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同僚/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五月初,一次實習老師返校座談會上,一個很有活力與創意的優秀實習老師告訴我,說她不想當老師了。熬了將近一年實習的日子,苦盡甘來,為何不當老師呢?她說老師每天有許多雜務,而且教學有進度壓力很少自主空間,每天只能教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總之:「太忙又太無聊了。」

忙碌,為何還無聊呢?我曾經有一年半的時間,帶領一群國小老師們進行一項創新教學的行動研究。這群老師都是自願參加的,一開始時,很有熱情;只是開學沒多久,她們開會就常遲到,常常抱怨事情太多,無法真正從事創新教學的工作。到底忙什麼呢?我們凡人,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覺,中間總是有許多的事要做,但也確實總不確定自己忙些什麼,不是嗎?為了要當一個清醒的凡人,為了瞭解到底她們有多忙,我建議老師們紀錄每天的活動。

等學期結束,有一位老師真的每天紀錄,透過這份記錄,我們終於看到一個小學老師的忙碌。典型的一天中,一個班級導師固定要做的事情大概有這些:教課、備課、準備學習單、批改作業、處理學生糾紛、答覆學生各種問題、參加教師晨會、指導兒童朝會、指導晨光時間、導師時間、指導健康操時間、指導營養午餐時間、指導午睡時間、指導打掃。此外,還有一些調查表與其他雜務,我隨機選學期當中某一天的紀錄:交新式桌子調查表、交學校日問卷、確認捷運公司戶外教學事宜、交特殊學生調查表、交閱讀問卷、核對學生聯絡網、交學年會議記錄本、開學年會議、交家長代表名單、交領域意願調查表、鼓勵參加鄰近國小主辦千人創意寫生活動。類似這些填表收單的事情,幾乎天天有。

寫記錄的老師回想說,幾乎每次下課離開教室去洗手間回來,桌子上就又堆了一些新的表單要發下或者回收,很難靜心準備教學;剛開學和學期快結束的幾週,情形特別嚴重。這些雜事,讓人忙碌,但是,因為常常不知道表單的作用何在,填了之後,學校通常也不會再讓老師們瞭解整體的意義為何,老師卻得每天向孩子催收,一班三十多人,孩子常常無法同時交,老師得一催再催,讓人煩自己也煩,所以極其無聊。老師們說,教學相關的事,她們都很樂於做,但學校體系卻總有能耐產生這些莫名其妙的雜事,來耗盡老師的時間與體力。所以,能認真把教科書按表操課教完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從事教學創新呢?

但是,仔細想想上面列舉的種種事情,為什麼學校裡非要做這些事不可呢?朝會要指導,晨光要指導,健康操要指導,吃飯要指導,打掃要指導,連午睡也要指導,我們學校系統裡,當老師的是不是指導太多了呢?撇開這些指導孩子的任務,老師們還需要常常被指導,被行政人員指導去參加會議、收發各種表單等等。美好教學相長的時光,就在這些指導來指導去的雜事中消失了。

這讓我想到每回週末時,念小學的女兒總會非常的歡喜,歡喜明天不用到學校,因為她常常覺得學校無聊。想想誰家的孩子不是拿著學費去學校,卻天天巴望放假呢?這不禁讓人好奇,學校如何變得讓老師覺得無聊,而學生也覺得無聊呢?

在大學課堂裡,我總提醒學生要隨時反省自己與環境中習慣性的行為與思想,並要隨時有勇氣去面對任何機構都有的妥協、保守勢力,去進行改革,教育才有可能變得更好。當我也用這樣的想法和一起從事創新行動研究的老師們討論,鼓勵她們去改變不合理的習慣與體制時,她們顯得頗為無奈。不是老師們不知道許多學校教育措施與要求不合理;而是率先對抗體制的人,總會受到體制的反彈壓力,終落得更慘。原來,這年頭老師擔心的已經不是什麼政治迫害,而是「很好啊,妳厲害,有遠見。請妳幫忙嘍!」這種「稱許式迫害」的來臨。最後,出頭的人,總變成事情最多的人,保證比原先因循舊制隨便應付還來得忙碌。老師這樣想,行政人員、校長面對許多的組織慣性作為時,何嘗不是這樣想呢?在這樣因循的組織氛圍中,若不進行重大的組織變革,個別老師除非拋家棄子,日以繼夜工作,否則恐怕是很難在教學上有所突破的。

當我那有創意有活力的優秀實習學生說她不當老師時,我一開始滿失望的,很想講一些「雖千萬人吾往也」的話勸進;但繼而想到學校體制內的種種因循,以及這樣一個充滿希望年輕生命可能的磨損,我一時竟不忍心再開口了。


作者簡介
鄭同僚,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專長為教育政治學、教育行政、與質性研究,曾教授另類教育學、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等課程。由於長年指導實習教師,對於年輕教育者們如何經歷磨練而成為一位獨當一面教師的過程,有最貼近現場的觀察。「準教師之路」專欄,將提供管道給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重新思索我國「師資培育」的歷程。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180期
◎ 原文轉載自8/15發行之人本電子報:http://enews.url.com.tw/education.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