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蘭(森小主任)
晚上過十一點,孩子們都入睡了,但是,一天夜裡有三個孩子卻醒著,他們跨過一個熟睡的孩子的身體,拿走了那孩子收在枕邊的東西…
東西是為了歲末活動帶到學校的。這個星期孩子們特別帶來各種要在跳蚤巿場交換的物品,常常,這個孩子的舊東西,可能是另一個孩子的新鮮玩意。夜裡三個分別是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就撐著不睡,那些「新玩意兒」太吸引人了,他們進了一間寢室,還進了幾間教室。

隔天早上,許多孩子都發現自己的東西被動過,也很氣憤是什麼人做了這些事?
上午第四堂課還沒有結束,孩子們追問到一個孩子,一群大孩子就等著那孩子下課,出了教室就追問他:「為什麼偷拿人家的東西?」
這孩子慌了、急了,跑回寢室緊鎖著門,另外兩個孩子聞了風聲,也躲回寢室,結果是一大夥人就在寢室外大聲喧鬧「東西還來」、「為什麼偷人家的東西」…

這態勢,老師們看到了,就得站到第一線囉!
三個老師很快地進到孩子的寢室裡,即時的處理可以避免產生誤解,以及,衍生過多的不必要的情緒。

一開始老師們和三個孩子說的是「知道別人為什麼對你們生氣嗎?」「他們覺得你們拿了他們的東西,有嗎?」還有,「要不要先拿出來還人家,不然別人很想衝進來要東西」…

三個孩子年紀都比較小,面對大家的指責當然會害怕、想要說謊、想要躲掉。一開始他們互相推諉,想把自己的責任縮小,放大別人的錯。這時,老師們和孩子談的是:「你們一定也覺得委屈,被這麼多人圍著會害怕,我們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但是,要不要先拿出東西來,我們再來談事情…」

這樣的語言,可以協助孩子們(拿東西的、被拿東西的),都可以暫時緩和情緒,回到真實發生了什麼事情的討論。
當場,一位老師負責幫忙拿紙筆,列一張清單,記下三個孩子說的,在哪裡拿了什麼東西;很快地,三個孩子都願意拿出所有的東西,由老師幫忙先還給物主。這個還東西的動作可以在第一時間化解孩子們的負向情緒

一般來說,好像事情就算處理好了,因為已經物歸原主了,但是,在森小免不了要再和孩子們一談再談。

談些什麼?一方面是拿東西的孩子的想法是什麼,還有,要協助他們有能力面對別人的情緒;另外,其他的孩子也會有各種想法及說法,所以,當天下午第一堂課,就請協助處理的這三位老師,進到各個年級的課堂上,利用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們再談談。
有幾個談的方向:
1. 就老師們知道的,三個孩子昨天晚上做了什麼?
2. 目前東西都歸還了,也問孩子們還有沒有東西不見了,沒有送回來?
3. 和孩子們談三個孩子目前會有的心情及感覺。

第三項比較特別,森小的老師們都知道要「給孩子犯錯的空間」,我們也希望森小的孩子能理解,人都會犯錯,當有人犯錯時,較合適的反應是什麼?所以,談話的要點除了說明事件,也要協助不讓情況發展成「三個孩子是眾人的箭靶」,要承受別人過多的情緒或不當的反應。
孩子們通常會有幾種反應,東西丟了的孩子情緒很大,很氣他們拿人家的東西,少不了責罵三個孩子;也有孩子沒有丟東西,但是,也要加入了責罵的行列;也有孩子會有點語帶威脅地說,要找機會拿這三個孩子的東西;當然,也有孩子就是靜靜地聽事情被處理的過程。
我們知道,這都只是一時的情緒,所以,還要和孩子細談幾個思考點:

1. 先請大家回想自己犯錯的經驗;這時,有孩子很肯定的說,「我就是不會偷啊,他偷了就要承擔被大家圍攻的後果,因為,做了就要負責啊!」
2. 這時,和孩子談的是:不只是拿人東西,也泛指犯錯的事。有一位老師談自己為什麼喜歡在森小工作,她說,因為在這兒犯了錯不會一直被指責,而是,大家會協助探究為什麼會犯這個錯、犯錯的人怎麼了?
3. 所以,再請孩子們想想,當自己犯錯時,會希望別人怎麼反應?
4. 有一位老師說自己的經驗,說小時候也曾經偷過東西,很擔心害怕,這是必然有的自然反應;也跟五、六年級的孩子說,他們的反應對低年級的孩子壓力有點大。
5. 另一位老師說:如果是你們犯了錯,老師們的談法,不會是興師問罪的口氣,因為有自然的擔心害怕就夠了,不需要再衍生出其它的恐懼。她跟孩子們解釋:不必要的恐懼不會讓人往好的方向走,反而會往不好的方向走,會想掩飾、會想說謊、會想逃避。說的是,做錯了事,去面對就好了。

後面的這個想法,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孩子們可以冷靜地回到較理性的狀況下思考,而不是氣憤或責怪。這樣,老師們也可以得到一個再跟三個當事人談的空間,因為,最後大家都願意收束各自的情緒,讓三個孩子有彌補、改過的機會

三個孩子中有一位後來說,他以後不會「A」人家的東西了;他補充說,萬一忍不住A了,也要誠實地還給人家。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不然心裡會很難過、不舒服。

好了,這就是這孩子自己體驗出來的「教訓」了,他真實地感受到外來的壓力,以及自己內在裡的不舒坦,那個佔有東西的快樂,很短暫就被恐懼取代了。

在這樣的事件裡,我們刻意不給孩子過多的道德訓誡,反而是強調,要給犯錯的人理解自己的錯的機會,要讓孩子知道他有機會回頭。
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還處在較自我中心的狀態,對於社會的道德規範會有認知上的落差,所以,對三個孩子最好的協助是,讓他們更能理解、感受所有權和尊重別人的概念。這是在教學中森小的老師和孩子的語言互動,一直會特別發展的方向。

所以,整個談話的過程,不會有「小偷」這樣的字眼,也不會有「小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這一類絕對的道德評斷;一談再談的師生之間的對話,會包括:人的物慾我們所處的刺激消費的社會、如何在下一次誘惑出現時控制自己的佔有慾…。
我們不怕孩子們犯錯,只怕犯了錯的孩子沒有準備好面對的能力;犯了錯,只要有勇氣面對,就有了改過的機會!

註: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5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林青蘭(森小主任)                                                                                               2007年1月
 這學期森小有一個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孩子們很願意大聲地張口唱歌。所以,在音樂課程的教學設計裡,就安排了一些跟歌唱有關的教學內容。
 不過,通常說要唱歌,發了歌詞或歌譜,就開始唱了,還需要什麼特別的設計嗎?

 我想,也提出另一種「通常」,通常,除了少數的孩子能大方地在別人面前演唱,大多數的孩子是會害羞的;所以,希望透過教學設計,讓孩子們逐漸累積:想要唱歌的感覺。

 以下,是連續幾堂課的設計。

 一開始,並沒有就讓孩子們唱,而是讓孩子們—聽別人唱;而且,是聽不同的、差異性比較大的唱法。

 譬如,我找來一些專輯,是不同國家、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人的歌唱。其中,有的只是用人聲,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就能唱出旋律來;也有,同一種旋律,但是,被改編變奏成不同的節奏,或不同的唱的方法;這些專輯包括,國語演唱的專輯、閩南語演唱的專輯、客家話和不同的原住民族演唱的專輯;還有,外語發音的、有故事情節的電影原聲帶。例如,最近放給三年級孩子聽的是《屋頂上的提琴手》。

 我讓孩子們練習用耳朵聽聽看:這位歌者唱歌的心情、想要傳遞的情感是什麼?還有,孩子們喜歡這些人唱的歌嗎?

 最後這個問題,通常會在下課前進行,我會把這一堂課放過的專輯一張一張排出來,讓孩子們指出:哪位歌者,哪張專輯他們比較喜歡的。

 我發現,對於沒有樂器伴奏,就只是「人聲」就能唱出很好聽的旋律節奏,對孩子們是新鮮的經驗;而這也是我希望促成的教學效果,讓孩子們感覺:人聲,就是那麼自然地可以唱出音樂的感覺。

 除了聽不同的人的歌唱之外,還可以進行些什麼,來引起孩子們想要唱歌的感覺?是這個教學設計過程裏,我一直在思考的。

 接下來的課程,孩子們還是當聽眾,聽別人唱,但是,這次唱的歌是「有主題的」,這次授課對象是中年級的孩子,我選擇的是「搖籃曲」,也就是大人,或者是媽媽唱給孩子聽的睡前的催眠曲。

 選搖籃曲為題,是想要讓孩子們感受自己在嬰幼兒時期,是身處在歌唱的環境裡的。認真地去找,台灣本土創作出來的搖籃曲其實很多,不同語言的唱歌的人,不同年代的專輯,只要是跟孩子有關的,都會有搖籃曲。同樣的,在這個教學的最後,還是會問孩子,在他睡前,他最想聽到哪一首催眠曲?

 孩子們的反應有些特別,他們不那麼記得爸媽唱的搖籃曲,對於課程中選放的幾首,也覺得沒有那麼「對味」,怎麼辦?只好請爸媽們為孩子說說「當孩子還是小娃娃時候的故事了」,當然,也請爸媽說故事的同時,也再為孩子們唱唱「搖籃曲」。爸媽親口唱的,也許,會是另一種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甜蜜好滋味!

 進行了這幾次的欣賞課之後,就要開始唱歌了嗎?

 我還計劃進行兩種教學內容:

 一個是開演奏會:並不是真的要孩子們演奏樂器,而是,只是模擬演奏。構想是,找幾張交響樂的演出專輯,讓孩子們聽音樂做動作,譬如,假裝他是拉大提琴的、拉小提琴的,或者是,打鼓的、彈鋼琴的、演唱的(這兒可以強調人身配備的天然樂器)…,讓孩子隨著樂曲的進行做動作,做得愈逼真愈好。

 這個部份是要讓孩子們單純地對旋律節奏能夠抓到「表演」的感覺;教學的過程,可以為孩子們建立一點基本的樂器演奏的常識,例如,練習怎麼做動作、做表情。我希望,可以推孩子們在同班同學以外的人面前表演。

 另外一個唱歌前的教學安排是,前面我們談到,在欣賞別人的演唱時,會放一些電影原聲配樂,我會特別找來以歌唱為主的影片讓孩子們感覺唱歌和人體的肢體動作、情意表達之間的關係。

 一般較常使用做為教材的是:《真善美》、《屋頂上的提琴手》、《孤星淚》這一類的電影,而,這幾年森小的孩子因為畢業生的畢業演出,孩子們也熟悉《悲慘世界》及《鐘樓怪人》,這些現代經典的舞台劇演出,所以,這也是可以考慮取用的教材。

 通常孩子們對於有情節的影片,比較能模擬、投入他們的情感和想像,這也是讓孩子們對「開口唱歌」更有感覺,蠻重要的教學材料。

 經過以上的教學舖陳,讓孩子們有「想要唱」的感覺了,再來兜孩子們唱自己很想唱的歌。


編按: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11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青蘭(森林小學主任)                                                                                    2007年6月
每個學期,森小都會發展出一個特別的教學主題,和學科以及生活教育相融合,這兩個學期,我們希望和孩子們一起發展的是「使別人快樂」。

為什麼是「使別人快樂」?而不是「自己快樂」就好?

寒暑假森小的教師進修,就針對這個主題,做了很多討論:包括,自己快樂,都不容易了;怎麼還有能力「使別人快樂」?還有,「使別人快樂」會不會成為另外一種道德訓示,孩子只是虛應一下,配合一下,來獲得大人的讚美;或者,這只是符合大人的價值觀等等。

討論中,有意思的是,大家發現了「快樂」這兩個字很簡單,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寫這兩個字,但是,好像少有機會針對快樂,做更多的思考

森小教師進修時,透過教師團體的互動,我們就談了許多不同的快樂的層次,如,生理和心理的快樂;流行的和自主的快樂;還有,人的生理構造,如大腦如何回應人的快樂的情緒;當然,也包括了,如何用行動,在生活中找到快樂?

比較特別的是朱朱提出來的:「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於希望自己快樂;所有的快樂,都源自於,希望別人快樂」,這個很哲學性的思考就為我們的教學奠立主軸的思想基礎,也成為教學活動中和孩子討論的重要話題。

那麼,開學之後,該進行什麼教學活動,讓孩子也有機會思考快樂和自己、和人群的關係?

兩個學期的開學有不同的安排:

上學期,開學當天老師們安排了一個「快樂開瓶器」教學活動,有三個關卡,分別是:「快樂腦震盪」、「快樂拍賣會」,還有,「快樂護照」。

「快樂腦震盪」:介紹孩子認識大腦的各個區塊: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小腦、腦幹。這部份除了解說大腦的構造,也特別強調大腦各個部位各司其職,但是,又互相分工合作的狀態。

另外,也解說神經元傳導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大腦區塊活化的用意。說明神經元的連結,在快樂的時候,會帶動快樂的傳導物質,越常讓快樂的神經元運作,就越能活化快樂的部份。

在大腦圖的後方,裝設了兩種照明燈(可調整燈光強弱):用「亮紅燈」代表「不開心」;「亮綠燈」代表「開心」。

進行的方式是請一位孩子抽取老師們先擬好的「情境題」,由他用轉燈來表達自己對那個情境的情緒反應。如果,亮的是紅燈,請其他孩子也談談「有沒有可能轉綠燈,怎麼做?」(這部份是讓孩子想想:情緒有沒有可能透過思考來控制?)

情境題的內容就以孩子的生活為題,譬如,全家人計畫很久,要去海邊玩,但是,當天竟然下起大雨;很想吃冰,但是感冒了,不能吃;心愛的東西不見了;知道有人喜歡他…等等。

有個孩子的反應很有意思,一開始她抽到的情境題,讓她決定紅燈
全開,這表示那個情境,讓她完全的失望。接下來,老師請其他孩子們針對她的情境,給一些建議;還有,不同的看待那個情境的角度;還有,應對那個情境的方法。

然後,這孩子,重新調整她的轉燈,她開了綠燈,還保留了一點點弱弱的紅色的燈光。老師問她為什做這樣的轉變?

她自己的說法是「聽到大家的說法,心情真的很明顯地變好了,但是,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好,完全沒有不好的感覺」,所以,她就用較多的綠光,加一點點紅光,來反應她當時的心情。

透過課程的安排,孩子們可以學著如實地感受自己的心情和正向、負向情緒(思考)之間的關係,這是這個教學設計,在教學現場立即可以看見的效果。而情境外的孩子們,也當場體驗、實踐了「使別人快樂」的方法。

還有另一個「快樂拍賣會」的教學設計由主持的老師先開場,和孩子們說,有一個人列出了他從小到大最快樂的事,現在,他想要賣掉這些快樂的事,請大家出價。同時,發給每個孩子10萬元的代幣,請孩子們仔細地看那些項目,針對自己想要買的項目,進行競標,出價最高的人就可以買走,也就是擁有那個項目。

「快樂拍賣會」列出來,等著要被孩子們買的項目有:吃不完的美食、跟最愛的偶像一日遊、打一場好球、心情能變好、結交到知心的好朋友、不容易生氣、有愛人及照顧人的能力、健康的身體、不會被欺負、發明一個新的想法、成為萬人景仰的偉人、環遊世界、讓身邊的人都開心、花不完的錢、成為自己的主人、幫助需要幫忙的人、長命百歲。

孩子們喜歡的項目各有不同,也進行了蠻激烈的競價。低年級的孩子們比較喜歡的項目有:環遊世界、花不完的錢;而,中年級的孩子喜歡的是:環遊世界、打一場好球;高年級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比較多元了:有孩子選「跟偶像一日遊」;有孩子選的是「讓身邊的人都開心」;也有孩子,很快地就選了「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這一項,幾乎在各年級的孩子群,都有人願意花最高金額的錢,買下唯一的這一項,孩子的說法是:有了這一項,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就可以不管做什麼事,都是讓自己可以快樂、也讓別人快樂的事。

而下學期,延續「使別人快樂」的教學主題,但是,將「使別人快樂」的層次,從「個人對個人」,擴展到「個人對群體」;二月二十八日,開學日,就進行了這個「使別人快樂」的教學活動。

開學典禮,由五個短劇構成,讓孩子們認識五個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使別人快樂的人。五個人分別是:愛因斯坦、哈維、華德迪士尼、金恩,以及楊逵。

為什麼選擇這五個人?在教學中的討論是什麼?從開學日當天起,就在森小這學期的課堂教學及生活中,透過師生的互動,我們要和孩子一同去解答。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15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最近,有機會先後和兩位太太聊天。

張太太說,她先生是一般人眼中的標準丈夫,會賺錢、按時上下班,但是木訥又不擅於表達溫柔。

有一天,先生幫她洗澡,拿著毛巾,用力地幫她擦背。當時,她只覺得一陣痛楚,但因為那是先生好久以來的第一次,也就忍著。沒想到隔天,那個地方竟然發炎、灌膿,痛了她好幾天。

這讓她想到她的公婆,公公也是很木訥的人,跟她先生不太一樣的是,既不會賺錢又很大男人主義。年輕時,是那種一言不合還會打老婆的人。孩子們從來沒有看過爸爸溫柔地為媽媽做過什麼事。

張太太記得婆婆臨終前的某一天,公公竟然當著孩子們的面,輕輕地順著婆婆的手肘往手背、手指方向撫摸。公公才摸了兩下,婆婆就挪過來另一隻手制止公公,婆婆挪過來的動作是緩慢地、無力地但是是明確地表示不要公公摸她。張太太說,看在做晚輩的眼裡,心裡很疼。公公終其一生都不會溫柔地疼惜婆婆,連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卻又因為沒有能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不瞭解太太的需求,而被嫌棄。小小的一件事,卻令人鼻酸。

為什麼會這樣呢?張太太很感慨地說,公公受的是日本教育,從小被打大的,先生又是被公公打大的,父子兩人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都深深受到體罰的影響。他們碰到不順心、不合意的事會立即地指責、批評,但即使面對最親愛的家人,也沒有辦法如實地、溫柔地表達憐愛與疼惜。

謝太太說,結婚三十年以來,先生不只是疼她,根本就是寵她。

她先生非常愛看書,每看完一本新書,都會抓住機會說給她聽,有的時候在吃飯、有的時候在開車。這讓她在不知不覺中也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

先生經常在睡前說故事給她聽,她說,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她睡不著,先生就說:「來,把眼睛閉起來。閉好了嗎?嗯,有沒有看到黑黑的天上有一顆小星星?看到沒有?很小、很小、很小哦——」

她說,那根本不是故事,但是,當時先生的口氣讓她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很幸福、很幸福的小女孩,聽著、聽著,竟然真的睡著了。

每當她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她總是第一個告訴先生。先生除了接納她的委屈,也會持平地分析整個狀況,同時指出她的不足。她說,看起來,先生並沒有完全站在她這一邊,但卻能協助她真正地解決問題。所以,事後,她都會跟先生說:「你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平常,她很會精打細算,但如果碰到花了冤枉錢,懊惱不已,決定短期內不再亂花錢時,先生總會說:「ㄟ′,不怕!有我在。花!誰怕誰啊!」

每一年的生日或是結婚紀念日,先生都會選一個重重的禮物給她。

有一次,先生在她生日那天拿了三包禮物,一樣一樣地交給她:
「這是送給妳的項鍊。」
「這是送給妳的電子辭典。」
「這一包呢?是幫妳買的、送給我的禮物。」

原來,那是先生已經想了很久的一個高畫質數位相機。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難道謝太太的先生沒有挨過打嗎?沒錯!謝太太說公公婆婆不但沒有打過兒子,也從來沒有跟孩子大聲說過話,先生從小就是被疼大的。

註: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197期,內容取自《教育新航線》廣播節目,由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主持,每週一至週四晚間六點十分到七點,於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聯播)
註2:朱朱將於4/30、5/21到師培課程講述「重建自我圖像」以及「快樂的老師 自己的主人」,歡迎大家單堂選課!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馮喬蘭    採訪整理◎盧玲穎
從「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到「愛智的生活」,14年來(此採訪於2003年進行),人本教育基金會每年寒暑假的兒童營隊—森林育,清楚地標舉了尊重個體、及發展個人潛能的主張。只是,所謂的「尊重個體」,如何可以在「團體」中達成?個人的自由與團體生活之間,如何突破表面的矛盾?本文訪問了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現為執行長)馮喬蘭,來談談對於孩子的團體生活的幾個思考。

要求孩子分享前,先照顧他的需求
我們聽到「團體生活」這個詞之前,常會想到要與人分享、溝通等畫面,但在溝通與分享背後,暗指的常是必須服從規則與秩序,要求人去「符合」團體的規範。「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就是要更深層的打破這種想像,不是要孩子去符合那個團體的形狀,而是讓孩子體會到在團體裡如何形成共識、以及如何追求共同的利益。
其實,小孩的本性是自我中心的—自己有麵包,但要分給別人並不容易,因為分麵包給別人,等於是剝奪自己的力量。要等到練習或理解之後,才會知道當我們把麵包分給別人的時候,別人會對我有一些好感,將來才會有默契,比較可能也得到人家的麵包,也就是說—分給別人不一定等於減少。
其實小孩的發展,都從自我中心開始,才漸漸發展到能意識別人的存在—例如玩遊戲,都是先自己玩,然後跟別人爭吵,最後才知道怎麼合作。而這個過程應該要被照顧—你不能叫他從自我中心馬上跳到要分享,而不先去肯定他必須要先自己保有玩具或自己玩的需求。
所以,其實大部份的小孩在團體生活中是辛苦的,尤其他們現在必須在兩歲、三歲時就上幼稚園,可是他們當時的心智發展,還不太能認知有「別人」的存在。所以他需要被好好的呵護,大人可以幫助他練習、發現,慢慢的跟孩子「說」。
例如我們會仔細地跟孩子說很多話—先介紹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我們很希望你能怎麼樣,我們為什麼希望你能怎麼樣……雖然有很多大人會問:「需要這麼仔細的說嗎?」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小孩就是不知道很多事情,包括不知道為什麼要「分享」,才需要我們跟他說,而不是他早就知道了而我們只是在提醒他。
除了「說」,還可以練習怎麼「做」、和如何思考「分享」的意義。以玩拼圖為例,如果不只是自己玩,可以怎樣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可以更有趣嗎,要不要試試看?通常,在孩子能夠確保自己玩拼圖的「愉快」不會因為跟別人一起玩而減低時,交流會令人愉快,令人高興,孩子也會喜歡,他只是需要一個對的方法來幫助他體會那種「分享」的情境。
通常人們在對待小孩,都是要他們直接去意識別人的存在、和照顧別人的需求,這一些要求在道德上都對,但就是因為都「對」,所以當小孩感受不到時,就會感覺挫敗、會怪自己不夠好。但是,人其實不能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會防衛、合理化自己的狀況,所以孩子反而會固守、反抗,也就還是自我中心。很多人說,我們的小孩到了三、四年級,甚至到了大學,都還是非常的自我中心,這就是因為他防衛得太習慣了,他不曾真正體會分享的好處,所以永遠害怕被剝奪。 所以,要讓小孩進入團體生活,得要瞭解小孩的處境,小孩處在一個要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但是能力不足的狀況下,要在他的感受被肯定之後,他才真的有能力去照顧別人的需求。 

關於「不參加活動」

另一個大家覺得有意思、或有疑問的點是—「人本」的營隊是容許小孩不參加活動的。有人覺得這很自由,但也有人質疑這是一種放任。
營隊當然不是辦來讓小孩不參加活動的,所以我們用盡心思設計內容,希望可以吸引孩子來。但,其實對孩子來說,當他有機會不被強迫的時候,他一定會反彈出一些東西來,這是一個「我可以自由了」的機會。
雖然我們說:「自由是要發展孩子的自主」,雖然我們說「自由的空間是讓孩子可以選擇、讓他可以有創造力。」,但是這對小孩來講,會成為一種反抗的機會,甚至他不瞭解他為什麼反抗。這跟大學生蹺課一樣,我們有太多大學生不上課,到底為什麼呢?因為讀夠了嗎?其實蹺課可以有一些主張,而不是只為了「不做」那件總是在做的事情,不然翹了課會很虛無,就跟小孩喊無聊但還是要蹺課一樣,都是只要有機會讓他說「不要」,他就一定要說「不」。
因為我們瞭解了孩子說「不」的背景,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但辦活動的人就是不能輕言放棄,你要想盡辦法瞭解孩子的狀況,幫忙孩子想清楚他自己,孩子可能說無聊、說不好玩,但你可以問:「真的喔,那你說說看怎麼樣?」
在瞭解他為什麼不來玩的過程中,你可能可以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也可以跟他聊,曾經喜歡過什麼?或不喜歡過什麼?陪小孩一起釐清自己的感受。另外,我們在營隊中也會說:「你先進來五分鐘試試看!」,有些小孩就進去五分鐘,也不參與,又走出來,這時候我就會去知道一下他現在在做什麼,有沒有過得還不錯,還是他其實很虛無?我們會去瞭解小孩的狀態,如果他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可以帶他做他有興趣的事,或者就趁機跟他聊天。
其實,我們還是會想「引誘」小孩去參加活動,用各種方式吸引小孩,但有趣的是,有些人會說:「這樣不就是限制小孩?不是說要人本嗎,怎麼可以『強迫』他參加活動?」
其實,那種不勇於影響、不敢影響別人的決定的作為,並不是所謂的「尊重」,那樣子其實是看不起對方的自主性。如果你真的在乎人的自主性,你不怕去談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因為你其實也呵護他的心智與思考能力。你如果運用較高大的身材、較強的武力、或可以處罰他的武器,那你就是強迫,但你如果只是想辦法說服他、引誘他,這是教育者該做的事。這是一種表達「我是多麼多麼的希望你來」,因為我是「多麼的知道那個東西很有意思」,而我又「多麼的在乎你跟喜歡你,而希望你可以來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這是你的心情的展現,因為你相信他,所以你敢這樣做。

關於團體的「規範」
人其實無時無刻都處在「團體」中,也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所以必須要有瞭解別人的能力—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又能夠去瞭解別人要什麼。
在營隊裡,我們會有「生活會」,由活動員和小孩一起訂定某些規則,例如:不要去買零食,到溪邊去要有大人等等。但是,就是有人會犯規啊,難道我們就要馬上處罰他嗎?有一次,我們去十三行遺址,有談過大家「不要把東西帶回來」,但是有小孩把東西帶回來了,就有其他小孩過來說,那個XXX把東西帶回來,然後說,「你一定要處罰他,這樣好了,你處罰他在大太陽底下把他熱死悶死……」孩子就是覺得要處罰。但是,違反了規則就處罰,其實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後來我個別跟孩子談,把事情談清楚—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請大家提感受、提看法,最後再問大家覺得可以怎麼處理,通常,孩子會有更具創意且照顧別人的想法出現。

關於孩子「吵架」
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處理孩子的衝突上。
曾經有兩個在營隊中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小孩,為了「鑰匙」吵了一大架。因為鑰匙只有一把,一個人出去沒有回來,另一個人就進不去了,這種事發生了兩三次後,小孩就生氣吵起來了,有個小孩後來開始「自我委屈」,他說:「好嘛,你怪我好了,都是我的錯,都是我害你這樣,算我對不起你可以吧?」小孩可能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再討論下去了,但是我不肯這樣解決。
那個自我委屈的孩子,是個長期覺得自己被誤解的小孩,他覺得人家都不相信他。所以當時我立刻擋住,我說:「不是這樣,事情就不是這樣。」然後請他們把發生的事情說清楚—當時究竟是誰拿鑰匙?兩個人有沒有事先溝通?是不是都有聽到對方說的話?然後我們繼續追究—後來鑰匙怎麼處理?如果決定放在櫃檯,那有沒有可能忘記?人的確是會忘記的啊,那忘記是不是就等於故意?你要怎麼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如果真的忘了,那有可能「故意忘記」嗎?
那一次,我們就把事情整個談清楚,最後我還說,「你們兩個已經住在這裡一個禮拜了,難道對方沒有任何一個好處可以讓你繼續跟他住下去?不然你們如何可以相處一個禮拜?」我說,「不可能不可能,如果你們這麼恨對方,你們早就已經沒有辦法了,怎麼可能還有機會這樣吵架?」我就請他們開始說對方的好和對方給他們的感受。到後來,他們可以把本來覺得對方不太好的地方都說得很好笑,例如有個小孩說,對方喜歡早上起來看天線寶寶,怎麼會有人已經六年級了,還要看天線寶寶?他們邊說邊笑,其實每個人的「怪」行為都有一個有趣的地方,端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
之後,他們就開始講彼此有趣的地方,彼此相處起來愉快的地方,現在他們已經不只從一個面向理解對方,但他們同時也知道—衝突是會存在的。
後來有一個小孩回去向他媽媽描述那個過程,他說得很簡單,他說:「我就跟那個XXX吵架啊,就為了鑰匙的問題啊,可是後來—好啦,喬蘭來就幫我們解決啦。」那件事情,對孩子的要點在於,原來有種解決事情的方式是—把事情說清楚,他跟他的媽媽說:「反正把事情說一說,講清楚,就好啦!」
「講清楚就好了」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了不起,因為我們常說要「講清楚」,但是我們並沒有做到,因為那個「清楚」並不是指去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要讓事情的樣貌浮現,樣貌是中性的、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形容詞。而大人更必須讓小孩知道,我們並不是要他們說:「這是我的錯。」我們只是想知道你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同時保有自己也瞭解別人
無論是希望小孩「分享」,或是面對孩子的「衝突」,先去照顧小孩自己本身的感受,並協助他去瞭解別人的感覺,比起馬上說誰對誰錯重要太多了,營隊裡的團體生活,或是任何的團體生活,都應該更認真地瞭解孩子的發展與需求。
幫助孩子能夠「在團體中保有自我,也能瞭解別人,」就是「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的本質意義,也是人在群居生活中重要的生存智慧。

原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167期
單元:告別口哨與命令─暑假,讓孩子追尋深刻的自由

註:喬蘭將於5/3在人本森林小學師資培訓課程來和大家談「台灣的教育與未來」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口述◎馮喬蘭    採訪整理◎盧玲穎
從「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到「愛智的生活」,14年來(此採訪於2003年進行),人本教育基金會每年寒暑假的兒童營隊—森林育,清楚地標舉了尊重個體、及發展個人潛能的主張。只是,所謂的「尊重個體」,如何可以在「團體」中達成?個人的自由與團體生活之間,如何突破表面的矛盾?本文訪問了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現為執行長)馮喬蘭,來談談對於孩子的團體生活的幾個思考。

要求孩子分享前,先照顧他的需求
我們聽到「團體生活」這個詞之前,常會想到要與人分享、溝通等畫面,但在溝通與分享背後,暗指的常是必須服從規則與秩序,要求人去「符合」團體的規範。「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就是要更深層的打破這種想像,不是要孩子去符合那個團體的形狀,而是讓孩子體會到在團體裡如何形成共識、以及如何追求共同的利益。
其實,小孩的本性是自我中心的—自己有麵包,但要分給別人並不容易,因為分麵包給別人,等於是剝奪自己的力量。要等到練習或理解之後,才會知道當我們把麵包分給別人的時候,別人會對我有一些好感,將來才會有默契,比較可能也得到人家的麵包,也就是說—分給別人不一定等於減少。
其實小孩的發展,都從自我中心開始,才漸漸發展到能意識別人的存在—例如玩遊戲,都是先自己玩,然後跟別人爭吵,最後才知道怎麼合作。而這個過程應該要被照顧—你不能叫他從自我中心馬上跳到要分享,而不先去肯定他必須要先自己保有玩具或自己玩的需求。
所以,其實大部份的小孩在團體生活中是辛苦的,尤其他們現在必須在兩歲、三歲時就上幼稚園,可是他們當時的心智發展,還不太能認知有「別人」的存在。所以他需要被好好的呵護,大人可以幫助他練習、發現,慢慢的跟孩子「說」。
例如我們會仔細地跟孩子說很多話—先介紹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我們很希望你能怎麼樣,我們為什麼希望你能怎麼樣……雖然有很多大人會問:「需要這麼仔細的說嗎?」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小孩就是不知道很多事情,包括不知道為什麼要「分享」,才需要我們跟他說,而不是他早就知道了而我們只是在提醒他。
除了「說」,還可以練習怎麼「做」、和如何思考「分享」的意義。以玩拼圖為例,如果不只是自己玩,可以怎樣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可以更有趣嗎,要不要試試看?通常,在孩子能夠確保自己玩拼圖的「愉快」不會因為跟別人一起玩而減低時,交流會令人愉快,令人高興,孩子也會喜歡,他只是需要一個對的方法來幫助他體會那種「分享」的情境。
通常人們在對待小孩,都是要他們直接去意識別人的存在、和照顧別人的需求,這一些要求在道德上都對,但就是因為都「對」,所以當小孩感受不到時,就會感覺挫敗、會怪自己不夠好。但是,人其實不能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會防衛、合理化自己的狀況,所以孩子反而會固守、反抗,也就還是自我中心。很多人說,我們的小孩到了三、四年級,甚至到了大學,都還是非常的自我中心,這就是因為他防衛得太習慣了,他不曾真正體會分享的好處,所以永遠害怕被剝奪。 所以,要讓小孩進入團體生活,得要瞭解小孩的處境,小孩處在一個要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但是能力不足的狀況下,要在他的感受被肯定之後,他才真的有能力去照顧別人的需求。 

關於「不參加活動」

另一個大家覺得有意思、或有疑問的點是—「人本」的營隊是容許小孩不參加活動的。有人覺得這很自由,但也有人質疑這是一種放任。
營隊當然不是辦來讓小孩不參加活動的,所以我們用盡心思設計內容,希望可以吸引孩子來。但,其實對孩子來說,當他有機會不被強迫的時候,他一定會反彈出一些東西來,這是一個「我可以自由了」的機會。
雖然我們說:「自由是要發展孩子的自主」,雖然我們說「自由的空間是讓孩子可以選擇、讓他可以有創造力。」,但是這對小孩來講,會成為一種反抗的機會,甚至他不瞭解他為什麼反抗。這跟大學生蹺課一樣,我們有太多大學生不上課,到底為什麼呢?因為讀夠了嗎?其實蹺課可以有一些主張,而不是只為了「不做」那件總是在做的事情,不然翹了課會很虛無,就跟小孩喊無聊但還是要蹺課一樣,都是只要有機會讓他說「不要」,他就一定要說「不」。
因為我們瞭解了孩子說「不」的背景,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但辦活動的人就是不能輕言放棄,你要想盡辦法瞭解孩子的狀況,幫忙孩子想清楚他自己,孩子可能說無聊、說不好玩,但你可以問:「真的喔,那你說說看怎麼樣?」
在瞭解他為什麼不來玩的過程中,你可能可以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也可以跟他聊,曾經喜歡過什麼?或不喜歡過什麼?陪小孩一起釐清自己的感受。另外,我們在營隊中也會說:「你先進來五分鐘試試看!」,有些小孩就進去五分鐘,也不參與,又走出來,這時候我就會去知道一下他現在在做什麼,有沒有過得還不錯,還是他其實很虛無?我們會去瞭解小孩的狀態,如果他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可以帶他做他有興趣的事,或者就趁機跟他聊天。
其實,我們還是會想「引誘」小孩去參加活動,用各種方式吸引小孩,但有趣的是,有些人會說:「這樣不就是限制小孩?不是說要人本嗎,怎麼可以『強迫』他參加活動?」
其實,那種不勇於影響、不敢影響別人的決定的作為,並不是所謂的「尊重」,那樣子其實是看不起對方的自主性。如果你真的在乎人的自主性,你不怕去談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因為你其實也呵護他的心智與思考能力。你如果運用較高大的身材、較強的武力、或可以處罰他的武器,那你就是強迫,但你如果只是想辦法說服他、引誘他,這是教育者該做的事。這是一種表達「我是多麼多麼的希望你來」,因為我是「多麼的知道那個東西很有意思」,而我又「多麼的在乎你跟喜歡你,而希望你可以來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這是你的心情的展現,因為你相信他,所以你敢這樣做。

關於團體的「規範」
人其實無時無刻都處在「團體」中,也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所以必須要有瞭解別人的能力—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又能夠去瞭解別人要什麼。
在營隊裡,我們會有「生活會」,由活動員和小孩一起訂定某些規則,例如:不要去買零食,到溪邊去要有大人等等。但是,就是有人會犯規啊,難道我們就要馬上處罰他嗎?有一次,我們去十三行遺址,有談過大家「不要把東西帶回來」,但是有小孩把東西帶回來了,就有其他小孩過來說,那個XXX把東西帶回來,然後說,「你一定要處罰他,這樣好了,你處罰他在大太陽底下把他熱死悶死……」孩子就是覺得要處罰。但是,違反了規則就處罰,其實並不能真的解決問題,後來我個別跟孩子談,把事情談清楚—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請大家提感受、提看法,最後再問大家覺得可以怎麼處理,通常,孩子會有更具創意且照顧別人的想法出現。

關於孩子「吵架」
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處理孩子的衝突上。
曾經有兩個在營隊中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小孩,為了「鑰匙」吵了一大架。因為鑰匙只有一把,一個人出去沒有回來,另一個人就進不去了,這種事發生了兩三次後,小孩就生氣吵起來了,有個小孩後來開始「自我委屈」,他說:「好嘛,你怪我好了,都是我的錯,都是我害你這樣,算我對不起你可以吧?」小孩可能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再討論下去了,但是我不肯這樣解決。
那個自我委屈的孩子,是個長期覺得自己被誤解的小孩,他覺得人家都不相信他。所以當時我立刻擋住,我說:「不是這樣,事情就不是這樣。」然後請他們把發生的事情說清楚—當時究竟是誰拿鑰匙?兩個人有沒有事先溝通?是不是都有聽到對方說的話?然後我們繼續追究—後來鑰匙怎麼處理?如果決定放在櫃檯,那有沒有可能忘記?人的確是會忘記的啊,那忘記是不是就等於故意?你要怎麼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如果真的忘了,那有可能「故意忘記」嗎?
那一次,我們就把事情整個談清楚,最後我還說,「你們兩個已經住在這裡一個禮拜了,難道對方沒有任何一個好處可以讓你繼續跟他住下去?不然你們如何可以相處一個禮拜?」我說,「不可能不可能,如果你們這麼恨對方,你們早就已經沒有辦法了,怎麼可能還有機會這樣吵架?」我就請他們開始說對方的好和對方給他們的感受。到後來,他們可以把本來覺得對方不太好的地方都說得很好笑,例如有個小孩說,對方喜歡早上起來看天線寶寶,怎麼會有人已經六年級了,還要看天線寶寶?他們邊說邊笑,其實每個人的「怪」行為都有一個有趣的地方,端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
之後,他們就開始講彼此有趣的地方,彼此相處起來愉快的地方,現在他們已經不只從一個面向理解對方,但他們同時也知道—衝突是會存在的。
後來有一個小孩回去向他媽媽描述那個過程,他說得很簡單,他說:「我就跟那個XXX吵架啊,就為了鑰匙的問題啊,可是後來—好啦,喬蘭來就幫我們解決啦。」那件事情,對孩子的要點在於,原來有種解決事情的方式是—把事情說清楚,他跟他的媽媽說:「反正把事情說一說,講清楚,就好啦!」
「講清楚就好了」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了不起,因為我們常說要「講清楚」,但是我們並沒有做到,因為那個「清楚」並不是指去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要讓事情的樣貌浮現,樣貌是中性的、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形容詞。而大人更必須讓小孩知道,我們並不是要他們說:「這是我的錯。」我們只是想知道你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同時保有自己也瞭解別人
無論是希望小孩「分享」,或是面對孩子的「衝突」,先去照顧小孩自己本身的感受,並協助他去瞭解別人的感覺,比起馬上說誰對誰錯重要太多了,營隊裡的團體生活,或是任何的團體生活,都應該更認真地瞭解孩子的發展與需求。
幫助孩子能夠「在團體中保有自我,也能瞭解別人,」就是「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的本質意義,也是人在群居生活中重要的生存智慧。

原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167期
單元:告別口哨與命令─暑假,讓孩子追尋深刻的自由

註:喬蘭將於5/3在人本森林小學師資培訓課程來和大家談「台灣的教育與未來」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Joky (2007秋季師培學員,國中教師)
森小的寒假營隊, 一整天的流程來做個介紹。
早上7:00開始早餐, 有時是烤吐司, 有時則是稀飯, 用餐時間到8:30。
上午是兩堂各一個小時又四十分的課, 分低中高年級, 所以根據此應用題, 我們一共是6天(每週二三四) × 3 個年級 × 2 堂課 = 36 堂課, 平均下來我們一個老師要負責三次的上課。中間有一個早點心時間, 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正常的水果, 較一般的像是柳丁和香瓜, 稍微特殊一點的則是百香果, 嗯!!沒有榴槤。
12:00 吃中飯, 通常是四道菜外加一個湯, 請拿自己的缽自取。
1:30 到 3:00 是社團課, 不過社團並不是每天每個社團都會開門, 有一張列表標示出哪天開了什麼社團。
3:00是午點心, 這比較受孩子們歡迎, 有餅乾和甜湯。除了第一二天餅乾還有剩下一點外, 之後我都只能看著空袋子嘆氣。
3:00-5:00 則是圖書館開放時間, 不過通常也是洗澡的好時間。
5:00-6:30 吃晚餐時間, 另外的四道菜及一個湯。
7:00-8:30 夜間活動, 一天的大型主題規畫就在此刻。
8:30晚點心時間, 蒸小包子外加另一個甜湯。
8:30-9:00 寢室時間, 這段時間做的好, 可以感覺很溫馨; 做不好的話, 寢室就暴走了….
9:00 上床睡覺
以上所有時間及活動 – 僅供參考。

進入營隊的第二天, 我的清醒和睡眠, 從六點開始, 跟著電子鬧鈴的數位數字, 每分鐘循環一次。這個circle到了五十分時終於現實的責任戰勝了睡眠的欲望 – 我今天是負責看早餐的人。

步履蹣珊地走到了上校區, 迎面而來的是七八隻狗的熱情歡迎。蹼到身上的, 繞在你旁邊嗅的, 對著你吠的全都有。突然你有一種感覺, 好像你剛在一場比分接近的籃球賽中, 在關鍵的最後0.5 秒投進了三分球, 全部的人都圍在你身邊, 拱著你, 要把你拋起來歡呼。我非常相信狗狗們要是有手, 一定也會這麼做, 還會呼喊著….『食物, 食物, 食物』

喂!!我沒有食物!!

一旁不知是毛豆還是黑皮(狗名), 開始咬我的褲腳管, 一不注意就連我的腳踝順便…

喂!! 我不是食物!!

狗狗們的早餐就交給阿汪去負責吧!!我進了辦公室, 拿出吐司和一堆什麼醬的攤在桌上, 再拿出幾支塑膠抹刀, 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剩下來只要注意: 1. 不會有孩子烤麵包時, 用手去試烤箱的表面溫度 2. 不會出現抹刀同時擁有草莓果醬, 柳橙果醬以及大蒜醬的多重國籍(過多幾天之後, 國籍名單新增巧克力醬以及乳瑪琳)。

咱們寢的小傢伙們呢??利用空檔叫他們起床。Wu 充分表現了他友愛的精神, 拿了五六片麵包, 每種醬各一片, 說要拿回寢室給那些還在賴床的室友吃。

如果你還有印象, 我們寢室好像是禁止吃東西的。不過這個規矩並不是在今天早上才打破, 其實昨天中午 Y 帶來的一包多力多滋, 總該不會是拿來認識三角形的吧!!總之, 我只能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 至少別把熱巧克力牛奶(義工煮的)帶進房間。昨天有人打翻了瓶裝麥芽牛奶(我們手冊上不是不能帶食物來嗎??), 還有個小傢伙在垃圾筒裏尿尿, 真是天曉得我們寢室接下來還有什麼樣特殊的”液體”。有時實在很想去打聽別寢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混亂。但想了想, 如果有, 把自己的洰喪用別人的慘況消弭, 似乎是很阿 Q 的做法; 如果沒有呢??

那我不是更悲慘嗎….??

還是別問了。

早上的上課, 每個年級由一個老師主上, 另一個老師協助, 而外場則有三個老師巡邏, 功能是邀孩子來上課, 注意沒來上課的孩子們安不安全。時間就要到八點半, 而咱們 A 寢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他們全都起床了, 正在拿著繩子和勾子, 從上舖放下來在玩釣魚的遊戲。魚是用筆和紙畫的, 每當上面有勾子放下來, 下面的J 就會把紙魚放到勾子上。抓魚的魚簍, 是昨天吃完的多力多滋袋子; 而釣魚的勾子, 是從床周圍拆下來的掛勾; 至於繩子, 則是我的最痛啊….那是他們掛名牌的繩子。小弟我辛苦做好護貝的名牌, 才一天不到, 就被丟在桌上, 孩子們對那條繩子的興趣比寫了他們名字的名牌高得多。

不過這並不是壞消息, 壞消息是他們都不怎麼想去上課。最後我只成功地邀了 J 一起去。有兩三個孩子是跑去看了一下, 就又跑回來, 覺得不好玩不想去上。至於 L 是識途老馬了, 他來第二次, 很明白這裏的規定, 所以他知道不走進教室也不會怎麼樣。

我走到低年級的教室看, 加菲正在上瓢蟲算盤, 那好像是數學想想的課程。名單上有15人, 出席者12人, 缺席的3 個中有2 個是我家寢室的….。嘆口氣, 再回去邀他們, 還是無效, 只能不斷提醒自己, 他們沒有來上課, 並不是我的問題, 不要因此而有任何的情緒。

10:20 開始第二堂上課, 丫妮在餐廳教染布, 雖然是高年級的課程, 但是我們有 2個孩子還算捧場, 從中年級翹課過去。上課人數由1人增加到 3人, 這是件好事。那還有 3 個人呢??

他們在沙坑。

冷冷濕濕的環境, 似乎是森小今年寒假的特色, 外面的雨雖然只如牛毛般, 絲絲飄下, 但是薄霧和冷風, 都在在顯示著這並不是個戶外活動的好時間….哦, 那是大人的想法。孩子們可玩得樂著咧, 他們在沙坑裏不斷地向下掘, 挖出來的沙捏成一個個沙球, 像是一長列裝備完整的士兵, 排排站。

『天氣很冷, 要不要上去』『不會冷啊!!』我和孩子們持續著類似的對話大概有廿分鐘吧。最後我只好認了, 跑回上校區, 偶爾再下來關心。雨絲沒有變大, 也沒有變小, 就這麼維持著相同的狀況, 而孩子們也是維持著在沙坑直到中午午餐。

下午小弟今天的社團還沒開張, 所以有時間去沙坑再看。乖乖不得了, 咱們寢 6個小傢伙全下了沙坑。有團體合作的, 也有自己在玩的, 當然也有那種很想和人家合作, 但是做不太好, 被別人趕走的。

數學的排列組合有一種公式, 叫做C(m,n)。意思是在 m 種物件中, 任取 n 種, 有多少種可能的組合。

而我在沙坑, 就在處理著 C(6,2) 的衝突過程(6 個人中任意2 人的摩擦)。這時發現會數學真美好, 因為你可以很快地算出 C(6,2) = 6!/4!2! = 15, 也就是再怎麼不濟, 也頂多只有15種可能的衝突情況。要是當中又有孩子不會和人爭執(像 J), 那 C(6,2) 就會變成 C(5,2) = 10, 當下就少了5種可能。哈利路亞~~~

下午的沙坑, 孩子們開始發揮他們的創意, 不再只是挖掘, 更進一步地, 他們去找了裝水的容器, 在沙坑中挖了一條河道, 然後把水倒進去。這並不是個簡單的工程, 雖然雨絲持續飄下, 沙子中含有水份, 但是畢竟沒有飽和, 也就是水即使倒下去, 也會很快地滲入沙中 – 除非一直不斷地加水直到飽和狀態。所以呢??

孩子們就去拿了一個很大的塑膠袋, 然後一次裝一堆的水(水用”一堆”是有點奇怪的量詞, 但是那是我看到後的第一個想法), 再嘩啦啦地一次全部倒進去。

同一個時間, 小貝阿喵的戲劇社, 黑螞蟻和筱蓉的海鷗社(聽說在玩殺手的遊戲)都在進行。阿汪和小白的籃球社在泥濘的場地中, 從原來的籃球變成了足球, 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沒有人成功地在泥巴裏運球。一群籃球社的孩子從球場中走出來後, 笑容滿面地跟你說以後他們要改叫泥巴社。

不過好處是, 終於, 在玩完沙子後, 所有的孩子都會去洗澡了, 而且不用叫自己就會主動去。我在猜可能全身都是沙子的感覺也會很不舒服吧。連昨天堅持不洗澡的 L 都去了, 看來孩子們對自己的需求也不是那麼的不清楚。

今晚放的電影是『熊的傳說』, 本來主要負責的阿汪和我商量, 希望由我先扮成熊, 製造一個高潮。(可是我覺得以我的身材, 我比較適合當『紅豬』或是『春田花花同學會』的開場吧)。結果人算不如天算, 就快要到時間時, 我正忙著處理 C(6,2) , 聽說她也在忙著排解孩子們的糾紛, 不過比較慘, 因為她們寢有10個孩子, 所以是 C(10,2)。可惜了…

Wa 和 C 說他們看過了, 所以2 個人在寢室玩著釣魚遊戲。另外的 4 個孩子倒是很專心地看電影。這時原本我準備用在寢室時間的東西終於派上用場了 – 200 片的迪士尼拼圖, 奇奇和帝帝兩隻可愛的花栗鼠正露著他們的暴牙向著大家微笑。有事做孩子們就不會覺得無聊, 而且在被引導的活動狀況下, 果然比較能合作不會吵架。我們維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一直到另外4 個孩子回來, 一直到刷牙, 上床, 一直到了開始要入睡之前….

C(6,2) 又開始了….唉~~~

這時就要感謝 Egg 昨天給的建議, 和孩子們用平緩的語調去談明天會有的課程, 也和他們去聊聊他們今天做了什麼事讓你覺得感動(我承認一開始有點難, 因為我平常都比較常教訓別人而不是讚美人)。雖然很想試著講故事, 但是不太敢。似乎我的善意有表達出來, 約莫十點左右, 僅剩下 L 還未睡著, 但是在輕拍他的背大約十分鐘左右後, 他也進入了安靜的狀態。他們睡著的時候, 整個表情都舒解了, 很安詳寧靜的感覺, 都是天使….雖然白天我覺得很無力, 呵呵~~~

今晚老師們的討論過了12點的大關, 一樣的洗澡, 一樣的睡覺, 一樣的在昏黃的燈光下, 嘴裏唸著:『今天星期二, 離星期五還有三天』。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感謝原作者Joky同意轉載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ky (2007秋季師培學員,國中教師)
森小的寒假營隊, 一整天的流程來做個介紹。
早上7:00開始早餐, 有時是烤吐司, 有時則是稀飯, 用餐時間到8:30。
上午是兩堂各一個小時又四十分的課, 分低中高年級, 所以根據此應用題, 我們一共是6天(每週二三四) × 3 個年級 × 2 堂課 = 36 堂課, 平均下來我們一個老師要負責三次的上課。中間有一個早點心時間, 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正常的水果, 較一般的像是柳丁和香瓜, 稍微特殊一點的則是百香果, 嗯!!沒有榴槤。
12:00 吃中飯, 通常是四道菜外加一個湯, 請拿自己的缽自取。
1:30 到 3:00 是社團課, 不過社團並不是每天每個社團都會開門, 有一張列表標示出哪天開了什麼社團。
3:00是午點心, 這比較受孩子們歡迎, 有餅乾和甜湯。除了第一二天餅乾還有剩下一點外, 之後我都只能看著空袋子嘆氣。
3:00-5:00 則是圖書館開放時間, 不過通常也是洗澡的好時間。
5:00-6:30 吃晚餐時間, 另外的四道菜及一個湯。
7:00-8:30 夜間活動, 一天的大型主題規畫就在此刻。
8:30晚點心時間, 蒸小包子外加另一個甜湯。
8:30-9:00 寢室時間, 這段時間做的好, 可以感覺很溫馨; 做不好的話, 寢室就暴走了….
9:00 上床睡覺
以上所有時間及活動 – 僅供參考。

進入營隊的第二天, 我的清醒和睡眠, 從六點開始, 跟著電子鬧鈴的數位數字, 每分鐘循環一次。這個circle到了五十分時終於現實的責任戰勝了睡眠的欲望 – 我今天是負責看早餐的人。

步履蹣珊地走到了上校區, 迎面而來的是七八隻狗的熱情歡迎。蹼到身上的, 繞在你旁邊嗅的, 對著你吠的全都有。突然你有一種感覺, 好像你剛在一場比分接近的籃球賽中, 在關鍵的最後0.5 秒投進了三分球, 全部的人都圍在你身邊, 拱著你, 要把你拋起來歡呼。我非常相信狗狗們要是有手, 一定也會這麼做, 還會呼喊著….『食物, 食物, 食物』

喂!!我沒有食物!!

一旁不知是毛豆還是黑皮(狗名), 開始咬我的褲腳管, 一不注意就連我的腳踝順便…

喂!! 我不是食物!!

狗狗們的早餐就交給阿汪去負責吧!!我進了辦公室, 拿出吐司和一堆什麼醬的攤在桌上, 再拿出幾支塑膠抹刀, 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剩下來只要注意: 1. 不會有孩子烤麵包時, 用手去試烤箱的表面溫度 2. 不會出現抹刀同時擁有草莓果醬, 柳橙果醬以及大蒜醬的多重國籍(過多幾天之後, 國籍名單新增巧克力醬以及乳瑪琳)。

咱們寢的小傢伙們呢??利用空檔叫他們起床。Wu 充分表現了他友愛的精神, 拿了五六片麵包, 每種醬各一片, 說要拿回寢室給那些還在賴床的室友吃。

如果你還有印象, 我們寢室好像是禁止吃東西的。不過這個規矩並不是在今天早上才打破, 其實昨天中午 Y 帶來的一包多力多滋, 總該不會是拿來認識三角形的吧!!總之, 我只能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 至少別把熱巧克力牛奶(義工煮的)帶進房間。昨天有人打翻了瓶裝麥芽牛奶(我們手冊上不是不能帶食物來嗎??), 還有個小傢伙在垃圾筒裏尿尿, 真是天曉得我們寢室接下來還有什麼樣特殊的”液體”。有時實在很想去打聽別寢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混亂。但想了想, 如果有, 把自己的洰喪用別人的慘況消弭, 似乎是很阿 Q 的做法; 如果沒有呢??

那我不是更悲慘嗎….??

還是別問了。

早上的上課, 每個年級由一個老師主上, 另一個老師協助, 而外場則有三個老師巡邏, 功能是邀孩子來上課, 注意沒來上課的孩子們安不安全。時間就要到八點半, 而咱們 A 寢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他們全都起床了, 正在拿著繩子和勾子, 從上舖放下來在玩釣魚的遊戲。魚是用筆和紙畫的, 每當上面有勾子放下來, 下面的J 就會把紙魚放到勾子上。抓魚的魚簍, 是昨天吃完的多力多滋袋子; 而釣魚的勾子, 是從床周圍拆下來的掛勾; 至於繩子, 則是我的最痛啊….那是他們掛名牌的繩子。小弟我辛苦做好護貝的名牌, 才一天不到, 就被丟在桌上, 孩子們對那條繩子的興趣比寫了他們名字的名牌高得多。

不過這並不是壞消息, 壞消息是他們都不怎麼想去上課。最後我只成功地邀了 J 一起去。有兩三個孩子是跑去看了一下, 就又跑回來, 覺得不好玩不想去上。至於 L 是識途老馬了, 他來第二次, 很明白這裏的規定, 所以他知道不走進教室也不會怎麼樣。

我走到低年級的教室看, 加菲正在上瓢蟲算盤, 那好像是數學想想的課程。名單上有15人, 出席者12人, 缺席的3 個中有2 個是我家寢室的….。嘆口氣, 再回去邀他們, 還是無效, 只能不斷提醒自己, 他們沒有來上課, 並不是我的問題, 不要因此而有任何的情緒。

10:20 開始第二堂上課, 丫妮在餐廳教染布, 雖然是高年級的課程, 但是我們有 2個孩子還算捧場, 從中年級翹課過去。上課人數由1人增加到 3人, 這是件好事。那還有 3 個人呢??

他們在沙坑。

冷冷濕濕的環境, 似乎是森小今年寒假的特色, 外面的雨雖然只如牛毛般, 絲絲飄下, 但是薄霧和冷風, 都在在顯示著這並不是個戶外活動的好時間….哦, 那是大人的想法。孩子們可玩得樂著咧, 他們在沙坑裏不斷地向下掘, 挖出來的沙捏成一個個沙球, 像是一長列裝備完整的士兵, 排排站。

『天氣很冷, 要不要上去』『不會冷啊!!』我和孩子們持續著類似的對話大概有廿分鐘吧。最後我只好認了, 跑回上校區, 偶爾再下來關心。雨絲沒有變大, 也沒有變小, 就這麼維持著相同的狀況, 而孩子們也是維持著在沙坑直到中午午餐。

下午小弟今天的社團還沒開張, 所以有時間去沙坑再看。乖乖不得了, 咱們寢 6個小傢伙全下了沙坑。有團體合作的, 也有自己在玩的, 當然也有那種很想和人家合作, 但是做不太好, 被別人趕走的。

數學的排列組合有一種公式, 叫做C(m,n)。意思是在 m 種物件中, 任取 n 種, 有多少種可能的組合。

而我在沙坑, 就在處理著 C(6,2) 的衝突過程(6 個人中任意2 人的摩擦)。這時發現會數學真美好, 因為你可以很快地算出 C(6,2) = 6!/4!2! = 15, 也就是再怎麼不濟, 也頂多只有15種可能的衝突情況。要是當中又有孩子不會和人爭執(像 J), 那 C(6,2) 就會變成 C(5,2) = 10, 當下就少了5種可能。哈利路亞~~~

下午的沙坑, 孩子們開始發揮他們的創意, 不再只是挖掘, 更進一步地, 他們去找了裝水的容器, 在沙坑中挖了一條河道, 然後把水倒進去。這並不是個簡單的工程, 雖然雨絲持續飄下, 沙子中含有水份, 但是畢竟沒有飽和, 也就是水即使倒下去, 也會很快地滲入沙中 – 除非一直不斷地加水直到飽和狀態。所以呢??

孩子們就去拿了一個很大的塑膠袋, 然後一次裝一堆的水(水用”一堆”是有點奇怪的量詞, 但是那是我看到後的第一個想法), 再嘩啦啦地一次全部倒進去。

同一個時間, 小貝阿喵的戲劇社, 黑螞蟻和筱蓉的海鷗社(聽說在玩殺手的遊戲)都在進行。阿汪和小白的籃球社在泥濘的場地中, 從原來的籃球變成了足球, 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沒有人成功地在泥巴裏運球。一群籃球社的孩子從球場中走出來後, 笑容滿面地跟你說以後他們要改叫泥巴社。

不過好處是, 終於, 在玩完沙子後, 所有的孩子都會去洗澡了, 而且不用叫自己就會主動去。我在猜可能全身都是沙子的感覺也會很不舒服吧。連昨天堅持不洗澡的 L 都去了, 看來孩子們對自己的需求也不是那麼的不清楚。

今晚放的電影是『熊的傳說』, 本來主要負責的阿汪和我商量, 希望由我先扮成熊, 製造一個高潮。(可是我覺得以我的身材, 我比較適合當『紅豬』或是『春田花花同學會』的開場吧)。結果人算不如天算, 就快要到時間時, 我正忙著處理 C(6,2) , 聽說她也在忙著排解孩子們的糾紛, 不過比較慘, 因為她們寢有10個孩子, 所以是 C(10,2)。可惜了…

Wa 和 C 說他們看過了, 所以2 個人在寢室玩著釣魚遊戲。另外的 4 個孩子倒是很專心地看電影。這時原本我準備用在寢室時間的東西終於派上用場了 – 200 片的迪士尼拼圖, 奇奇和帝帝兩隻可愛的花栗鼠正露著他們的暴牙向著大家微笑。有事做孩子們就不會覺得無聊, 而且在被引導的活動狀況下, 果然比較能合作不會吵架。我們維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一直到另外4 個孩子回來, 一直到刷牙, 上床, 一直到了開始要入睡之前….

C(6,2) 又開始了….唉~~~

這時就要感謝 Egg 昨天給的建議, 和孩子們用平緩的語調去談明天會有的課程, 也和他們去聊聊他們今天做了什麼事讓你覺得感動(我承認一開始有點難, 因為我平常都比較常教訓別人而不是讚美人)。雖然很想試著講故事, 但是不太敢。似乎我的善意有表達出來, 約莫十點左右, 僅剩下 L 還未睡著, 但是在輕拍他的背大約十分鐘左右後, 他也進入了安靜的狀態。他們睡著的時候, 整個表情都舒解了, 很安詳寧靜的感覺, 都是天使….雖然白天我覺得很無力, 呵呵~~~

今晚老師們的討論過了12點的大關, 一樣的洗澡, 一樣的睡覺, 一樣的在昏黃的燈光下, 嘴裏唸著:『今天星期二, 離星期五還有三天』。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感謝原作者Joky同意轉載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森林小學中, 一個老師的實習體驗 -3 (來吧!!上陣了!!)
◎Joky (2007秋季師培學員,國中教師)
早上的森小有一種朦朧的美, 薄霧瀰漫在空中, 走在其間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彷彿隨時都會從霧中凝出淡淡的影像, 然後一位不惹凡塵的仙女就慢慢地這樣飄過來…
不過刺骨的寒風和腳下的泥沙馬上就讓你會清醒過來 – 別傻了, 快去準備梯隊的工作。

每個老師負責一間寢室(基本上啦), 每間寢室有六個孩子。在梯隊中的老師同時兼顧了教學以及生活老師的角色。在課程及活動部分, 我們負責設計或配合他人的設計進行; 而在日常生活上, 我們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吃飯, 洗澡, 就寢, 誰拿了誰的東西, 哪個孩子被別人排擠, 誰賴在沙坑裏不去上課….至於誰打了誰….放心, 不用我提你也曉得一定會發生, 也一定要處理的。

而小弟負責的是 A 寢室(寢室從 A 到 K), 都是國小二三年級的孩子。之前在電話和家長聯繫時, 都有”順便”和孩子聊聊。有的孩子比較沈默安靜, 聊不到三句話筒就換回家長聽了。也有的孩子會很主動地表示要介紹你昆蟲, 當然還有孩子是直接告訴你: 我要一個人睡一間, 不需要你。不過不管怎麼樣, 等孩子來了以後再說吧。

報到時雖然有準備, 但是當很多的家長和孩子湧入時, 還是覺得有點小混亂。我的六個孩子有五個是家長接送的, 雖然是希望八點半到九點間到達, 並留點時間整理行李。不過到了九點淑美要介紹森小的狗狗時, 還是有兩個孩子在那時才出現。在介紹完狗狗及老師(沒錯, 狗狗比老師重要…:P)後, 接著就是小白和我的『森在何方』 的活動了。

外面下著大雨….

『森在何方』主要是要介紹森小, 未來兩星期中孩子會常去的幾個地方。由半謎題的方式讓孩子去找到該處並畫出來, 小白認真地規劃了幾個地方及設計內容。當初想說有65個孩子, 所以加入7 個老師, 再用三次的活動最後變成九個組。想得很美, 但好像結果完全不是那樣。因為才一開始就有孩子溜了, 沒加入(事後才發現, 其實這次活動是參與度最高的一次, 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還不曉得可以溜:P)。反正最後”好像”有三組完成, 其他的組則是少則一個地方, 多則四五個地方吧!!於是我們把孩子畫在小卡片上的圖貼在黑螞蟻畫的海報上, 就當是結束了第一個活動。不過在下大雨的情況下還有人很認真地完成所有的點, 也真是該感動了。

回到了寢室, 開始了第一項任務: 訂寢室的規定。基本上規定只要六個人都同意就沒太大問題, 也沒什麼強制性(違規則推出午門斬首??), 但就有點像是大家共同認可的生活公約吧!!
進寢室要脫鞋嗎??大部分人都搖頭, 一兩個觀望的牆頭草看狀況也跟著把頭晃了起來 – 好, 本寢室不用脫鞋。
可以在寢室裏吃東西嗎??大家都不同意, 非常好, 迅速地達成共識 – 要吃食物請出本寢室。
那能不能邀請別人來寢室呢??這時出現了一些小爭議, 不過很快就平息, 因為贊成的一方並不是很強勢, 所以我們也不歡迎別人來我們寢室。
事實証明, 越快達成共識的決議 – 是最早被破壞的….哈哈。

接下來分配床位, 其實從過去森小的故事中, 就強調床位最好是大家能討論取得共識, 而盡量不要用『先到先得』的方式。我們寢室有三座床, 每座都有上下舖。本來以為應該每個人都會想睡下舖, 因為不用爬上爬下比較方便。

大錯特錯!!本寢室除了一個覺得沒差而選了下舖, 有五個孩子要選上舖。而且顯然沒有人想退讓。

先在此介紹我的孩子們: 三個試讀生 J, L, C 和三個一般生 Wa, Wu, Y

試讀生和一般生的差別在於: 這個梯隊有兩個目的, 一方面是要提供機會, 以觀察想入森小的孩子是否適合。通常會走到進森小的地步, 一種可能是家庭很有理念, 要讓孩子有開放愉快的學習, 另一種可能是孩子在現實的體制學校中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他無法和體制的規定共存而走上此途。而森小雖然有著自由, 但並不見得也就適合所有的孩子, 試讀的過程可以了解孩子是否能和這個制度及環境融合。至於另一方面, 則是提供像營隊性質的活動, 讓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參與。

好, 回到床位爭奪戰的故事, L 自願睡下舖。Wa, Wu, 及 J 是先到的, 早就各佔了一位子, 先到先得的方式對他們是有利的, 但是生活老師太機車, 不肯鬆口承認這個方式。C 和 Y 則是等著可以佔到床位。最爛但最常聽到的方法是抽籤, 生活老師不願意先說, 也沒人想提, 顯然大家都覺得自己的運氣沒那麼好。反正就談嘛…

在『森小紀事』 的故事中, 幾個孩子談了超過一個小時。我們寢室比較有效率, 十分鐘就搞定了。誰被趕到下舖去了呢??

No one!! Wa 和 Wu 要一起睡, 空出來的床位給 C 和 Y 睡一起。J 一人獨佔上舖(不過好像獨佔才是合理的吧…)。生活老師的反應是 – 不會太擠了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 不會。還有人補上一句: 這樣比較暖。

有些事的確不用搞太久, 因為反正以後都會變….

中午的午飯出了第一個狀況, 是 Y, 他忘了帶碗, 我把我以前買但沒用過的碗給他。至於自己呢??再說吧, 反正餓不死。第二個狀況, 還是 Y, 他非常非常的怕狗, 怕到有碗但不願意去餐廳吃飯, 因為狗狗就在四周巡邏著, 那種怕是已經到了有狗朝著他走過來時, 他就全身僵硬不敢動任何一下的狀況了。沒法子, 只好破例陪著他, 讓他在老師休息室吃飯了。

下午則是社團的介紹時間, 小弟介紹了三款遊戲 – Uno, Frank’s zoo 和吹牛骰, 果然是吸引了一票的孩子。直到有人說要報名我的桌上遊戲社時我才突然想到: 對喔!!怎麼報名??
最後用有史以來最不負責任的社團進行方式: 反正不用加入了啦, 社團有開時要來就來玩。
比較悶的一點是我們寢室中只有 J 來光顧, 其他的孩子全去折紙社了。(哦, L 去了養狗社)

還是飄著雨, 沒什麼詩情畫意的感覺, 唯一想到的是 – 這樣下去怎麼辦。咱A 寢的孩子在寢室關燈玩手電筒, 不, 是死光槍, 被死光照到就掛點了。

然後把我給趕了出來, 還叫我出來前要記得關燈….果然我不太被需要啊~~~

洗澡還好不是什麼大問題, 約十間左右的浴室, 下午四點多就開始有人洗澡, 外面寒風細雨飄著淡淡的霧, 浴室裡則是嘩啦嘩啦地冒著濃濃的霧。因為要吃晚餐再加上夜間還有活動, 小弟也是讓孩子們早早去洗, 每個人都能自己洗是件好事, 而我就遇到了, 嘿嘿…。 唯獨 L 不想理我, 他說他今天不洗…, 算了, 等晚上活動結束後再來處理吧。這時 Wu 在浴室裡則是出了狀況, 喔, 不是被燙傷, 不過也好不到哪裏去 – 熱水用完了!!

寒冷的冬天, 洗澡到一半剩下冷水, 大概連成年人都會罵出幹來, 你就能理解僅二三年級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的感受了。幸好另一間有熱水, 順利地解決, 提供了孩子的需求。

終於到了晚上的活動, 我們早早在六點半開始準備, 每個老師都拿了一些破布披在身上做裝飾, 裝飾得好的像從西亞遠渡而來的美女, 裝飾得不好的,像是在台北車站裡住了兩年沒回家的遊民。但不管如何, 前一天在練的舞步才是重點啊!!派上了用場嗎??

我很想說有, 而且真的很希望有, 但我必須老實地說…沒有, 而且狀況超慘的, 我們的邀舞, 請孩子們一同來跳, 但下場的人大概1/4不到。部分孩子坐在旁邊眼神空洞地看著我們在幹嘛, 有人己經從門口離開回去寢室了(咱們寢的6個孩子全跑光), 但是最糟的還不是不參與的, 有孩子直接以搶你身上的布當做活動的主題, 然後追著跑。阿汪最可憐, 孩子們超喜歡她, 全部都爬到她身上, 活像是一棵被五六隻無尾熊佔領的尤加利樹, 而且樹幹呈現彎曲的狀態。

無尾熊們還想剝下樹皮……這有點難解釋, 請看倌們想像一下情況就好了。

於是, 我們1 個半小時的活動, 最後大概四十多分鐘就結束了。雖然不是我主辦的活動(雖然早上的情況也是一團亂), 但沒能盡到協助的力量, 我承認有點洰喪。

第一天的寢室時間, 是以爭執做開始, 不過可能是他們還賣我一點面子, 所以大部分都能乖乖上床(雖然上床後繼續吵)。床位的分配這時又出現了變化, Wu 和 Wa 起了口角, 所以Wu 就跑去找C 和Y要一起睡, 於是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很詭異的狀況 – 有一張床, 下舖沒人, 上舖擠了三個。在小弟機車地以2個為限制的條件下, Wu 說服了 C, C 到下舖去睡。我看了一下錶, 九點十分, 嗯, 離十點開會還有段時間, 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到了餐廳, 淑美告訴我和另一個伙伴, 上床的時間之所以要有一個小時, 是因為要帶著孩子安穩地入睡……(當然淑美也很耐心地解釋原因及做法, 不過當時我腦袋只有在想: 蝦咪!!我還要在裏面再呆四十分鐘嗎??)

事實上, 的確這個必要性, 因為當我回去的時候, 除了一兩個安穩的入睡外, 玩手電筒的, 吵架的, 還有東摸西摸不知所云的狀況全出來了。靜靜地陪伴每個孩子, 可能也是第一天比較累, 到了九點五十分後, 我的手終於輕輕地從一個孩子的背部離開, 六個全睡著了。

還蠻有成就感的, 這是我第一次哄孩子睡覺…

和伙伴們十點多開始討論明天的課程和孩子的狀況, 加菲(第二次帶營隊)和Egg(有蠻豐富和孩子相處的經驗)分享了剛才帶孩子們就寢的過程。她們都有說故事或和孩子聊, 而且孩子就寢的狀況也很好。看來我要考慮說故事這件事了。

然後孩子 Y 爬了起來, 開始哭著找媽媽, 讓他打了個電話後, 似乎情況好了一點, 但似乎沒解決這個問題, 而到了後來, 我才發現, 原來永遠都有你無能為力的事, 但事情也永遠都會在你想不到的情況轉了個彎, 解決了…。

就一直談, 談到了長針只差一點就要追到已落在數字12的短針時, 會議結束了….
我和我的睡袋有約, 草草地洗了個澡後, 鑽進冰冷的睡袋, 在外面昏黃的燈光下, 意識開始模糊…

原文出自:http://www.peopo.org/puzzles/category/925
感謝原作者Joky同意轉載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任意取用^^     圖案是   請複製這一段語法:

<a href="http://hef1987.pixnet.net/blog"><img src="http://hef.yam.org.tw/image/fs_teacher.gif" width="125" height="125" alt="人本森林小學師培"></a><br />





貼到自己的部落格裡面就可以囉^^


依照下方提供 各部落格張貼貼紙方法 張貼 
【國內各blog張貼貼紙方法】如下:
::Yam樂多日誌::
1.首先登錄,至欄位管理的地方選擇【新增插入欄位】
2.接著於【自由欄位】後面按【追加】按鍵
3.在本文欄位,輸入原始碼
4.按【儲存設定】按鍵,並更新blog網頁即可

::無名小站::
1.首先登入,按自己部落頁面上的【資料夾管理】
2.先【新增資料夾】,幫這個資料夾取個"名稱",再按【連結管理】。
3.點選【新增連結】,在【名稱】欄位輸入原始碼
4.然後再按【確定】即可完成

::Yahoo!奇摩部落格::
1.首先登入,按自己部落頁面上【請選擇功能】的【管理部落格】
2.進入左側【管理自訂欄位】,【自訂欄位名稱】幫這個欄位取個名字(僅可7字)
3.在【自訂欄位內容】欄位輸入原始碼
4.然後再按【儲存】即可完成

.::新浪部落::
1.登錄新浪的部落,在管理後台中的上方點選【欄位管理】
2.於左上方看到【新增欄位】的功能
3.這個欄位的名稱可以自訂,本文請輸入原始碼
4.然後按【確定新增】按鍵,並儲存修改即可完成

::Xuite日誌::
1.登錄後會在管理後台中點選【自由欄位設定】
2.點選右上方【新增欄位】
3.這個欄位的名稱自訂,本文請輸入原始碼
4.按【確認送出】
5.在面板管理的地方,使用版面編排這個功能
6.將剛剛新增的欄位,從右邊【拖拉】到版面上去,並【確認送出】即可完成

感謝森林育部落格提供好方法^^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