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青蘭(森小主任)
森小的校園環境裡有很多不同的生物,特別是昆蟲的種類非常多。
開學以來,孩子之間因為抓昆蟲引發一些衝突。例如,舊生對一位一年級的新生把昆蟲抓放到昆蟲箱裏,或者是,想把昆蟲帶回家養,很有意見。一位舊生跟新生說應該要放回去(放回大自然),而且,不可以再放到昆蟲箱裡。這樣的衝突有好幾次。有一次我問這位舊生:「當你還是一年級的時候,有沒有也曾經抓過昆蟲放進昆蟲箱,或者,把它帶回家?」他的回答是:「有!」。孩子互動的這個現象,讓我想到一個教學設計──兩條魚。

「兩條魚」指的是兩本繪本:一本是《第一條魚》,是德國作品,由小魯文化翻譯出版;另一本《微笑的魚》,是幾米的作品,由大塊文化出版。

《第一條魚》故事描述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勞爾,用他的新釣竿釣起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魚,但是,在他釣魚的附近就有一間海邊餐廳,餐廳裏用餐的人,眼睜睜看著勞爾鈞起這條魚,大聲地責罵勞爾「虐待動物」,要求他把魚放回海裡。故事描述勞爾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狀況,對一個大約十歲的小男孩來說,是他從未有過的經歷,也是一個困難的決定。

繪本裏呈現的是:釣到魚的勞爾很興奮,因為,這畢竟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條魚,但是,從他的背後傳來的人們的指責也讓他不知所措。不過,陪著他釣魚的爺爺告訴他:「如果你想殺了牠,就馬上動手。」,又說:「魚是你釣上來的,你就對牠就有責任。至於其他的人在鬼吼鬼叫什麼,不用去理會。」

結果,勞爾用他原本就準備好的刀,結束了那條魚的生命。

我們在繪本的畫面上看到勞爾低著頭、提著魚,和爺爺緩緩地走回旅館;而那些責罵他們的其他的旅客,在一陣驚呼感嘆之後,又回到他們各自的餐桌上開心地用餐,餐桌上擺放的是大魚大蝦大肉…

另外一本,《微笑的魚》故事內容是:有一位成年男人看見一條魚,他覺得這條魚是一條不管白天黑夜都會對他微笑的魚,他就把這條魚買回家了。回家之後,有了這條魚的作伴,他很開心。

不過,這條魚的活動空間就是一個籃球大的透明魚缸,一天晚上,這個中年男子睡著了,卻做了一個夢,夢見他的魚,發著綠光,漂浮在空中,他就跟著這條魚跑到戶外去。這樣的夢讓他有些特別的感覺,不只開始思考他自己的生活,也回想起小時候的自己,隔天早上,中年男人醒來以後,抱起那個像籃球一樣大的魚缸,把他的微笑的魚,送回大海。

在教學上,我先將兩本繪本的圖像都拍下來,放出來給孩子們看。先問孩子們有沒有問題,將孩子們自己提的問題列出來討論。如果孩子們沒有提問題,或,提的問題跟我預想的不一樣,我也會再補充,原本構想要跟孩子討論的話題。

譬如,我會問孩子:如果你是勞爾,你會怎麼做?勞爾的爺爺為什麼要勞爾自己做決定?那個中年男人為什麼決定把魚放回大海?如果你是那個中年男人,會把魚放回大海裏去嗎?另外,我也會讓孩子討論那些餐廳裏的人的反應和行為,有沒有矛盾?像,他們反對殺生所以阻止勞爾,但是,卻正在吃著大魚大肉。

討論的過程裏,有一點很重要,要讓孩子有機會再回頭重新看繪本的內容。因為,繪本裏透露許多訊息,例如,可以問孩子:勞爾的家人和動物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如果讓孩子回頭再搜索繪本的內容,會發現,勞爾的家裏有好幾種活的生物:青蛙、蜥蜴、大型狗等等,而且,那些生物看起來是可以自由地在他們家裏走動的。

這樣的討論或重覆回到繪本,尋找作者的創作意圖的動作很重要,可以讓孩子更敏銳地抓到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而且,在這過程中也再一次讓孩子的思考面向可以有更多的角度。

在「兩條魚」的課程最後,我並不給孩子唯一的標準答案,或,告誡式的語言;我會再提供一些不同的關於魚的故事,說給孩子們聽,例如:有一次我看discovery頻道,報導鮭魚迴游產卵的紀錄片,看完之後,我自己很感動於鮭魚的生命歷程,所以,有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完全吃素。可以和孩子討論,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另外,森小也有好幾位老師是吃素的。孩子們對於老師吃素會有提問,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原因,有人是因為信仰、因為自己身體的敏感反應,也有為了動物解放的思考。有一次,一位三年級的孩子詢問之後,調皮地說:「那眼前的飯菜也都不能吃了,因為這些是植物,植物
也有生命。」那次,我跟這位孩子說的是:「我很疼惜你的生命,所以,請你一定要讓你的生命活得很好,還是,吃吧!」

我不直接在教學過程中談生活中孩子們的衝突,而是,提供不同的教學素材,讓孩子們可以對人類以外的生物的生命,有更多的感受,同時,也透過課堂的討論讓孩子們接觸不同的思考,或者,體驗自己的思路過程。

而在教材的安排上,如果只談一本繪本、一條魚的故事,其實不足以舖展出思考的空間;而且,還可能流於只有一種單一的思考方向,所以,我會讓孩子們看到不同的魚的故事,那麼,之後,孩子的行為會如何取捨,我相信孩子們會有自己的判斷及選擇。
註: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10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