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

 

教育改革,在近十年來社會力蓬勃發展之後,已經是全民的共同要求,只是一般人可能還不太清楚要怎麼改革而已。做為老師,做為教育的第一線工作者,我們卻不能有任何藉口,不止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更因為,否則,我們很快就會變成被改革的對象!

 

在這兒,再一次地,我們要提出那個抉擇:我們是願意認命呢?還是決心要做一點兒什麼。若是決定認命,那也無妨,認命的人那麼多,也不嫌多一個,就請跳讀下一篇;若是並不甘心認命,那麼,我們為你準備了這個行動綱領,敬請參考,並請立即開始行動!

 

我們的行動可以包括兩方面,一是個人的自我提升,一是在工作上的重新出發。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個人的成長,最多只能做一個自了漢,而與教育工作無涉,因為我們身處的是一個極需改革的教育環境;只在工作上努

力,成功的機會實在渺茫,因為多年來,我們也不是沒有努力啊!

 

先從個人層面談起。

【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

我們一般而言是很不快樂,無論是學校的壓力,家庭的瑣事,人際的緊張關係,甚至臺灣的天氣都可以弄得我們心煩意躁。這種情況對於做老師是十分不利的,一個人必須在心理上非常健康才能對別人有所助益,而老師所從事的正是要對學生有所助益的工作。

 

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人不能以主觀的意願改變客觀的世界,但人可以選擇面對客觀世界的態度;改變看待事物的眼光,世界看起來就會有所不同。比方說,學生遲到,我們可以想,他雖然遲了,但還能一頭大汗地趕來,也不是一無是處;家裡老年人很嘮叨,我們可以想,有一天他不嘮叨了,那就很可能需要我們整天在醫院裡看顧,遠比聽嘮叨還累得多。

 

這裡面其實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的主觀意願縱使再無用,卻至少可以讓人快樂起來,人一旦快樂起來,就連這麼惡劣的教育環境都可以覺得有意義,因為,正是在這種環境裡,我們才有發揮的機會呀!

 

【重新發展一種對『人』的看法】

教育工作是以『人』為對象,但我們對人的瞭解實在有限。『人』是如此的一種『豐富』的動物,以至於充滿了無窮的可能。人的小奸小壞,人的大智大慧,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可以出現的,包括那些我們視之為『禍源』的小鬼頭在內。

 

我們可以嘗試用『心』去觀察那些孩子們,暫時拋開舊有的偏見,暫時不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學生,而只當做一個『人』來看。也許選一兩個對象,花一兩個禮拜,每天做一點記錄,看看他們到底如何展現他們的生命。

這種『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世上還有什麼比『人』還更有意思呢?首先,我們自已就是人,但我們曾經對小狗或小貓發生多麼大的興趣!現在的孩子們,雖然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但那都是在食衣住行和讀書上的,做為一個生命,比起小狗和小貓來,他們得到的是多大的冷落啊!

 

如果我們從今天起開始對『人』發生興趣,我們自己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有趣的『人』。

 

【重新開始學教育】

不客氣地說,師範院校實在沒有提供適當的對『教育』的教育,所以我們必須自己重新再來。舉凡教育哲學,教育思想,以及近代各家各派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主張,都可以慢慢地讀。我們現在讀書,可不比從前,不為考試,也沒有人逼迫,可以像看小說一樣。好看的地方仔細玩味,看不懂的,也就效法陶淵明不求甚解可也。

 

長久以來,我們讀書太認真,以為必須『苦讀』才算是盡了本分,其實苦讀的結果是:書是書,人是人。這種『書人兩方』的情況也許對技術層面的東西不太有妨礙,但教育恰好就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修養』。在教育這一範圍內的修養,也和任何其他的修養一樣,需要的是潛移默化,在經年累月的不斷接觸之下,不知不覺之中,改變了人的氣質。

 

不錯,從事『教育』需要一種特殊的人格氣貸,這種氣質絕對不是『用功』就可以得來,所以我們要輕鬆地讀,快樂地讀,苦有若無地讀才是長久之計!

 

以上所談的種種,都可以透過一個方法有效地進行。那就是,集合三五人的成長團體。人的自我提升,往往能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實現,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無論是讀書,是『研究人』,或是調整生活態度,若能與幾個好友相互討論,時時琢磨,不但可以治療挫折,也是一種無形的鞭策。

 

下面我們再來談重新展開工作的各種計劃。在目前的情況下,一位教師的工作大概可分為三方面:一是對學生的,一是對家長的,一是對學校行政單位的,但為了要真正找到一條出路,我們必須講求策略和步驟,也就是說,總的來講,我們在各種計劃中必須注意實施的『程序』,而訂定程序的最根本原則就是:我們一定要先站穩腳步才能實現理想。

 

所以下面是依『程序』來說明在不同的階段上,我們如何在那三方面展開工作。

 

《第一階段》

這一階段的工作原則是:不得罪行政單位;有限度地迎合家長;全力贏取學生的愛戴。第一項最容易,只要一切照他們的規矩就是;第二項也不是很難,只要常常和家長聯絡,談談他們孩子的事就可以;第三項比較難,因為,應付了前面兩方面之後,孩子所剩下的空間就不會很大,所以必須特別加倍努力。

 

(一)對全班每一個學生做一次『人』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是每天排定一個時段,找學生輪流來個別談話。談話的內容必須是這個孩子的個人的生活點滴,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談他的『毛病』,以免把『研究』變成『訓話』,那樣,就失卻原意了。為每一位孩子做一份他個人的記錄,並用心思考他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輪過之後,就可以展開小組座談,但小組的人選要注意,要讓平常比較談得來的孩子們在一組,這樣他們才能在座談的時候談得起來。一樣地,座談的目的是在瞭解他們,瞭解班上平常的狀況,所以,老師一定不能在這個時候教訓人。

 

(二)在班上重點式地做『人』的工作

經過上面的研究之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那些孩子的問題比較有急迫性,可以選定五至十人,擬定特別計劃,每天撥出一些時間來執行。比如說,有一個孩子上課特別搗亂,可以要求家長每週來和孩子與老師談話,直至問題解決為止。但重要的是,絕對不可要求家長特別『管教』,反而應該叮囑家長不可對這孩子打罵。那麼談話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一面追究他上課搗亂的原因,一方面一再地對他說明上課必須安靜的理由。要家長參加的理由是,一方面家長必須瞭解他的孩子,一方面,在『教誨』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安排全班的讚美時間

每天抽出廿分鐘時間,在全班面前讚美前一天班上好的表現,可以針對個人,也可以針對全班。我們的孩子們已經很習慣被申斥,所以,一點點好聽的話都會有很大的作用。要注意的是,這種讚美必須出自老師的真心,真心的欣賞孩子,而不可以『別有懷抱』,否則孩子很快就會知道老師的『陰謀』,那麼,讚美不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還會有反效果。

 

開始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很不適應這種『好聽話』,因此會有扭怩不安或尷尬的表現,老師不要因為孩子沒有預期中的『興奮』而灰心,必須瞭解,人的表情之下往往隱藏著另一種心情。所以必須堅持下去,一段時間之後,班上自然就有一種新的氣氛出現,而使全班進步。當然首要的事是,老師自已要能有一種欣賞孩子的眼光(見前面自我提升之二)。

 

(四)設法提高班級的學業成績

這有幾個方法,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精神鼓勵』,這種精神力量對某些孩子可能無效;但對全班而言,總是有一定的效果,當然,老師有必要練一下演說的方法(這是一個教師必備的技能,但師範教育並沒有這一方面的訓練,所以,可以併入我們上面談的自我提升的範圍)。

 

其他的方法還有很多,包括利用課後時間,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並不只是在抬便當的時候,學生才需要合作,學習功課亦然。或曰,現在學生的功利心很重,不願互相幫助,事實上這完全是學校提倡分數競爭的結果,如果老師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學生是很容易回到『人』的正常心態來的。

 

或者是用緊迫盯人的方法,每天盯孩子的學習進度。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可以像一般的做法,利用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心或使用嚴厲的懲罰來逼迫孩子就範,因為,這樣做雖然在成績上收效很快,但後遺症更可怕,那就是會使全班離心離德,一時的收效之後,再進一步就非常困難了。

 

(五)每月召開家會

開始的時候,邀請函一定要郵寄,辭意要很懇切,理由要明白,不要讓家長誤會老師要收補習費(可以在信上說明這一點),而且要說明開會的時候,孩子必須在場,以避免家長抱若與老師互打報告的心理來參加而造成失望。

這個家長會有好幾面的意義,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吸收新的教育觀念,一方面可以讓老師更瞭解孩子的情況,一方面可以要求家長在家裡配合我們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瞭解大人是如何的為他們盡心盡力。

 

有孩子參加的家長會是非常好的一個教育的機會,無論是對家長,孩子,還是老師都是如此。

 

有一個可能的困難是家長的參與度不夠,這時老師應該要有心理準備,即使是只有少數家長參加,這些家長的影響還是無遠弗屆的,因為,有了少數全力支持老師的家長,他們就可以組織起來,幫老師做很多事,至少可以協助老師聯絡其他的家長。事實上,甚至在這第一階段,我們就有可能找到一位『助教』,有了這位助教,我們可以省下許多精力來做更多的事。

 

這第一階段的工作大致如上,所需要的時間要看個別的情況而定,但上述四項工作的順序是重要的,沒有第一、二項的過程,是無法從事提高班級成績的計劃的,而在成績沒有起色之前,家長參與的興緻不會很高。所以,如果在執行的過程裡遇到挫折,請考慮是否前置作業尚未完成(每一項工作都是下一項工作的前置作業)。

 

 

《第二階段》

在前一階段的工作大致完成而看到效果之後,我們可以開始第二階段的計劃。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保衛前一階段對學生的工作成果;繼續對行政單位不動聲色;但展開對家長和同事的教育宣傳。

 

(一)在學生方面,可以稍稍增加並豐富教育的內容。

比如說,帶全班出去參觀教學,參觀環保單位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例如人本教育基金會)。表面上看起來耽誤了一天的功課,但實際上,拓展了孩子的眼界,深化了孩子的思想之後,他們的『氣質』便會大有不同,這種氣質的變化即使是對聯考也是有影響的。當然,在行前必須花一點功夫對家長解說,這是必須建立在第

一階段對家長的工作上的。

 

(二)設法在家長之中組織成長團體。

這個成長團體主要是以培養教育理念為重點,間及某些學校事務的探討。一般而言,這個工作應該由某些積極的家長來推動,老師只要從旁鼓勵協助即可。至於組織一個成長團體所需要的經驗是很容易獲得的,可以隨時看書或請教別人。

 

重要的是,藉助這個成長團體,家長可以在教育上有所進步,而不至於使家長會流於不斷地和老師『溝通』或『爭取』某些待遇。另一方面,成長團體也是老師凝聚教育改革力量的開始,以便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鋪路。

 

(三)在學校裡找尋同志。

一個學校裡不肯認命的老師絕對不止一位(當然也不會太多),大家都是在『善善而不能行,惡惡而不能去』的狀況下痛苦掙扎,所以,一旦有人開始有計劃地進行一種新的做法,一定會有同仁感到興趣。我們必須把握他們的興趣,而展開宣傳。不用說,一開始,大家的第一個反應是懷疑;這是好的,人的進步都是從懷疑開始,怕的是,人們連懷疑的興緻都沒有。

 

面對人們的質疑,我們不要想說服他們,只要『同情』他們的懷疑就可以了。

 

在同情的同時,向他們說明我們的計劃和步驟。所謂宣傳,是宣傳一種想法,而不是要『愛現』自已的成果。這樣就可以避免在學校裡招致別人的白眼。

 

(四)宣傳一陣子之後,大概可以找到幾位志同道合的老師,這時侯,我們就可以嘗試『團隊工作』。

一方面把我們努力過的經驗傳遞給他們,一方面,可以大家一起合作,例如,可以一起開家長會,一起組織成長團體,一起校外教學之類,平時更可以以這幾位老師為核心,自組一個研討會,與家長的成長團體平行。

 

和前面所說相同,這個階段持續時間的長短,要視各別情況而定,我們覺得不必太急,四十年的沈沈痾何必急在一時?更重要的是,這兩個階段的工作,應該已經解決了我們『無力感』的問題,有事可做的人,是永遠也不會著急的。

 

然而,在我們努力這兩個階段的工作的時候,一定會遭遇到有形無形的阻力,這些阻力通常是來自流行的錯誤教育觀與學校方面長久以來的不合理措施,換句話說,只要努力工作,我們自然就開始越來越明白教育之何以必須改革,與如何改革。這個時候,不良的教育體系,就不再是我們無力感的藉口,而是我們將要與之做長久奮鬥的對象!

 

 

 

《第三階段》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努力之後,我們應該已經有了穩固的立足點,也有了改革的力量。於是,終於到可以與不合理體制決裂的時候了。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集合所有的力量向行政單位要求合理的教育環境,當然,學生的教育工作仍然是所有工作的基礎,我們不宜為了所謂的改革,竟然忽視了學生的教育,我們之所以要求改革,不正是為了學生的教育嗎?

 

(一)第一件要做的事應該是和學校行政單位建立好的關係,我們可以常常去和主任校長談一談,聊聊學校的各種事物。在從事任何計劃之前,瞭解相關的人物非常重要。我們不太瞭解,為什麼在一般中小學裡,校長主任和老師的距離有那麼遠,事實上,校長主任都應該是老師的一員,而不是學校裡的『上級長官』,學校

本來就不是一個官僚機構。

 

一般老師非常怕校長主任,是一種自我設限信心不足的表現,而我們在經過了前面那麼多的有計劃的努力之後,應該早就克服了這層心理障礙才對。所以可以常常去找他們談天,談的內容當然可以包羅萬象,但是總要在適當的時機讓他們瞭解我們的工作。前面說過不宜在同事面前『愛現』,但對於負責辦學成敗的行政主管,

則不必有此避諱;而我們前二階段所做的工作,一定能讓他們印象深刻。

 

這樣做不是為了表功,而是為了下一步的工作鋪路,那就是,我們必須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對他們有所要求,否則只是自找麻煩而已。我們至少要讓他們覺得面對的是一位認真負責而且有力的老師,並不是一個問題製造者,這樣,即使以後免不了要抗爭,也可以將抗爭界定在教育的範圍裡,而不至於使人誤會是由於人與

人間的衝突。

 

(二)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之後,我們可以在必須興革的事務中列出一個優先順序,不是以對教育改革有急迫性為優先,而是以實現的最大可能性為考慮,然後向校長提出,要求他的配合。

 

這樣開始的理由是,人們總是畏懼改革,必須先從容易改革的事項開始,才不會遭到無理的拒絕;另一方面,一旦有了小小的改革,人們就會慢慢習慣(他們既能對現狀習慣,可見是一種習慣的動物,那也就可以對改革習慣),再接下去的改革就會順利多了。

 

舉例而言,也許可以先要求把教學研討會建全起來(校長如果願意做某種努力,這並不會很困難),然後再在教學研討會上做某些改革的提案,諸如彈性進度,個別命題等等。實際的進程要視個別的情形而定,總而言之,是一個逐步進逼的過程。

 

(三)前述的這些過程,考諸現實,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雖然那是一個絕對必要的過程:沒有這個溫和漸進的過程,再下一步的激進行動就無法得到支持。

 

我們必須瞭解,目前的這種惡劣的教育環境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我們願意體諒『他們』的苦衷,我們已經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為教育奉獻,我們也有誠意慢慢點滴改良,但我何並不是傻瓜!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和『他們』決裂,比如說,經過一再努力溝通無效,我們可以斷然拒絕參加全校班級排名,也不必參加全校的統一命題;可以不必參加各班的課後輔導,而自行安排真正的補救教學;可以拒絕訓導人員對自己學生的打罵,而自行尋求解決之道;可以不必配合校長的某些官樣文章,而集中精力在自己

的教育工作上……

 

總之一句話,對不合理現象採取斷然的不合作主義!

 

(四)這種不合作主義對整個學校都有極大的啟發性,許多老師會群起仿效,而行政單位會『束手無策』(終於輪到他們束手無策了),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我們已經得到許多老師和家長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個全校、甚至全社區知名的『好老師』。今天的問題是,不與校方合作的大都不是好老師,而好老師又對校方提不出什麼真正與教育改革有關的好要求,所以,我們對惡劣現象的不合作主義將有極大的力量。

 

然而,反教育的力量也不是不會還擊--正義與邪惡總是無法並存,所以我們也必須準備應戰,不戰而走是談不上什麼改革的。但到了這個地步,經過了前面無數的犧牲、努力與練習,我們早就不再是『吳下阿蒙』了。我們不妨勇敢地應戰!

 

這場教育與反教育的戰爭到底贏的是誰呢?當然是很難說,但我們絕對不會輸,頂多是沒有贏,也就是說,繼續長期抗戰,因為我們一直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法理與人情因而也都在我們這一邊。

 

而長期抗戰也正是事實的常態,天下那有那麼容易的改革呢?不過,一旦進入真正的教育改革戰場,也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當然不在本文的範圍之內。

 

以上是一個行動綱領,當然是十分粗糙的,但其中包含著重要的『人本理念』,而且我們也不以為它是不切實的。

不肯認命的老師啊,你以為如何?

 

 

 

 

◎原文出於《在教育上的一些想法》書泉出版社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