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季師培 11/1課程【森林小學提供的教育】課堂補充講義(課堂上會再印給大家,就先貼上來讓想先看看的人先看囉)
文◎林青蘭/森林小學主任
森小獨立辦學已經18年了,創校以來最重要的教學精神之一是:讓每個孩子都能發展自己的主體思考。這個主體思考的能力的發展,除了思想的層面,還有,體驗的層面。

因此,除了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討論知識、生活裏和孩子們討論各種切身相關的生命事務,我們也希望孩子們對於自己所在的台灣有更多的認識。

所以,旅遊教學就是每學期教學的重點課程。十八年來,森小全校師生,走過離島蘭嶼和澎湖、爬過雪霸、溯過基隆河、也到過宜蘭、花蓮、台東、嘉義、台南等各鄉鎮,還有,原住民族的許多個部落。

每一次的旅遊教學都是教師群合力完成的:尋找合適的地點、開拓當地的教學資源、安排各種行政事項,還要針對在當地活動五天的課程,準備各種教材、並且,討論教案設計。

這旅遊教學就充份發揮了合科教學、自編教材的精神,自然,也是人本教育理念的實踐過程。

以在屏東霧台鄉好茶村進行的旅遊教學為例,好茶,是原住民族魯凱人的重要部落之一,那一次,全校師生從新好茶爬山到舊好茶,這一趟山路預定要走一個白天,六個小時。

那麼,還要進行什麼樣的教學活動?透過教師群的討論定下了幾個教學重點及內容:

首先,我們希望孩子們能發展更好的體能狀態,登山,就是一個很自然的肢體協調、運動的過程,當然,這也包括讓孩子們負重行走,並且感受自己的體能狀況;

還有,舊好茶的自然環境,和孩子們熟悉的物質文明環境,有極大的差異,我們也希望,透過在舊好茶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們再重新感受,物質文明和自己現在的生活的關係;

還有,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內涵,以及,部落的消長,魯凱文化裏部落組織、分工、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以及,政府的政策對於原住民族的文化傳承的影響,都是課程裏和孩子們討論的重要話題。

因此,從開學前的暑假教師進修開始,老師們就針對這個地點,討論、發展許多課程,包括:

開學週的預告活動,老師們以登山的裝扮和家長、孩子們重新認識;
自然能源週的特別課程,進行「火、各種能源,和人類文明的關係」、野炊能力的學習;無電日的體驗;孩子們的體能訓練計劃。

還有,協助孩子們進入魯凱文化的想像及學習裏,這指的是,在當地活動時,孩子們的教學分組並不是依照年級分組,而是混齡教學,各組分別是:傳統食物組、野草生物組、小獵人組、部落史官組、石板屋組,以及,營火組。

以上的教學設想,還要架構出兩個教學目的:一個是孩子的自然能力的發展;另一個是,與人合作的能力的學習。

另外,教材備好了,還要透過教案的設計,及安排,讓教與學的互動更貼近原初的構想。所以,就一定要有行前課,行前課的教學目的要幫孩子們建立一些先備知識及基礎能力,讓孩子們到教學現場時,更能參與、想像及思考。這一次的行前課,還包括方向測量及等高線地形圖,還有,試著感覺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有什麼?當它要被裝到背包裏走六小時的山路時,它還那麼必需嗎?

至於教學方法,舉一個行前課說明:

三年級的「生命的展現」課程,(森小第四學期開始,「生命的展現」、「人文地平線」,就取代了一般理解的生活與倫理、健康教育、歷史、地理課程)。任課老師,有兩堂課設計的教學主題是「合作」。

這位老師的教學手法是:

先在黑板上寫下三行字,內容是: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然後,問孩子們:這三個和尚之間出了什麼問題?

這是很熟悉的故事了,但對孩子還有一種新鮮,另外,取用這個故事主要是因為在舊好茶的四天,孩子們也要自己挑水、找水源。

課堂上孩子們對於這個故事有隱約的印象。不過,不論孩子們的故事印象是什麼,這時,教師要能掌握教學的主軸,讓孩子們能接收到教師抛出的問題。

三年級孩子現場的回應很有意思,有人提出自己的疑問,也有人開始提供解決的辦法:

例如,有孩子說,因為有和尚偷懶,沒有去提水,也有孩子說,是因為有人提的次數比較多,有人提的比較少,有了「比較」的心。

而孩子們立即想到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呢?有孩子開始用圖像畫出來:是三個和尚共同擔著一根扁擔。兩兩和尚中間垂掛著幾個水桶。

這是個很可愛的圖,老師在現場的回應是,一方面讚美孩子們很能想事情,另一方面,也趕快拿起一個長棍,讓三個孩子模擬一下三個人能不能一起撐一根扁擔。

三個人一排,長棍子一放,孩子們就發現了,沒辦法好好走路的。

所以,很快地,有另一個孩子想到別的方法:孩子說,就兩個兩個一組輪流去挑水嘛,就像只有兩個和尚那樣。針對這個方法,有人大表同意,也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孩子說的是「就是會搞混了啊,所以,和尚們才會沒有水喝」。

同時,有另一個孩子馬上想到,畫「輪值表」就可以了嘛,所以,他很快地上台,在黑板上畫了表格,在第一行表格標明:一號和尚、二號和尚,還有,三號和尚;在第二行表格寫上:今天、明天、後天。

看黑板上出現了這個表格,另一個孩子反應很快,他用有點俏皮的語氣說,「慘了,每天都是一號和尚去提水了!」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文字上寫的是「今天、明天、後天」,那麼,每一天都是今天啊,那麼,果然,一號和尚就天天挑水了!

畫表格的孩子聽到這個說法,也很快地調整了表格裏的記錄文字,改用1、2、3,來表示,同時,這孩子說,按照1、2、3,挑過水的就劃掉。

還有一個孩子,從接收到老師說的「這三個和尚出了什麼問題?」就開始畫各種滑輪,先畫兩座山,在兩座山之間再畫出像空中纜車一樣的繩索等等。

在這一段課堂上,任課老師很忙,一面回應不同的孩子語言上的回答;一面,留意孩子們手上畫下的圖案,詢問個別孩子的想法,也很快地判斷,可以提供大家共同討論的說法,再大聲地複述一次,而孩子們也都能就各個說法,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譬如說,表格出現時,就有孩子覺得,是個好方法,但是,如果和尚忘了怎麼辦,因此,有孩子說,不然,自己挑自己要喝的水好了,就像只有一個和尚的時候;聽到這個答案,有孩子馬上說了,那就太累了啊,本來三個和尚可以輪流休息的。

在語言的一來一往之間,有個孩子,突然就說了:「他們沒有合作!」

這是這堂課原本設計的教學主題,但是,在孩子說出這兩個字之前,任課老師並沒有提到這兩個字。當孩子終於說出:「他們沒有合作!」,任課老師接著說,「對!好像就是這個問題」,同時,問全班的孩子,你們覺得呢?孩子們都點點頭。

到這兒,孩子們想問題及表達、再修正自己的想法,再試著表達,同時,聽得見別人的想法,就是一個建立自己的主體的過程。

接下來,才進到課程的下一個教學步驟:讓孩子們想想,是不是曾經有過「分工合作」、「分工不合作」,以及「不分工卻能合作」的經驗,孩子們都能舉出實例來,同時,也同意,合作的感覺很不錯。

接下來,再進到下一個教學步驟:向孩子們舉例說明,魯凱族人的部落文化裏,如何進行分工、合作,以及,分享。

最後,再請孩子們,想像:在這一次的旅遊教學裏,有什麼樣的分工,以及,有什麼事可以進行合作。

以上,是兩堂課的時間,是為旅遊教學進行的行前課程,兩堂課結束了,孩子們也留下了他們的和尚挑水的圖畫,以及,對於即將進行的旅遊有再進一步的認識了。

旅遊教學,創校以來就是森小很重要的教學形式,以台灣為版圖,是森小重要的台灣史課程系列的一環;讓孩子們親炙台灣的「土味」。當然,這個課程是指向未來的,希望孩子們透過真實的體驗,建立對台灣更多面向的認識。

十八年來,我們看到因為有機會對土地上的人及人的活動有接觸、探詢、提問、思考的過程,孩子們,真的蠻愛台灣的!而他們,也更能認識自己,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只是,總是有個問題一直存在著:這樣的教學,為什麼是「另類」的呢?

備註:文章來源是教育廣播電台「教育新航線」節目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