個臭臉。她說,她們兩個的衝突,都是因為女兒不高興她講的東西,不同意,臉就會垮下來,而且,口氣也會變得很不好。她問,怎麼樣才能避免衝突?

我說,每天為女兒設計一個十分鐘的教案。

一般來說,當爸媽的很會少事前做準備,幾乎都是隨性地跟孩子相處,也就很容易會因為孩子的表現而急著指導、命令、批評,甚至引發了衝突。所以,如果想要立即改善親子關係,可以從「每天為孩子設計一個教案」著手。

問題是,要怎麼設計教案呢?

假如,這一天的教學目標是「瞭解她」,首先要察言觀色,看看女兒回到家,是輕輕地關門,還是用力地關門?是開心的,還是生氣的?然後根據我們的觀察,決定接下來該說什麼樣的話。

如果覺得她的心情不錯,我們可以說:「看起來,好像有什麼得意的事,可以說來聽聽嗎?」如果覺得小傢伙的臉臭臭的,我們可以說:「你的心情好像不太好,不知道我有沒有猜錯?」如果她沒有說什麼,可以進一步地問:「願意告訴我嗎?」同時也可以再補一句:「不想說,沒關係,想說的時候,再告訴我,好不好?」

如果小傢伙說了,我們只要用心地聽和接納她就好了,不要做任何價值判斷,更不要隨意地批評她。過程中,還可以說一些,像是「真的啊?」「後來呢?」等,簡單的話語鼓勵她繼續說下去。

不過,有一個要稍稍留意的,就是,無論她在這個時候說了什麼話,我們都不可以拿來當作日後攻擊她的工具,譬如當她又生氣的時候,如果大人說:「ㄟ,你上次不是說以後不要隨便生氣的嗎?」結果是,很可能我們就再也聽不到她說心裡的話了。

像這樣,每天設計一個教案,有教學目標,有教學步驟,今天的目標可能是「瞭解女兒」,明天的目標可能是「欣賞她」或是「讓孩子知道我有多愛她」,一陣子之後,親子之間不但不會有衝突,也能協助孩子更好地發展。

先分辨:那是誰的問題?

森小有一個二年級的男孩,這兩個星期比較容易生氣,氣極了,還會動手打人。老師跟家長聯絡,才知道,有一陣子了,母子之間的衝突不斷。

小懇親的那一天,媽媽說,兩個星期前的週末,爸爸帶小傢伙去大陸,小傢伙決定穿著短褲上飛機,媽媽要他換長褲,他不願意,母子倆就已經有了一些不愉快。

從大陸回來後,星期一上學,出門前,他又是不要穿這個、不要穿那個,媽媽說,當時,自己的情緒也來了,兩個人又起了衝突,兒子把房門反鎖,媽媽用力地踹門,後來還把已經上班的爸爸,硬是給叫了回來。

媽媽說,她每天都在悔恨當中。

看來,媽媽欠的還是一個如何避免衝突的方法。我說,問題發生的那一瞬間,先不要管「我該怎麼辦?」而是先判斷「那是他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這樣的好處是,一旦開始理性地分辨「那是誰的問題?」時,就不太容易有情緒了。

至於,要怎麼樣分辨那是誰的問題呢?誰有實質上的損失,就是誰的問題。譬如,小傢伙去大陸不願意穿長褲,這是誰的問題?我問媽媽:「他決定穿短褲,對你來說,你有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損失?」媽媽說:「上海 15 度,他穿短褲,一定會感冒。」

我說,感冒是他的事,雖然你也可以說,他感冒了,到後來還是變成你的事,可是他的問題發生在先,如果兩個人的問題,你都要處理,也必須按照順序,先處理他的,再處理你的。處理他的問題時,句子的主詞是「你」,處理自己的問題時,句子的主詞是「我」。

譬如,可以跟他說,「你不想穿長褲,是不是?你會覺得不方便、不舒服是不是?」猜出他的意思說給他聽,等到要表達自己的感覺或困擾的時候,可以跟他說,「萬一你感冒生病了,我會很心疼,」或者是「我可能沒有時間帶你去看病。」

也就是說,如果在問題發生的第一時刻,我們先不要想該怎麼辦,而是,判斷那是誰的問題,自然,就不容易有情緒,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透過「積極聆聽」「表達我的訊息」進一步的溝通,說不定還能協助孩子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由你自己決定…

一位媽媽問我,「有的時候,我們全家要出席一些場合,兒子也願意去,那在服裝上就要有一些配合,什麼場合要穿什麼衣服,這件事情,每一次出門都還要溝通,還要勸,我就覺得好辛苦,可不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

我說,「很簡單,事先,花一些時間跟他談,譬如,告訴他,我們要參加的場合是什麼性質的場合,然後問他,是不是很樂意被邀請,如果是,那麼一起想一下,什麼樣的形式最容易表達我們是很樂意接受邀請的?同時,跟他說,一般人會以穿著合適的服裝,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至於小傢伙要用什麼樣的形式,請他想清楚,之後,就交給他做決定。事實上,不管他這一次的決定是什麼,我相信他都會把整件事放在腦袋裡琢磨,次數多了,他自然就有能力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媽媽說,「如果,談完,他還是要照他的意思呢?」我說:「那就照他的意思啊!」

接著,我說了自己的經驗,我說,如果碰到跟兒子的意見不同的時候,在表達了看法之後,通常我還會跟他說,「最後,由你自己決定,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萬一,因為你做的決定而失敗了,你一定要記住,那個時候,我不但不會跟你說,誰叫你當初不聽我的?我還會陪著你一起度過難關。」

聽我說到這裡,媽媽說:「哇!好難喔!」

我說,人生那麼長,他那一次的決定,即使客觀來說,不夠好,也只是一件小事,我堅持那樣做,是為了換取一個空間,什麼空間呢?萬一,他犯了什麼重大的錯誤,或是遭遇到什麼挫折、困難,在他最需要協助的時候,會先想到我。

所以,我不會在小事上規範他、制止他、否定他,為的就是換取一個機會,換取一個未來可能幫得上他的忙的機會。

就像,幾年前,台北有一家很有名的糕餅店老闆的女兒,三十幾歲,剛從美國唸書回來,跟朋友打麻將,輸了十萬塊,過了幾過月,朋友向她要,她沒有錢,朋友要她到泰國去帶東西,說,東西帶回來,欠的債不用還之外,還另外給她十萬塊。去了,才知道帶的是海洛因,她不肯,對方說:「如果不答應,就拍裸照,還會到你爸爸的店裡下毒。」

她一到桃園機場,就被抓了。爸爸去看她,跟她說:「你怎麼這麼糊塗,有事情為什麼不跟我商量?」

當時,看到這一則新聞,我想到的是,如果這個女兒過去曾經有那樣的經驗,在她做錯事的時候,爸爸不但不會責備她,還會支持她,協助她走過困境。或許,她就不會付出這樣的代價。

看到眼前這一對爸媽聽得很有感覺的樣子,我就順勢說了另外一個例子,也是差不多那個時候,有一個高中女孩援交,被警察抓到,警察用香菸在她胸前烙上了夜鶯兩個字。問題是,她怎麼能忍得住那個痛楚、承受得了那個羞辱呢?因為警察說:「不然,就通知你父母!」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軍校生用媽媽的提款卡,買便宜手機,被詐騙集團騙了二十幾萬,事後,他怕被媽媽發現,結果搶了運鈔車。

這三個當事人,都是因為不敢告訴家人,不敢向家人求助,而付上了慘痛的代價。

所以,當父母的,可以的話,盡量不要在小事上,特別是生活規範上,不斷地要求孩子,更不要因為要求孩子而引發親子衝突,否則,我們賠上的,將會是失去了真正能夠幫助孩子的機會。

一個演講場合,一位媽媽提了一個問題,她說女兒小學六年級,學校在寒假要舉辦畢業旅行,之前,母女就有一個約定,如果做得到她們所約定的,女兒就可以參加畢業旅行。最近,畢業旅行已經開始報名了,女兒很想去,她也很想讓女兒去,可是,女兒並沒有做到當初的約定,怎麼辦?她還一再地強調,這個約定,當初,是經過女兒同意的。

我的立即反應是,「那就讓她去啊!」我的話一出口,現場就有好多聽眾,包括這位媽媽,都高興地拍著手。特別是這位媽媽的反應,讓我有些意外,規矩明明就是她自己定的,她為什麼會高興成那樣呢?我猜,她本來就想讓孩子參加,然而,女兒沒有做到那個約定也是事實,所以,她需要有人幫忙,幫忙給她一個解套的說法。

我問媽媽,「你們的約定是什麼?」媽媽說,「如果她考到前十名,就可以參加畢業旅行。」

我說,「孩子一定要在前十名,這樣的要求對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也有些不合理,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有一個小孩參加舞蹈比賽,媽媽要她,一定要得到第一名。我們站在小孩的立場來看一看實際的狀況,如果大人的要求是,要表現得很好,那麼,她必須很努力,但是,如果大人的要求是,非得得到第一名不可,那麼,她除了必須很努力之外,還要保證別人都比她差,這對孩子來說,就太難了。」

聽我說到這裡,大家都好高興,媽媽更是不斷地點著頭。

我接著又說,現在,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你答應我做到一個什麼,我才讓你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很快地,我們就會老去,如果,有一天,我坐在輪椅上,幫我推輪椅的那個傢伙跟我說,『趕快把藥吃掉,不然,今天就不推你出去散步!』唉呀!那我們要怎麼辦哪?」

大家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我沒有再多說什麼,我想,也不必再多說什麼,剩下來的,就交給大家了。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3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