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蘭(森小主任)                                                                                               2007年1月
 這學期森小有一個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孩子們很願意大聲地張口唱歌。所以,在音樂課程的教學設計裡,就安排了一些跟歌唱有關的教學內容。
 不過,通常說要唱歌,發了歌詞或歌譜,就開始唱了,還需要什麼特別的設計嗎?

 我想,也提出另一種「通常」,通常,除了少數的孩子能大方地在別人面前演唱,大多數的孩子是會害羞的;所以,希望透過教學設計,讓孩子們逐漸累積:想要唱歌的感覺。

 以下,是連續幾堂課的設計。

 一開始,並沒有就讓孩子們唱,而是讓孩子們—聽別人唱;而且,是聽不同的、差異性比較大的唱法。

 譬如,我找來一些專輯,是不同國家、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人的歌唱。其中,有的只是用人聲,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就能唱出旋律來;也有,同一種旋律,但是,被改編變奏成不同的節奏,或不同的唱的方法;這些專輯包括,國語演唱的專輯、閩南語演唱的專輯、客家話和不同的原住民族演唱的專輯;還有,外語發音的、有故事情節的電影原聲帶。例如,最近放給三年級孩子聽的是《屋頂上的提琴手》。

 我讓孩子們練習用耳朵聽聽看:這位歌者唱歌的心情、想要傳遞的情感是什麼?還有,孩子們喜歡這些人唱的歌嗎?

 最後這個問題,通常會在下課前進行,我會把這一堂課放過的專輯一張一張排出來,讓孩子們指出:哪位歌者,哪張專輯他們比較喜歡的。

 我發現,對於沒有樂器伴奏,就只是「人聲」就能唱出很好聽的旋律節奏,對孩子們是新鮮的經驗;而這也是我希望促成的教學效果,讓孩子們感覺:人聲,就是那麼自然地可以唱出音樂的感覺。

 除了聽不同的人的歌唱之外,還可以進行些什麼,來引起孩子們想要唱歌的感覺?是這個教學設計過程裏,我一直在思考的。

 接下來的課程,孩子們還是當聽眾,聽別人唱,但是,這次唱的歌是「有主題的」,這次授課對象是中年級的孩子,我選擇的是「搖籃曲」,也就是大人,或者是媽媽唱給孩子聽的睡前的催眠曲。

 選搖籃曲為題,是想要讓孩子們感受自己在嬰幼兒時期,是身處在歌唱的環境裡的。認真地去找,台灣本土創作出來的搖籃曲其實很多,不同語言的唱歌的人,不同年代的專輯,只要是跟孩子有關的,都會有搖籃曲。同樣的,在這個教學的最後,還是會問孩子,在他睡前,他最想聽到哪一首催眠曲?

 孩子們的反應有些特別,他們不那麼記得爸媽唱的搖籃曲,對於課程中選放的幾首,也覺得沒有那麼「對味」,怎麼辦?只好請爸媽們為孩子說說「當孩子還是小娃娃時候的故事了」,當然,也請爸媽說故事的同時,也再為孩子們唱唱「搖籃曲」。爸媽親口唱的,也許,會是另一種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甜蜜好滋味!

 進行了這幾次的欣賞課之後,就要開始唱歌了嗎?

 我還計劃進行兩種教學內容:

 一個是開演奏會:並不是真的要孩子們演奏樂器,而是,只是模擬演奏。構想是,找幾張交響樂的演出專輯,讓孩子們聽音樂做動作,譬如,假裝他是拉大提琴的、拉小提琴的,或者是,打鼓的、彈鋼琴的、演唱的(這兒可以強調人身配備的天然樂器)…,讓孩子隨著樂曲的進行做動作,做得愈逼真愈好。

 這個部份是要讓孩子們單純地對旋律節奏能夠抓到「表演」的感覺;教學的過程,可以為孩子們建立一點基本的樂器演奏的常識,例如,練習怎麼做動作、做表情。我希望,可以推孩子們在同班同學以外的人面前表演。

 另外一個唱歌前的教學安排是,前面我們談到,在欣賞別人的演唱時,會放一些電影原聲配樂,我會特別找來以歌唱為主的影片讓孩子們感覺唱歌和人體的肢體動作、情意表達之間的關係。

 一般較常使用做為教材的是:《真善美》、《屋頂上的提琴手》、《孤星淚》這一類的電影,而,這幾年森小的孩子因為畢業生的畢業演出,孩子們也熟悉《悲慘世界》及《鐘樓怪人》,這些現代經典的舞台劇演出,所以,這也是可以考慮取用的教材。

 通常孩子們對於有情節的影片,比較能模擬、投入他們的情感和想像,這也是讓孩子們對「開口唱歌」更有感覺,蠻重要的教學材料。

 經過以上的教學舖陳,讓孩子們有「想要唱」的感覺了,再來兜孩子們唱自己很想唱的歌。


編按: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1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