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整理王士誠

翊辰(化名)森小第三十一期畢業生

考試,深深影響台灣學生的受教經歷,在森小畢業生翊辰身上也不例外。

首先,考試是父母將他送入森小的起因之一。

翊辰原先就讀的私立小學,考試相當嚴格,上課時間也長,讓他失去入學前的笑容,變得沉默。翊辰爸媽對孩子的負面改變一一看在眼裡,最終在朋友介紹下,將他送往森小就讀。

在森小的日子,考試壓力遠離了翊辰,取而代之的是人際壓力。內斂安靜的翊辰,剛入森小時因不能融入同儕團體而遭到欺負:他的私人物品常被同學藏到別的地方。森小老師們對類似衝突的一貫處理方法是找相關當事人面談,釐清事件始末,取得每個人的理解。問翊辰這種處理法對他的影響,他竟相當直接地告訴我:「不知道耶。」

原來,生性不喜與人爭執的他,總是默默地把同學藏匿的東西找回來;對於老師與同學談話的內容,他也不感興趣。因此,不論老師如何處理,事件似乎都對他毫無作用力。在人際互動上,翊辰可以算是消極,且相對封閉的。

但老師們並未因此放棄與他對話。翊辰至今印象相當深刻的是,當時森小的江思妤主任不斷地要他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曾經說:「你就叫他們把你的東西拿回來啊!」圖:家長孩子老師們都一起參與的森小畢業典禮

而三年級時,翊辰結交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作風較強勢,常代翊辰向藏他東西的同學表示不滿,並且不時帶著翊辰出校遊玩。從他身上,翊辰看到與人相處的另一種型態,而漸漸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欺負。那位朋友畢業後,其他同學又開始藏翊辰的物品。終於有一次,翊辰明確地告訴他們:「我也可以和你們好好相處,但是你們先排擠我!」

「那次以後,同學們就很少再做這種事了,可以說是取得平衡吧!」翊辰這麼說。朋友的影響,加上老師們持續的鼓勵,使翊辰慢慢學會在人際間表達自己,磨合出與人的相處模式。

而「磨合」,也是他自認森小所給予最寶貴的經驗之一。此後,進入體制內國中的他,總能找到與人交流的適當方式,人際關係因而不再是個問題。

 

問題又回到考試上面。

原本,翊辰與國中同學相處融洽,但隨著時間靠近基測,他發現同學們與自己的思考方式有根本差異。他說:「基測扭曲了人,讓人腦袋變得只適合被評鑑。」翊辰不想被基測扭曲,因此沒有為它衝刺,也就沒有進入高分的高中。

然而,目前面臨學測的翊辰卻與多數高三生一樣,時時為考入高分大學思量著:他為差一級分而失去知名大學的面試機會感到惋惜;甚至一度想以高分大學的較低分科系為跳板,入學後再轉其他科系。

但這並不代表翊辰認同了他所批評的考試制度。他說:「我們高中這分數進來的學生,是靠補習,不是真的有那個思考能力。」他總覺得自己與班上同學的思考模式不同,與他們話不投機。他發現:習慣思考,可以與他深入談話的人,似乎都進了高分學校。因此他期待藉著考試,進入高分大學,認為這樣或許就能找到可以談心的同儕。

他從未認同考試,只是試著以取得考試的高分換取現況的轉變。談到這裡,他話鋒一轉:「森小厲害的地方就在,它的學生不管考試成績怎樣,思考能力都很好!」

 

在森小,他學會與人磨合,學會創造人與人共處的空間。如今,以來自森小的思考能力為後盾,他正嘗試與考試磨合。這就是翊辰,一個以思考重新賦予考試意義的森小畢業生。

 

*本文成於二〇一一年五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