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哲思與教師工作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史英 (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在飛機上,被空服員認了出來。一位說,你看的那本書很難噢;我解釋說:為了推動反體罰,再復習一下皮亞傑的《兒童道德判斷》;另一位緊接著說:可是小孩不是應該隔一陣子就打一頓嗎?以免他變得…我在空大修過兒童心理學。好啦,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問題了,十個打小孩的人,八個認為自己有理論依據;問題是,他們到底依據了誰的理論?也就是說,到底有誰是主張體罰的?這裡所謂的「誰」,當然不包括類似前述的空服員,而是指可以讓人依據的人,也就是領袖一方學術者。就這個標準而言,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答案是,一個也沒有。那麼,一般人又為什麼常常有那麼一種印象呢?這就讓人懷疑,是我們的某一些「學術的傳播者」—簡稱為學者的,做了某種自以為是的詮釋。如果要把這整個情形說明,包括介紹各個大師的思想與言論(以證明他們並不主張體罰),引述某些「學者」的講義(以證明他們確實做了錯誤的傳播)等等,恐怕需要相當大量的工作,在現實上也並不符合我們的讀者的需要;所以,這篇文字只就某些流行的說法,做一些澄清,同時在文字的澄清中,也順便說明傳播中的玄機。我只希望這篇短(相較於它原本該有的篇幅)文,首先能讓大家覺得有趣,其次,也或多或少有助於和體罰相關的一些思考。

  

一、奇怪的說法 

      最奇怪的一種說法,是這樣的:皮亞傑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發現兒童必須經過「他律」階段,才能發展出「自律」,所以,在小孩小的時候,可以(應該?)給予適度體罰,這才符合他律階段的小孩的需要。「奇怪」之一是,居然把體罰說成是小孩的需要;「需要」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一種心理上「有所要求」的狀態,但無論誰都知道,即使「理智」上同意被體罰(在皮亞傑的研究裡,這是較小的小孩的「正常」反應,詳見後文),小孩絕不會在內心裡「要求」別人體 罰他(除非用了比體罰更為惡劣的手段,例如遺棄,小孩或者要求體罰做為交換)。所以,這個字眼用在這裡,絕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在例如這樣的脈絡下:這孩子還不懂事,所以「需要」打一打才能守規矩。這是人類文字的巧妙之一,明明是成人需要小孩「守規矩」,為了讓小孩守規矩,成人才「需要」打他,但說出口的時候,卻變成小孩的需要!

 

奇怪之二,是這種說法背離常識。做為「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是不可能主張體罰的;這並不「需要」懂得深奧的學理,只要用鼻子聞,應該都可以聞出來:在強調心智結構與其演化發展的學派裡,絕對容不下類似體罰這種事情;體罰,是生理上的剌激;認知,是頭腦裡的事情,而後者之超越前者(或不受前者侷限),恰好就是認知學派最重大的意義。

 

      奇怪之三當然就是,這種兼具前二怪的說法,居然常常出自於學過教育、或修過教育學分之口。

 

二、自律與他律

      然而,皮亞傑(J.Piaget,1896-1980)的研究,確實提到「兒童必須先經過他律的階段,才能發展出自律來」,那麼,所謂的「他律(heteronomy)」,難道不是指的某一種「由成人所施加的約束」嗎?姑不論這個約束,是不是也包括體罰,而所謂「自律(autonomy)」,難道不是真的必須先把「外在約束」內化之後,才能達成嗎?

 

      所以,應該要好好解釋一下這兩個「律」(多數教科書都不曾這樣做)。有趣的是,一旦認真解釋(而不是只從字面得到一種感覺),就會發現,autonomy和heteronomy根本就不是什麼「律」;這兩個字其實並沒有任何「約束」、「規範」的意味在內,它們的意義,只是單純地「自主」和「非自主」而已。

 

      當初不知道是誰做的翻譯?猜想譯者的原意不過是:既然是「外來(即所謂「他」)而非「自發」的,那麼這種外在的力量,對於所指涉的對象,當然有一種「節制規律」的作用;為了順應中文「一詞二字」的習慣,不妨就在「他」之後再加個「律」字。於是,各個英漢詞典上,都是用「他律」來翻譯heteronomy。 但是,幾乎沒有詞典用「自律」來翻譯autonomy,而只譯做「自主」、「自治」(「治」和「律」當然不同);這個理由也很簡單,既然是「自發的」的「自主性」,當然就沒有什麼「律」不「律」的問題:「律」,即約束、規範,當然是從一方施之於另一方,這樣就有了兩方,而不成其為「自」了。

 

      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了解,當教育學者在他們的大作中,為了和「他律」對應,而把「自主」翻譯做「自律」的時候,他們其實偷渡了「心物二元」論,也就是說,他們無形中、甚或是不自覺地、採取了心靈和形體對立的觀點,說是說「自己約束自己」,其實是說自己的心靈約束自己的形體。這和「自主」的原意相差得太遠了,在自主的概念裡,人(形體和心靈的綜合)是自己的主人;有誰聽說過,主人約束主人?

  

三、皮亞傑到底怎麼說?

      但最重要的,還不是以上這些字義的追究,而是:當皮亞傑用到這兩個詞的時候,都是用來描述「兒童的道德判斷(TheMoralJudgmentoftheChild)」(正如他的書名所顯示的),而不是「道德行為」;當他說兒童早年的道德判斷(即是非對錯的價值觀)比較是heteronomous的時候,他的意思只是說:小孩的那些看法,都是從大人那裡聽來的,而沒有經過自己的判斷,也不是自主或自發的(即並非autonomous)。這其中哪有任何一丁點「由他人去約束小孩行為」的意味呢? 以下的文字引自前書第二章「成人約束和道德現實主義(Adult Constraint and Moral Realism)」:「比較兒童的道德判斷和我們所知道的他的道德行為,我們不能不得到這樣的結論:兒童關於責任的感覺最早的形式,主要是heteronomous的形式。」(覺得了嗎?把那個字翻成他律,在這兒是多麼格格不入)「一般而言,heteronomy,如我們所看到的,絕不足以引發心智的改變(指改變成較成熟的自主階段),而約束和自我中心,恰是一對好伙伴。在成人約束中,我們多少也發現到同樣的結果。最後,我們看到合作(相對於約束而言)對於道德自主性,是必要的。」「我們將把這樣一種傾向稱為道德現實主義(moralrealism),即孩童傾向於認為責任和附加於責任的價值判準,都是自足的,而和人心無關,正如它是不必顧慮個體所處的環境而硬加進來的。」(例如幼小孩童認為打破15個杯子比打破1個更壞,而不管前者是無意的,後者是故意的;皮亞傑稱這為「現實主義」,意即只看現實上的物質的後果,而不看內心的動機或所處的環境)

 

     「道德現實主義至少有三個特點:首先,從道德現實主義看來,責任主要是heteronomous的。任何行為,只要是服從某種規則,甚或只是服從某個大人,不管那個大人可能下怎樣的指令,都是好的行為;如果和規則不合,則是壞的行為。……總之,善就等於服從。

 

      其次,道德現實主義要求規則的字面意義,而非其實質精神……在一個孩子的道德正要開始演化的最初那一刻,成人的約束在反方向上製造了一種字面的現實主義…第三,道德現實主義引發了責任是客觀的概念……因為他視規則為字面的,而視善為服從,所以,他不從行為的動機,而只從是否符合既定的規則來判斷。」 關於被翻譯成自律與他律的這兩個詞,在整本著作中,大概也就只有這些了(除了其它零星偶一出現的段落),而這兩個詞竟然並未出現在書後所附的「名詞索引」之中(可見作者並不認為這是他的主要概念)。於是我們可以明白,發明「從他律轉自律」來為體罰辯護的人,其實並未能掌握皮亞傑理論的主要精神。

 

四、皮亞傑論體罰

      現在,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來,皮亞傑從根本上是反對「成人約束」的,更不要說什麼懲罰或體罰,或任何罰了。事實上,他整本著作的主要論點就是,兒童的道德現實主義(也就是教科書上所謂的他律階段),主要是由「成人的約束」和兒童自發的「自我中心」所造成的。意思是說,一般的父母,為了順利養大一個小孩,當然也可能為了自己的方便,總之是不得不給小孩很多規範;但是,兒童在早年無可避免的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而沒有能力判斷一項規範的理由是否合理,結果就是,在道德判斷上(不是行為上)就不得不唯命是從,而沒有自主性。

 

      這一發現的主要意義有三,其一是,不能要求那個年齡的兒童表現出成人所期望的道德(例如友愛兄弟),至於在成人監督或要求之下的符合規則的行為(總是有一些吧),也絕不能稱之為道德,因為不是自發的(在他的定義下,非autonomous就不算道德);其二是,成人的約束越多,越不利於兒童發展出道德;其三是,唯有兒童和他人平等合作的經驗,才能帶來道德發展(他用了很多力氣研究兒童在同儕遊戲中的道德)。

 

      為了強調成人約束的不利,皮亞傑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小孩為例來說明。他說(以下是大意,非原文,見同書第二章第五節「結論」),很少有像他們夫妻這樣給小孩那麼少約束的(這就是為什麼不能提出一般性的觀察報告,而必須以自己的小孩為例的原因),但是,即使是在這麼放任的父母教養之下,仍然可以看到成人約束在小孩身上的效果,即加強了道德現實主義的傾向,而阻礙了自主性道德判斷的發展。

 

      至於體罰呢?皮亞傑不曾直接談到,但在他花了很多力氣批評涂爾幹(E.Durkheim,1858-1917,社會學最重要的理論家之一)的嚴格紀律式的教育主張之後,卻特別強調:「我們應該注意,雖然像這種類型的學校(涂爾幹所主張者)是壓制式的,涂爾幹還是極力反對體罰,而且當他這麼做的時候,表現出他是一個很靈活的心理學家(言外之意是,不再是一個僵硬的社會學家)。」 皮亞傑接著說:「多數原始社會並不知道的體罰,是隨著學校而發展,並在家庭中起了反應的。它是怎樣在學校裡產生的呢?這是『一個一般性原則的一例,這個一般性原則可以描述如下:當兩群文化水平不同的人相遇的時候,有一種感覺就會產生,這種感覺會使那文化較高、或自以為較高的一群人,傾向於對另一群人動粗』。因此,面對學生時,教師很容易就陷入暴力,甚至自大狂:因為『學校在本質上是個君主專制的形式,它容易變成暴政』!」(雙引號是引用涂爾幹的原文)(以上兩段出自同書第四章第三節)

 

五、那麼,行為學派呢?孔孟學說呢?

      說到這裡,相信再也沒有人會打著道德發展的幌子來主張體罰了,但是,一心想要打小孩的人,總還是有其它的「妄想」,妄想之一是「可是行為學派主張利用正負增強的技術,來塑造或改變人的行為,所以,這才是體罰的理論依據」。 我不想再做理論性的探討,又來解釋什麼是「正負增強」,只引述行為主義大師史金納(B.F.Skinner,1904-1990,以「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行為理論聞名)的幾段文字就好:

 

「一個人不會因為受到過懲罰就不以特定的方式行事,他至多是學會了如何逃避懲罰而已。一些逃避方式是適應不良或神經症性的…其他一些逃避方式則包括遠離受罰行為可能發生的場合,或做一些與受罰行為相仿的事情。」懲罰只會引起「機械性美德」,「我們的任務,是要使生活少一些懲罰,這樣就能使人們把原來耗費在逃避懲罰方面的時間和精力解放出來,以便能從事更多的強化性活動。」

 

「除了身體受到限制之外,一個人在懲罰的威脅下,也毫無自由與尊嚴可言。」 「一切控制都是由環境實施的,因此,我們要為之努力的是設計更好的環境,而非更好的人。」(摘自《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中譯《超越自由與尊嚴》,遠流出版社1990年出版)

 

      以上說的都是一般性的懲罰,連一般性的懲罰都反對了,更遑論體罰;所以,和皮亞傑的情況類似,史金納提到體罰的文字也是間接的,他說:「在爭取自由的歷史裡,教育有段長期而羞恥的部分:埃及、希臘和羅馬人都鞭打小孩;在中世紀的雕刻裡,我們看到木匠總是拿著鎚子,而學校教師總是拿著他那一行的工具,也就是教鞭或棍子。直到今天,我們都還不能完全免於此。」(摘自(The free and happy student),New YorkUniversity Education Quarterly,1973,4(2),2-6.中譯刊於《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天下出版社1998年出版)

當行為學派也不可依據的時候,我還聽過有人說:可是,體罰符合吾國固有的孔孟學說啊;這種誤會當然是由於把類似「不打不成器」的民間俗語,等同於傳統思想,又把傳統思想等同學孔孟學說。所以,我們只要再讀一次孔子的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出自論語為政篇),就會想起來,儒家思想最重視的是禮樂的教化,而從根本上反對刑罰的。

 

      至於親子之間的關係呢?孔孟也從來沒有主張過「割肉事親」;相反的,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引伸出來的結果,自然是「父子不責善」(孟子曰:「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出自孟子離婁篇),而且,遇到被父親打的時候,最好是趕快逃走,以免自己受傷而造成父親終身的遺憾(「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出自孔子家語)。這樣,我們可以體會出,在儒家的原初思想中,家庭和親子的關係,遠不是威權壓制式的,相反的,反而更強調相互的尊重與體諒(「小棰則待過」是教兒子忍著,並不是教父母去用小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揭櫫的,不過是一種宗法社會的秩序,但要達到這種秩序,卻不能使用粗暴的手段。

 

      結論最後,我們可以談一下父母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個問題:就算不要體罰,但是,難道一點點處罰(懲罰)都不可以嗎?在「兒童道德判斷」這本書中,皮亞傑提到有兩種懲罰:一種是「抵罪性(expiatory)」的懲罰,這是指當犯錯時(例如不顧大人勸告而打破杯子),小孩就接受一些痛苦為代價(例如被打手心),但這個痛苦的代價,和他所犯的錯誤並無「必然的」關聯(也可以改成打屁股),亦無「物質上」的關聯(手心和杯子本來就不相干),也沒有「因果上」的關聯(並非因為手心欠打,才打破杯子);他之所以被打手心,純粹只是為了抵罪。

另一種,則是「回報性」的懲罰(punishment by reciprocity);是指小孩接受所犯錯誤的直接後果,例如沒有杯子可用,或用他自己的零用錢,或打工錢,再買一個杯子來賠等等,是設法讓事情回到犯錯之前的狀態。(「回報」二字並無報復的意味,或者譯為「返回」更恰當)

 

      不用說,抵罪性的懲罰並無教育的意義,無助於小孩的道德判斷,相反的,由於其因果關係不明,還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小孩只記得大人罰了他,卻忘了為什麼被罰,因而破壞了原本充滿愛與關懷的親子關係;另一方面,也進一步促成對權威的恐懼與服從,因而阻礙自發性道德的發展。這正是連行為學派的史金納都全力反對的懲罰。 至於「回報性的懲罰」,其實只是為了和那些喜愛嚴刑峻法、抵罪懲罰的人辯論而設的名詞;稍稍細想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在一般用語上,所謂回報,以它所指涉的意義而言,根本不能稱之為懲罰。如果再考慮在某些情形下,實際上很難對小孩有所回報(不能讓他沒杯子喝水,或他還小而並無零用錢可賠)的時候,我們往往以闡述事實取代實質的回報,甚至僅僅是改變環境,讓此項錯誤無由發生(例如小孩在場時,把杯子放到安全處所),這麼一來,我們正好就回到正常教養的軌道上來了。

 

      總之,教導小孩要用心思;讓我們用心思來關愛小孩,別再把心思用在為體罰找藉口上了吧!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183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陳雅萍
Q:
人本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的女兒六歲了,我和她約定好,每天放學回家要把鞋子歸位、整理書包,再洗洗手,然而她回家後不是鞋子脫了沒放回鞋櫃就開始拿書包裡的東西,就是東西從書包拿出來放一地沒歸位,又轉身做其他的事。

我試過協助孩子記住處理事情的順序,讓她自己畫下來,貼在門上供查看;也試著不干涉她,讓她用自己的步調去進行,請她再自行核對工作事項表,我再以口頭提醒她未完成的部份。一開始,她興緻高昂地「照表操課」,但約一週後,她又全忘了,東西收很久,且丟三落四,甚至沒完成就去和妹妹玩,變成必須我一個口令她一個動作。我認為這都是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事,也讓孩子可以自主,但為什麼好好講都沒有用,總要口氣嚴厲起來用命令才有用?

 

A:
親愛的媽媽:

「有個凡事可以自動自發做好的孩子,是每位爸媽的夢想…還好,這終究只是夢想,所以爸媽才能夠免於被孩子炒魷魚的擔心。」這雖然只是笑話,卻精準地點出爸媽們好像只能在這些「叮嚀」、「管教」、「提醒」中,找到自己作為父母的價值,拿掉這些,好像就什麼都不是了。父母對孩子的叮嚀、管教、提醒,本是人之常情,但我們可以用更貼近孩子需求的方式呈現。

您用的方法的確是在尊重孩子,乍看起來也很對:先講好作法↓讓孩子參與計劃的訂定↓讓孩子試著自己執行↓媽媽協助確認與提醒。就因為這一切看來很對,媽媽後來的生氣也就「理所當然」囉?其實,這樣的方式對大人比較合適,孩子由於發展尚未完全成熟,還需要多一點的細緻照顧。讓我們試著重新來過一次:


一、先想清楚我們想要孩子做到什麼?一次只要求一件事。

「放學回家要把鞋子歸位、整理書包後洗手」包含了三項要求:「鞋子歸位」、「整理書包」、「洗手」。大人看來好像只是連貫起來的動作,但對孩子來說,他是被一口氣要求做好三件事,我們最好一次選定一件事,讓孩子試著去完成,不但目標明確,也較容易累積孩子的成功經驗。這裡就先以「鞋子歸位」來談。


二、目標導向不是孩子的模式,要先幫助孩子找到動機,在過程中發現樂趣。

所謂的自動自發,應該是讓孩子有個正面的動機想去做某件事,這可能基於孩子自己的需求,或是孩子覺得做這件事是很愉快、有樂趣的,而不是怕爸媽的嘮叨,更不是出於恐懼。

我們先來看看,「鞋子歸位」這件事是出於媽媽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鞋子歸位的好處是:整齊、要再穿鞋時較方便,以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如果他對於穿鞋時要花一點時間找另一隻鞋並不感到困擾,那這件事恐怕就是媽媽對「整齊」或者「不想很麻煩地幫孩子找鞋」的需求了。

雖然如此,媽媽還是可以想辦法讓「鞋子歸位」這件事做起來是開心的。六歲的孩子很容易兜,例如,媽媽可以先問問孩子想不想幫鞋子找個專屬的家?帶孩子設計一個她的鞋子的家,請無論如何都要尊重孩子的創意,儘管媽媽認為是極不順眼的東西,只要沒有什麼傷害性的後果,就不要干涉,它可以是一個有花邊的盒子、鞋子掛上去就有小燈會亮的子、一個小床等,請千萬記住,這是孩子的需求。

如果孩子對於設計鞋子的家不感興趣,那就跟孩子說清楚,鞋子不放好會讓家裡亂亂的,也會影響家人的進出,請孩子協助想個方法讓鞋子的亂不要影響到家人,例如,鞋子不一定得再放回鞋櫃裡(又要開鞋櫃、又要擺好、又要關鞋櫃…孩子覺得太麻煩了),或許就放個鞋盒在旁邊,請孩子將鞋子丟在裡頭便是。

 

無論孩子想不想將鞋子歸位,都先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件事帶來的困擾,雙方再互相協調出一個合適的方案。提醒爸爸媽媽,這樣的「協商」過程不是「讓步」,如果解讀為「讓步」,就不免心有委屈,其實,這種方式反而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人「合作」,而不只是聽任人家擺佈。當然,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時時肯定孩子的進步,並具體讚美,孩子很需要以一些成功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自己的能力感。

爸媽都希望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只要孩子「生理」上的能力夠,就開始訓練他們,但很多事情往往不是孩子生理上有沒有能力做的問題,而是必須讓他們「心理」上了解做這件事的意義(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爸媽一時沒辦法引導孩子找到意義,寧可先將做這件事的時程往後延,也不要因為急於一時,而弄壞了親子關係。

讓我們試著開始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意願、方式與能力,孩子會從這樣的經驗裡感受到被信任,也開始學著信任爸媽,這份信任關係,才是爸媽應該花力氣經營的,也才是父母價值的所在!

 

人本教育基金會敬上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48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重青少年基地:生命教育教案
◎江思妤(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第四週:孩子一面倒的反對動物園

第四週,就是論壇了,經過三個星期開講的洗禮,孩子們一個個義正辭嚴,一面倒的反對動物園,我們也就認真提出贊成動物園的人的主張,和孩子們就保育、教育等議題針鋒相對。


我們說,很多動物在野外沒有辦法生存,只有靠動物園才能復育;孩子們說,那你養活了就該放回去。我們說,大自然被破壞,動物沒有生存的空間,在動物園裡,才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顧;孩子們說,那應該同時去做大自然的復育的工作。我們說,現在人都活動水泥牆裡,只能從電視認識動物,去動物園,他才可以看到、聽到、摸到、聞到;孩子們說,本來一輩都看不到的東西,為什麼一定要看到?我們也只能從電視上看到明星啊,可以叫明星給我們摸摸看嗎?我們說,很多極地動物環境受到人為破壞,認識極地動物,人們才會想保育他們;孩子們說:既然可以在動物園裡養北極熊,那又何必保護北極呢?你不放動物回家,保育他們的家又有什麼意義…

以前,都是我們用盡各種方法,來捍衛我們所以為的、好的價值,像是,人不可以打人。這是第一次,孩子們那麼認真的,捍衛他們所發現的價值—人不可以以一己之私,佔有另一個動物/生命。我們越認真和孩子們對立,就越覺得孩子們高貴。但高貴的情操,也可能只是短暫的激情。於是,我們決定帶孩子們實際走一趟動物園,瞭解動物園實際的運作,以及動物園裡動物生活的真實樣貌。

親身走訪動物園

我們利用了動物社會研究會所研發的《動物福利評鑑手冊》,讓孩子們在參觀動物園的同時,進行評鑑。評鑑的項目,簡單來說就是觀察動物的外表有沒有受傷,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行為,以及動物園提供的環境和標示上所說的動物的習性與需要,一不一致。

下面,是孩子們和大人的記錄:

◆ 有一隻大犀牛,跟大象差不多一樣大的犀牛,自己一個人,住在一個大小約十坪的空間,沒有水,身邊有他自己的糞便,他一直站著,不會移動,偶爾把腳提起來。

◆ 金剛,兩隻,其中一隻坐著,沒多久就嘆氣一次,很明顯的嘆氣,就只是坐著嘆氣…

◆ 棕熊,超大一隻,躲在最裡面的洞裡,來回的走動,不斷的走動,中間有探頭出來一下下,又立刻回去來回走動,這跟在動物頻道看到的棕熊差太多了,牌子上說棕熊會抓鮪魚,動物園卻給棕熊一池錦鯉,不知道棕熊吃不吃錦鯉?

◆ 公獅、母獅、小獅子,各自坐在一方,空間大約二十坪大,我們覺得獅子看起來好可憐,眼睛看起來都是下垂的。身旁的爸爸媽媽卻興奮的叫自己的小孩來看動物,小孩問說:獅子怎麼都不動,所有的爸媽,一致性的回答:因為他們吃飽了在休息啊!

◆ 有一隻食蟹在兩個定點來回快速的走動,旁邊小孩說:媽媽,他怎麼一直這樣走來走去,他是不是瘋了。媽媽說:不是啦,他是因為貼心,想要走來走去給大家看阿!(真是一大謊言啊!)

◆ 有一隻馬來熊一直在類似門的地方來回走動,越走越快。(關心一下,好嗎?)

◆ 高度太低,印度大犀鳥不能飛。

◆ 有點優養化的水池,黑天鵝能游泳嗎?(動物也需要乾淨,好嗎?)

◆ 猴子擅長爬樹,須要爬樹,而樹卻用鐵網圍住。

◆ 牌子上明明寫著不是鴕鳥,遊客的爸爸卻說:你看那隻鴕鳥好肥(沒人告訴孩子那不是鴕鳥嗎?)

◆ 獅子看起來很無奈,金剛在嘆氣,灰狼看不到,企鵝直立站著,棕熊非常無聊。

◆ 在馬來貘這區同時也養了天鵝和兩隻長臂猿,就看到一大家子中,不知道是誰丟出麵包吐司之類的給長臂猿搶食,一邊還開心的大笑,我前方正在拍照的一對遊客,甲:「這裡不是不能餵食嗎?」乙:「你別管這麼多!」這時珮筠已經一個箭步衝上去,對那家庭說:「請你們別丟東西給猴子吃好嗎?」那家庭後來也嬉笑的離開。

◆ 猿猴以及花豹的展示區後面,還有大鐵籠,裡頭也有同樣的動物,但是,是被關在大籠子裡的,猜想它們是輪流被放出來給遊客看,「給遊客看」,好像是叫動物去上班一樣…

◆ 傍晚四點半左右,幾乎後來看到的動物,都會在工作人員進出的門口踱步徘徊不停,在等待食物的樣子,尤其是馬來熊和亞洲虎以及亞洲象最明顯,在動物園的動物已經習慣人類的圈養了,而喪失主動覓食能力。

◆ 每到一個區,孩子就會先去看動物的介紹,然後檢視環境與動物的習性符不符合牌子上頭說的,像是孟加拉虎擅長游泳、跳水,結果小孩看到一小灘水池,就說,怎麼游啊!更不用說跳水!

◆ 有個小孩在長臂猿區看了一下子,就說:長臂猿不是很會在樹上盪來盪去嗎?這些樹他要怎麼盪?(現場大約有四棵矮矮的假樹,攀著一些繩子當樹藤。)這時,有隻長臂猿坐在高高的岩石上望著遠方發呆,有另外一隻像是應觀眾要求般,在那四棵樹間卡卡的盪了一下,每盪一次,就轉頭看觀眾們的反應,感覺真的很像在表演。

◆ 還有孩子很認真的算了一分鐘,然後轉頭對我們說:牠已經這樣一分鐘了,記下來。

◆ 看到那些來回行走的動物,很焦慮的樣子,小孩都受不了,不是很生氣就是沒有辦法再看下去。

◆ 孩子們此起彼落的喊著:好可憐喔!跟周圍此起彼落的「好可愛阿!」相較,真是有夠格格不入。

◆ 雖然有分溫帶動物區、熱帶非洲沙漠區等,但實際走進去,也感受不太出來有溫帶或是熱帶的感覺,不只是在外觀,或是園區的佈置,溫度也感受不太出來。

◆ 我們這組後來也看到蒙古野馬,牌子上寫著全世界剩下的蒙古野馬已經很少,中國和蒙古都已經立法保育,也寫著某個動物園(好像是捷克)人工復育繁殖成功,讓蒙古野馬可以回到蒙古草原裡奔馳,小孩就問我們說,那為什麼這些野馬不讓他們回去,如果也成功的繁殖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回去奔馳?

◆ 看到好多猴子的屁股紅紅爛爛腫腫的,不知道是受傷潰爛,還是自然現象,也很多小孩和家長發現,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 如果說小孩愛動物園,那真的大人也影響很多,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尤其小小孩(幼稚園或是低年級那種),根本也沒認識幾個動物,每到一個展場都是大人比小孩興奮,小孩沒吵著要看,大人也一定會硬是抱他去看,甚至有小孩還蠻怕動物的,我看到好幾個小孩被動物嚇到(可能他們被嚇到的同時也嚇到了動物),倒是大人會在一旁不停的說,你看,這羚羊很漂亮啊!

◆ 小時候,動物園就在兒童樂園旁邊,去動物園就是要去兒童樂園,動物園也是玩樂的一部分。現在,動物園雖然沒有在兒童樂園旁了,設施看起來好像有比較好,比較有設計過的感覺,但依然是充滿了遊樂的氣息,熱鬧的活動,氣球、麥當勞、熱狗、爆米花(我一出捷運看到動物園,就突然有種應該要吃爆米花的感覺。)

◆ 一趟動物園之旅下來,覺得我們這一群人跟其他遊客真是格格不入!

◆ 台北市最大的謊言,就是動物園! 那一天從動物園回來,孩子們一個個累癱了,我猜,並不因為舟車勞頓,而是因為:去看那麼多動物受苦,任誰都會受不了! * 有關動園物議題的相關訊息、或需下載「動物園哺乳類動物福利評鑑手冊」,可參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網站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239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重青少年基地:生命教育教案
◎江思妤(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二○○八年秋天,中國的貓熊確定要在年底送到台灣的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對於要不要接受貓熊,社會上一直有不同的聲音,就保育的立場,有贊成也有反對,就國家意識與外交,也有完全相反的主張。

基地的孩子們在閒聊時,也出現許多不同的意見。有人說貓熊好可愛,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也有人說,貓熊被這樣送來送去,真可憐。雖然孩子們只是直接的說出觀感,但「好可愛」與「真可憐」,這樣的天差地北,其中的矛盾,需要一個看待的方法,讓人可以跳脫自己的感受,對事情有全面性的思考。

幾乎每個人在兒童時期都去過動物園,可是很少人注意到動物在園裡實際生活的狀況。而動物園是否應該存在,過去的爭議不大,但近二十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界對於動物權的熱烈討論,大家才注意到其中的問題。

於是,三重基地決定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在週六開伙時,進行有關人與動物以及動物園的開講,並且實際到動物園進行特別課。


第一週:彙整疑問

第一週開講,由思慧主持,延續貓熊的熱門話題,問孩子們贊不贊成牠們來台灣?

思慧才問完,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發表意見。有人說貓熊很可愛;有人問,貓熊來台灣要不要花錢?有人說,要是我,我才不喜歡被送來送去;也有人說,無尾熊都來了,為什麼貓熊不要來?對時局比較關心的孩子說,這個跟政治有關;還有人說,我們要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
我們看孩子們討論的那麼熱烈,就負責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像是,貓熊來台灣要不要花錢?養二隻貓熊一年需要花多錢?什麼是瀕臨絕種的動物?除了貓熊外,台灣還有哪些瀕臨絕種的動物等等。有意思的是,我們提供越多資訊,孩子們的問題就越多,對於即將來台灣的中國特有瀕臨絕種動物—貓熊,孩子們有許多的好奇與疑問。一方面因為時間有限,另一方面由於許多議題需要更深入的討論,我們先整合孩子們的問題與主張,並且請大家有空時也找人談一談。
這次開講,就在孩子們各式各樣的想法裡結束。


第二週:介紹動物實驗

第二週的開講時間,柏陵把議題拉遠,講幾個動物實驗的故事。

柏陵問孩子,用在人身上的東西,怎麼知道不會傷害人的身體?孩子們很快就發現,因為做過實驗。但不能拿人來實驗啊?孩子們回答,用動物實驗!這時,那些平常會說小動物很可愛的孩子,也露出非常理所當然的表情。於是,我們直接說,化妝品公司很喜歡用小白兔測試化妝品保養品與清潔用品,請孩子們猜為什麼?

孩子們當然猜不到!於是我們仔細敘述小白兔眼睛不會分泌淚液,不會稀釋化學物品,所以,實驗室把要測試的化妝品,直接點在小白兔的眼睛裡,就可以清楚看到化妝品的刺激性。孩子們很快就發現問題,有人說,小白兔不會乖乖被點東西吧?於是,我們又敘述了實驗裝備,包括如何固定住小白兔的頭,如何強迫小白兔張開眼睛等。孩子們聽到後來,面色都非常凝重,忍不住問我們,所有的化妝品、清潔用品(沐浴乳、洗髮精等)都是這樣嗎?

我們趕快補充,有一些化妝品公司,就以不做動物實驗為產品特色,同時,我們也把網路上找到,有動物實驗以及沒有動物實驗的廠商,唸給孩子們聽。

孩子們發現,真的有不做動物實驗的產品,開始急切的詢問自己使用的清潔用品有沒有用動物進行實驗。這次開講,就在此起彼落的詢問聲中結束。


第三週:動物園,也曾展示過人…

第三週,由我跟孩子們談動物園的歷史:自古以來,動物園都是君王們用來彰顯財富的,一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才誕生第一個對人民開放的動物園。動物園裡除了動物外,還曾經展覽過人:在紐約的動物園以及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都曾經把人放在籠子裡,紐約動物園把非洲矮人放在猿猴與黑猩猩之間,以說明人是由猴子演變過來的;而巴黎世界博覽會時,把整個肯亞的部落搬到動物園裡,展示部落的生活。

孩子們聽到動物園裡曾經展示過人,驚訝的程度,不下於知道小白兔的動物實驗。有孩子反應很快,馬上問:如果我們現在取消所有的動物園,那些在動物園的動物怎麼辦?

關於人可不可以收藏、展示其它的生命/動物,這個複雜而深刻的議題,我決定先留給孩子們自己去消化與選擇。

但,已經有人開始試著回應「動物園怎麼辦?」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就補充,動物保護團體對現代動物園的主張—負圈養(越養越少)、收容受傷的野生動物、成為野生動物的中途之家或庇護所。

另外,我們也跟孩子們介紹英國愛丁堡動物園的作法:愛丁堡動物園裡只有一隻大象,是石頭雕的,在石雕象前有一個說明文:「大象是智慧很高的社群動物。在野外,母象跟下一代緊密生活在一起,小公象在成熟期會離開母群,成年公象會在母象發情時,和象群結伴為伍。愛丁堡動物園根本不可能提供那樣的環境條件,因此我們決定不圈養大象。」 ……待續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239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盧玲穎

廢除死刑這個議題,即使在已經廢除死刑的國家,內部還是許多爭議。因為這樣,歐美的中學公民課和大學的法律系,至今仍持續設計各種和死刑爭議相關的課程,期待透過提供學生資訊、引導學生正反思考,讓學生擁有面對與參與爭議議題的能力。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所研發的中學課程。


這是個包含好幾個主題的課程,所謂「主題」,並不完全繞著死刑議題跑,也包含課程中希望培養學生的能力。舉例來說,課程中有一個的主題是:「辯論和批判寫作」。光這個主題,他們就設計了每天五十分鐘、共十天的教案。教師可以按照步驟上滿十天,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其中適當的小單元。

這個主題中,有幾個值得參考的教學手法。

例如課程的開場:提問與介紹背景。一上課,老師就先請學生在筆記本的上方先寫下兩個問題與自己的看法,第一個問題是:你對死刑有什麼看法?第二個則是:你對死刑有什麼疑問?接著,請孩子談一談剛剛寫在筆記本上的東西,藉由這個過程,老師一面向孩子說明接下來要進行的課程,包括認識死刑的演變、瞭解具體的法庭案件,以探索死刑的爭議。

同時,教師會從學生對第二個問題的回應中,整理出幾個主題,例如「正義」「公平」「人性」「處罰的目的」等等,並向學生說明,這幾個主題其實都不像表面上所說的簡單,課程接下來會鼓勵大家深入討論。

密西根大學的設計,是希望透過「學生提問」「教師整理」這兩個步驟,讓學生一開始就感覺到,死刑是個充滿灰色地帶、並且應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的議題。

而這個主題的另一個教學要點,是帶學生從歷史中整理和學習。

這個部分的課堂操作,是將學生分為小組,鼓勵學生連上教師推薦的網站,以及閱讀教師帶來的文獻資料,整理出「死刑演變」的過程。

就在每個小組都整理出了自己的脈絡表之後,老師會請學生們談談,每一次的「演變」,無論是法律條文或是執行死刑方式的改變,都是因為什麼原因所造成?是因為界定「殘忍行為」的定義改變了嗎?是因為發現「死刑對於減低犯罪沒有好處」嗎?還是有更深入的道德議題在背後?

這段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協助學生瞭解結構與行動的關係。畢竟,人類社會及社會制度的改變並非憑空而來,課程設計中也提到,人們對於死刑的看法的改變,和世界的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工業革命後的社會情勢、就和封建社會不同;科學的發展也影響了宗教觀念。這些轉變,都影響了人們對於「懲罰」以及對於「死刑」的看法。因此,唯有回顧重要的歷史發展,學生才有機會脫離抽象及泛道德的思考,這也是這個教案的重要教學步驟。

另外,為了讓孩子能夠透過議題練習寫作,這套課程的倒數第二個小單元,就是讓孩子寫出一篇有頭有尾的文字,其中包括自己對死刑的態度、支持己身態度原因和數據。

不過,課程並不只停留在這邊,在最後,課程還鼓勵老師留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回去思考。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認識這個死刑犯,你會改變對死刑的看法嗎?第二個問題是,被定罪的死刑犯,有多少可能是無辜的?以及最後一個問題,即使立法,我們能夠完全確保未來所有的死刑都經過一個合理、公正的審判和執行程序嗎?這些問題,碰觸到了道德、司法、警察系統等等議題中最複雜的狀況,課程的設計,是希望學生在獲得了許多基本資訊後,再深入探討這些更具體、實際的爭議議題。


* * *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律系製作的中學教案。

這一個教案,將討論死刑的範圍擴大,改問了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為什麼人們懲罰他人?」這個課程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讓學生從各種經驗去探討懲罰的正、反效果,以及法律懲罰系統的成效。另一個,就是讓學生針對死刑的存廢進行討論。

此教案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協助學生深入思考「懲罰」的目的。究竟,人們懲罰他人,是為了報復?為了威嚇?為了讓犯罪者沒辦法再犯罪?還是為了協助改變?以及,這些懲罰,是為了犯錯的人而設計,還是為了其他認為「應該要懲罰他人」的人而設計?
教師會先讓學生欣賞一部描述監獄生活的電影【刺激一九九五】,再提出電影中的對話和電影中受刑人的觀點,供學生討論上面的幾個話題。之後,才讓學生站在討論過「懲罰」的基礎上,進行死刑存廢的辯論。

其實,「廢除死刑」這個議題,和人類對於「懲罰」的態度無法切割。而且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學術研究探討懲罰和死刑的效果。例如,就有研究指出,學校裡的懲罰容易令人畏縮,而更難做出正確的事情;也有研究指出,執行死刑的國家犯罪率並不會減少;另外,世界各國,即使在辦案科技不斷進步以後,仍然常常出現錯誤的死刑判決。而這些證據,都讓這個議題的內涵更加複雜,也更考驗著教育者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取材自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科技研究室研發的「死刑教案」網站,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律系網站中的「為什麼人類懲罰他人?」教案。
*關於台灣的死刑廢止運動,請參考人本教育札記二○○七年十二月號特別企畫—〈廢除死刑:全世界動起來!〉
*關於世界人權的概況,請參考人本教育札記二○○八年十二月號特別企畫—〈世界人權宣言六十週年:走向國際.活出人權〉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236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威羲 / 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執行企畫
人本教育基金會由一群義工和工作人員,組了一個假日生活輔導小組,每個月開大約三到四次的會議討論教案,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下午到新店地方法院,擔任榮譽觀護人的工作,幫大約二十至三十位青少年上課。

來這裡上課的青少年,年齡大約十五歲至十八歲,有的還在上課,有的輟學了,有的常用的字不太會寫,有的高中不知道念了幾所,大多因為偷機車、販賣盜版光碟等原因,被法院裁定接受大約五到十次、每次兩個小時的假日生活輔導。


那個很給面子的小孩
在談這次教案和小孩回饋前,讓我先說一個小孩的故事。

這個小孩,來法院的時間大概有十次以上,他的上課和出席的狀況一直很好,特別是在我們很需要知道小孩的想法,但實在沒有小孩願意回應的時候,如果點名他發表意見,他每每都很給我們面子,適時振奮教案的氛圍。但是,我們的課程為了照顧程度比較落後的小孩,經常會調成比較緩慢的步調,他的回饋總是一邊稱讚課程精彩,一邊抱怨說,我們講得太簡單了,下次請講難一點的題目,講有深度一點的題目。

這個月要去法院前,我們接到他打電話到基金會問,今天是不是我們去上課?因為今天是他最後一次來假日生活輔導,執行完畢,他就結案了,所以他想確定是不是我們上課,如果不是我們上課,他寧可選擇打工。這個小孩的決定,在執行教案前產生一股暖洋洋的電流,直直穿透每個義工。


無所不在的歧視
這個月,教案的主題是歧視。

長期接觸小孩的經驗告訴我們,法院的小孩遠比一般小孩更加敏感與細緻,平常人失去感覺,變得麻木的事情,他們依然保有最真的感受,而情緒也早已被撩撥得波濤洶湧。設計「歧視」這個教案的時候,我們第一優先考慮的就是,避免小孩以前不愉快的經驗,讓他們一聽到這個議題,便先入為主地認定大人又要說教了。

所以,我們決定先不跟小孩談教案的主題是什麼,改用小孩毫不覺察的事件或情境,習以為常的戲謔口語當例子,讓小孩自己覺察,「差異」無所不在。我們相信,讓小孩看清差異,並協助他們整理心情,他們的敏感與細緻一定可以引導他們發展出面對差異的能力與方法。

首先我們搭配今昔對比的圖片,跟小孩談公共空間或家庭空間,以前到現在,體貼不同使用者的個別需求所做的改變。

再來我們談校園內大人與小孩的肢體暴力,因為大人與小孩的階級差異而有不同被對待的結果。我們以二○○六年十二月花蓮中城國小爆發的體罰事件和小孩之間在校園內打架,來當成對比,跟小孩談老師打學生,讓學生和家長身心飽受創傷,不用停職不用被輔導,判了刑期,可以換成四萬元台幣罰金了事;小孩在學校打架卻要被記過、退學、輔導轉學,請小孩想想,為什麼兩者之間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接著我們介紹「台客」。我們先講「台客」的淵源,點破現在大家用這個辭彙時,說的人,本質是帶著輕蔑的態度,聽的人,事實上是有被訕笑的真實情況。面對這種嘲諷,有人主張這是種污辱,必須立刻停止使用,推動社會去污名化;有另外一批人,像搖滾歌手伍佰,認為要用轉化的方式,把揶揄變成自己特有的風格,舉辦台客搖滾嘉年華。

最後我們談,東西方語言不約而同透露了社會對於左撇子的輕視。因為閩南語說左手,是「倒手」,右手則是「正手」;英文中的左邊是left,字根有「衰弱」的意思,右邊是right,就是「正確的」,然而很多左撇子被矯正成右撇子後,不覺得哪裡不好,習以為常地生活著。


寫下被歧視的經驗
四十分鐘過去,只有一開始三個小孩,在課堂小小打了瞌睡,醒來後也加入聽課行列,而且每個小孩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我們說的故事,思索著我們提出來的問題,特別是講到校園體罰和左右手這兩個例子的時候,小孩的表情與反應,顯示他們很在乎也很渴求想知道更多。

這個想明白事理、學習新知的氣氛,再次鼓舞了所有參與授課的義工,對於之後要進行的小組討論,原本沒有把握的我們,在下課休息的言談間也都充滿了信心。

小組討論的時間,依照過去的經驗,小孩比較願意把想法寫下來,直接兜小孩發言,效果好好壞壞情況難以預料。所以,我們在設計教案時,決定先擬定三個問題,依序是:「歧視人的人在想什麼?」「人為什麼要歧視人?」「下次再被歧視,你會怎麼辦?」小孩可以一面填寫問卷,一面整理自己的思緒。

之後再由每個帶組的大人,說一個自己感覺被歧視的故事開始,讓小孩知道,大人也會遇到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因此感覺憤怒、不受尊重。最後,大人再藉由問卷上的資料,和小孩聊他們的經驗和想法。憑藉小孩自己的文字和小孩討論,效果的確很好,每一組小組討論,都有很深刻地回饋。


小孩的發言和回饋
以下是我們整理小孩的發言和回饋:

小孩A:
我覺得我爸爸要求我的事情,他其實也做不到,我以後一定不要變成這樣的大人。而那些歧視人的人,是很需要自我肯定的,所以才看不起別人。當我自己下次被歧視後,我會選擇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並提醒自己不能犯一樣的錯。

小孩B:
我會故意去逗那些功課好、看不起我的同學,因為我更看不起他們。我曾經把一個同學惹到動手打了我,結果老師沒有處罰那位同學,我以前只是生氣,現在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待遇了。

小孩C:
會歧視人的人,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有一天變成他們歧視的對象。

小孩D:
這個教案真正要談的內容是,人如何看待和自己有差異的人,而那些歧視人的人,應該是很自卑的,當他自己下次被歧視後,他會選擇默默無言地離開。

小孩E:
我覺得歧視別人是人性,當我下次被歧視了,我會跟對方講道理。

最令我們覺得感動的,是小孩E說的另一段話:「針對這個教案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但是這個教案讓我想開了很多糾結在我心中的事情。」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5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蕭紫菡
「有一次,我要將食物丟給路邊的一隻狗吃,結果,另一個人要我等一下,她去拿了一個盤子來,把食物裝好,再端給狗吃。那時,我真的感受到,我是在施捨,而她是真正尊重生命的人。」
~黃俐雅
在談論孩子為什麼會虐待動物之時,最常被碰觸到的問題就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人能對另一個生命的痛處失去感受?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生命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呢?五月八日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座談會上,與會者有以下共識:

情緒出口.同理心.存在感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生賴孟泉覺得,我們如果想要改變社會,缺少了三樣東西,他說:「首先是情緒表達,成長過程裡,我們的情緒常被抑制,像是不准男生哭,當我們安慰一個人,總是叫他:『不要哭,不要怕。』以致我們的情緒常常沒有出口。而媒體又常教人以『灑狗血』的方式表達情緒,哭就要哭得呼天搶地,間接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當一個老師生氣,他明明可以直接跟學生說他的感受,但他常用很大的強度去表達,做出不好的示範。」

第二個缺少的,便是同理心的培養。賴孟泉表示,好比當大人看到孩子動手去折金龜子的翅膀時,所能做的可以不只是口頭制止,「大人可以帶孩子一起想像,讓孩子把手背到後面,想像他在走路時,若有人無預警地去動他的身體,是什麼感覺?這些感受是需要訓練的。」

第三,是對存在議題的探討。賴孟泉說:「人要無時無刻去練習面對死亡,才能面對生命。我們常在假設我們不會死的情況下,去面對很多事情,所以,兩岸會不會統一、擁有的財產有多少、考試考幾分…這些外在的問題,往往都比『我為什麼活著』來得重要。當人對死亡失去感受,對生命的意義也就容易失去感受。」
以上三者,都會使我們對生命的感覺流於鈍化。

請尊重的面對生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則表示,學校大人對待動物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對生命的態度,是走向關懷還是鈍化?他以英國為例,他說:「英國的學校在談動物教育時,是不贊成將動物帶進教室的,他們往往以布偶代替,重點是老師在講解時,對待布偶的態度就像對待真的動物一樣。」

朱增宏說,反觀現在許多學校,在課堂裡對待動物、抓流浪狗的方式,都一再告訴孩子們:「這樣是可以的!」而當動物變成與人類無關的「他者」時,「距離,就會造成對生命苦痛的鈍化!」

然而是什麼原因,會讓人進而把動物當成虐待的對象?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從社會階級的面向說,「當我們把生命弄成很多條件、很多分數、很多列表的組合體,那些被排擠到最底層的人看到:『整個社會比我差的,大概就只有動物而已。而當他遇到挫折,社會又沒有提供一個補給站給他時,他就會想虐待、歧視比他更弱的生命。』」

但,社會階層如果是件事實,我們一般人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不要成為壓迫生命的共犯?李茂生說:「當你能確切了解死亡,了解那種痛苦,你很難不去熱愛生命。」他舉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我家的狗『阿弟』在死亡前兩個星期,我看著牠,牠怎麼痛苦,我就怎麼痛苦,牠最後閉上眼睛那一刻,我摸著牠的頭,更了解什麼叫做死亡,什麼叫生命。」

「當你能正視死亡,正視在你面前的每個生命,了解牠的苦悶,理解社會給他的壓力,你就能在這不平等的結構裡多付出一些。」他強調,學校老師不應只是消極放任地面對生命教育,而是,「要透過周遭的生命語言去傳達,什麼叫做尊重。」

帶孩子愛到「點」上 
那麼,究竟該如何將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化為實際的教育作為呢?賴孟泉說︰「有相當多的心理學及科學證明,同理心是需要被培養的,首先,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同理心,只是有時我們太忙,或忘記了。平常路上看到一隻小狗,問問牠的感覺,都可以是同理心培養的一環。」

賴孟泉認為,根本的源頭還是在我們生死教育的內涵究竟為何?他說,「生死教育不應只是談自殺防治,那是基於一種『怕死』的心態,而不是面對生、正視生、同理生。生死教育,應該是帶孩子深入地去探討:到底生命是什麼?怎麼關心生命?什麼叫做關心?」

人本屏東分會副主任黃俐雅說,大人應重新帶孩子理解,什麼叫做對動物的「愛」?她以日前熊貓要不要來台灣的問題為例,她說:「熊貓來台灣,許多大人覺得很好,讓孩子多認識一種動物,而且在提供食物方面也沒有問題。但是,讓牠們在這裡生下下一代,真的是好的嗎?在動物園展示的過程裡,看起來大家好像很愛牠,但也無形剝奪了牠的自然能力,如果不養牠,牠活得下去嗎?我們是不是在以復育為名,實質上在消費牠呢?大人如果能帶孩子思考,如果你是熊貓,為了讓你給別人看,你必須失去自由,你的感受是什麼?我們認為對熊貓的愛,真的有愛到『點』上嗎?」

黃俐雅說,一切的愛,要回到「愛的方式對不對」上頭來看。而當愛的點對了,人自然會成為一個真正有生命、有內在有感受的人,她說:「有一次,我要將食物丟給路邊的一隻狗吃,結果,另一個人要我等一下,她去拿了一個盤子來,把食物裝好,再端給狗吃。那時,我真的感受到,我是在施捨,而她是真正尊重生命的人。」

黃俐雅說,大人應該從日常生活裡,帶孩子多從每個小細節,去體驗每個生命的細緻感受,也去正視、激發自己的每種情緒,因為,「當一個人容易感動時,自然對別的生命,更有感覺。」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9期,此文亦為喚起愛與感覺的生命教育系列座談會第一場之座談會後整理。
◎ 原文轉載自7/29出刊之人本電子報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47036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同僚/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五月初,一次實習老師返校座談會上,一個很有活力與創意的優秀實習老師告訴我,說她不想當老師了。熬了將近一年實習的日子,苦盡甘來,為何不當老師呢?她說老師每天有許多雜務,而且教學有進度壓力很少自主空間,每天只能教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總之:「太忙又太無聊了。」

忙碌,為何還無聊呢?我曾經有一年半的時間,帶領一群國小老師們進行一項創新教學的行動研究。這群老師都是自願參加的,一開始時,很有熱情;只是開學沒多久,她們開會就常遲到,常常抱怨事情太多,無法真正從事創新教學的工作。到底忙什麼呢?我們凡人,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覺,中間總是有許多的事要做,但也確實總不確定自己忙些什麼,不是嗎?為了要當一個清醒的凡人,為了瞭解到底她們有多忙,我建議老師們紀錄每天的活動。

等學期結束,有一位老師真的每天紀錄,透過這份記錄,我們終於看到一個小學老師的忙碌。典型的一天中,一個班級導師固定要做的事情大概有這些:教課、備課、準備學習單、批改作業、處理學生糾紛、答覆學生各種問題、參加教師晨會、指導兒童朝會、指導晨光時間、導師時間、指導健康操時間、指導營養午餐時間、指導午睡時間、指導打掃。此外,還有一些調查表與其他雜務,我隨機選學期當中某一天的紀錄:交新式桌子調查表、交學校日問卷、確認捷運公司戶外教學事宜、交特殊學生調查表、交閱讀問卷、核對學生聯絡網、交學年會議記錄本、開學年會議、交家長代表名單、交領域意願調查表、鼓勵參加鄰近國小主辦千人創意寫生活動。類似這些填表收單的事情,幾乎天天有。

寫記錄的老師回想說,幾乎每次下課離開教室去洗手間回來,桌子上就又堆了一些新的表單要發下或者回收,很難靜心準備教學;剛開學和學期快結束的幾週,情形特別嚴重。這些雜事,讓人忙碌,但是,因為常常不知道表單的作用何在,填了之後,學校通常也不會再讓老師們瞭解整體的意義為何,老師卻得每天向孩子催收,一班三十多人,孩子常常無法同時交,老師得一催再催,讓人煩自己也煩,所以極其無聊。老師們說,教學相關的事,她們都很樂於做,但學校體系卻總有能耐產生這些莫名其妙的雜事,來耗盡老師的時間與體力。所以,能認真把教科書按表操課教完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從事教學創新呢?

但是,仔細想想上面列舉的種種事情,為什麼學校裡非要做這些事不可呢?朝會要指導,晨光要指導,健康操要指導,吃飯要指導,打掃要指導,連午睡也要指導,我們學校系統裡,當老師的是不是指導太多了呢?撇開這些指導孩子的任務,老師們還需要常常被指導,被行政人員指導去參加會議、收發各種表單等等。美好教學相長的時光,就在這些指導來指導去的雜事中消失了。

這讓我想到每回週末時,念小學的女兒總會非常的歡喜,歡喜明天不用到學校,因為她常常覺得學校無聊。想想誰家的孩子不是拿著學費去學校,卻天天巴望放假呢?這不禁讓人好奇,學校如何變得讓老師覺得無聊,而學生也覺得無聊呢?

在大學課堂裡,我總提醒學生要隨時反省自己與環境中習慣性的行為與思想,並要隨時有勇氣去面對任何機構都有的妥協、保守勢力,去進行改革,教育才有可能變得更好。當我也用這樣的想法和一起從事創新行動研究的老師們討論,鼓勵她們去改變不合理的習慣與體制時,她們顯得頗為無奈。不是老師們不知道許多學校教育措施與要求不合理;而是率先對抗體制的人,總會受到體制的反彈壓力,終落得更慘。原來,這年頭老師擔心的已經不是什麼政治迫害,而是「很好啊,妳厲害,有遠見。請妳幫忙嘍!」這種「稱許式迫害」的來臨。最後,出頭的人,總變成事情最多的人,保證比原先因循舊制隨便應付還來得忙碌。老師這樣想,行政人員、校長面對許多的組織慣性作為時,何嘗不是這樣想呢?在這樣因循的組織氛圍中,若不進行重大的組織變革,個別老師除非拋家棄子,日以繼夜工作,否則恐怕是很難在教學上有所突破的。

當我那有創意有活力的優秀實習學生說她不當老師時,我一開始滿失望的,很想講一些「雖千萬人吾往也」的話勸進;但繼而想到學校體制內的種種因循,以及這樣一個充滿希望年輕生命可能的磨損,我一時竟不忍心再開口了。


作者簡介
鄭同僚,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專長為教育政治學、教育行政、與質性研究,曾教授另類教育學、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等課程。由於長年指導實習教師,對於年輕教育者們如何經歷磨練而成為一位獨當一面教師的過程,有最貼近現場的觀察。「準教師之路」專欄,將提供管道給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重新思索我國「師資培育」的歷程。

◎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180期
◎ 原文轉載自8/15發行之人本電子報:http://enews.url.com.tw/education.shtml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8/07/06
壹、調查數據速覽
詳細請參照教學正常化問卷結果分析—體罰、髮禁。以下為速覽。
一、31.33%的國中生曾遭體罰。對照2007年的59%、2005年的69.9%,今年的比率降低了。但立法的功效竟然只有兩成多,令人失望。

二、以學校為單位來看,71.62%的國中校園有體罰。

三、輿論宣導奏效,有九成國中學生知道體罰是違法的。

四、各縣市的國中生被體罰率都是下降的,只有台中市上升,由41.03%升為43.33%。因為在誤差範圍內,也可以說台中市是維持平盤,但相對於其他縣市明顯的降幅,台中市明顯不夠努力。

五、70.13%的國中生表示學校會檢查頭髮。若以學校為單位來檢視,則九成學校會檢查頭髮。

六、被檢查頭髮的學生中,有55.12%表示,會被強迫修剪頭髮;而有40.80%表示會被記警告。

七、本次問卷同時問及學生所知的老師校外補習情形,計有8.3%的國中生表示,她們的老師在外補習。



貳、身體髮膚 不可傷害
一、教育基本法第八條明定: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

二、立法後,體罰率確實有下降,即使還有三成國中生被體罰(二十九萬三千名國中生),我們仍肯定教育界下降體罰率的努力。但是,從學校與教育局處處理體罰申訴的態度看來(附件一),未來能不能持續下降則令人擔憂。我們的校園向來有「避風頭文化」,等風頭過去,如果沒什麼人在執法,果然徒法不足以自行,那就連樣子也可以不用做了。

三、我們之所以有這種擔憂,除了體罰實例不斷出現,常態編班的調查數據(附件二)也讓我們意識到,假使教育人員的價值體系沒有改變,專業能力沒有提升,違法的處分懲戒沒有落實,那麼學校還是會不斷走「高壓管理」與「分數至上」的舊路子,辦不出適應創新時代的新教育。

四、又譬如髮禁問題。依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自是應受保障。但教育界好像不認識何為學生身體自主權,又或者說不肯承認學生也是個完整的人,也享有身體自主權,對於將學生直接押去理髮廳甚或直接動手剪學生頭髮,皆毫不以為意(附件三)。表面上說『為你好』,其實更像是『為我們學校升學率好,請你交出你的自主權』。這不得不讓人聯想部分學校處理學生受性騷擾性侵犯的態度,並不真正在意學生所受的委屈,而寧可為了所謂校譽或校長辦校成績,隱匿不通報,犧牲學生的權益。

五、再說髮禁問題。2005年教育部再度行文,通令不得將髮式管理纳入學生輔導管教及校規規定範圍(附件四),一時間校園譁然,似乎失去了剪刀,就失去了控制學生的利器(實在是因為學校習慣控制,不習慣教育)。有學校委屈先低頭避風頭(附件五 燙手的山芋),但很快地,就有主任在台上說『你們不要太得意,不要相信報上說的,我們學校的管理還是不會變』..。上學期更有教官公開說『你們要趕快習慣,下學期就不可能再放鬆了,一定會跟現在檢查的標準不一樣了,你們要趕快調回來』這樣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就因為換了教育部長,就可以恢復老時光恢復髮禁?!

六、台灣要站上世界舞台,擠身文明國家之列,對學生人權的保障,就不能因教育人員的專業、能力或見識不足,而降低標準甚至忽視。若有一批人不懂得用專業的方式教育學生,不是要求其提升、協助其提升,就是換另一批有能力的人。通常如果這家麵攤太鹹、太油、不好吃,人們不是提出抗議要求改善就是換一家好吃的不鹹的吃,總沒有人應該因為麵攤既然存在,只好維持他的存在,所以我們天天還是吃他,不只忍受著難吃,還準備著得高血壓心臟病!身體的健康要優先於麵攤的生存;學生的權益難道不也是要優先考量。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不是為了創造就業機會而存在的,教育的目的是協助學生追求自我實現,而不是為滿足某些成人的控制慾,國家有責任讓學校裡只留下能維護學生權益又能辦好教育的人員。



參、我們的訴求
一、教育單位應透過各種方式,使體罰率在年底前降到零。
二、教育單位應透過各種方式,使髮禁徹底消失。
三、教育單位應透過各種方式,查辦補習老師。
四、本會將繼需接受相關申訴,敬請學生、家長、教師來電。


附件
一、學校面對體罰的基本模式案例摘要說明
二、常態編班的調查數據
三、學校面對髮禁的基本模式案例摘要說明
四、教育部禁止髮式規範的三份公文
五、校方認為學生髮式是燙手山芋的一封信
六、憤怒的家長對學校髮禁表示抗議的來信
七、體罰影片背景說明和三個學校『規勸』髮式的錄音逐字稿

原文出自人本教育基金會網站: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46.html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8/06/26
壹、關於『國中教學正常化』問卷調查
在前次『多本的真相』記者會新聞稿中,曾提及這次問卷調查之緣由(請參附件一)。這次記者會中,我們將就『各項輔導課、晚自習』『週末到校上課』『在學校的時間』『學校有分好壞班嗎』等項目進行結果分析。( 詳情參『為學生爭取三八制—2008年校園教學正常化問卷結果分析)

為了讓各位參酌方便,我們將幾個相關資訊簡要羅列於此:
一、各縣市都訂定『學生課後輔導及寒暑假學藝活動實施要點』做為學校進行之依據。(請參附件二)

二、關於課後輔導,也就是俗稱的第八節,大致都會規定:1.不得強迫 2.不得上新進度 3.屬補救教學 4.一天不得超過一小時。

三、寒暑假學藝活動,也就是俗稱寒暑假輔導,大致規定都有:1.不得強迫 2.須是多元的活動 3.不得上新進度 4.不得做為升學準備之用。

四、大部分縣市並未將晚自習(留校自習)列入實施要點。基本上晚自習在形式上由學生與家長自發自主,學校只是借場地。

五、週末到校上課,目前尚未有任何法規命令做為實施依據。

另外,在這份問卷中問及學校有無分好壞班。這是由學生判定,也就是提供學生在現場的目睹。以及,在學生心目中,有沒有被分類。部分學校可能會認為學生誤將能力分組,視為能力分班。我們保留這個可能性。但真正的能力分組,並不能稱之為一個“班”,除非這個能力分組的每一科,都是同一群人在同一組,這樣,就比較容易被誤會成『是一個班』,但這是否為誤會,倒也可以再保留另一種可能性。至於我們訪查的學校違反編班的實際狀況還需教育局提出報告說明。雖然可預料報告的可能狀況,但教育局終究要面對學生家長心中的實情。本會一再接到家長學生申訴,未來,我們將函請監察院調查各縣市常態編班落實情況。

詳細調查數字請見『為學生爭取三八制—2008年校園教學正常化問卷結果分析』。


貳、為學生爭取三八制
一、不在乎多元學習,失去均衡空間
50.10%的國中生表示學校有分好壞班、AB班、升學班、加強班。(結果分析p.3), 全國有13.33%的學生由考科老師上藝術、體育課。(結果分析p.6) ;有60.36%的學生,他們的藝術課與體育課曾被考科借去上課或考試(結果分析p.6)

在加強升學、升學率為優先的思維,正常學習、多元學習的空間一再被限縮。在學習過程中,接觸不同思維模式,接觸不同面向的知識,試著認識差異,從各個角度認識世界…等都是重要的事情。這些影響比拼上第一志願深厚的多,但,卻常被犧牲。

二、額外的上課時間,失去活力青春
82.27%的國中生上第八節課後輔導。而其中有68.79%的學生表示他們是全班都參加了第八節課後輔導(結果分析p.7),八成學生的第八節是在上新進度。

16.19%的國中生參加晚自習(結果分析p.10); 21%學生週末仍須到校上課(結果分析p.12)。在星期六早上七點半之前,全國有1/10的國中生,已經到學校了,那可是九萬多人阿。全國的七年級生中,有1/10週末要到校上課。真是剛進了青春,又失了青春。

有五個縣市,學生週末到校上課的比例,超過五成的縣市(結果分析p.14)分別是雲林縣(80.56%)、嘉義市(61.11%)、嘉義縣(51.56%)。

還有寒暑假呢。也是要上新進度。70.06%的學生表示學校寒暑假輔導課會上新進度。(結果分析p.15)

青春期是人生命歷程裡,面臨劇烈變化的階段。除了生理,大腦認知發展也是,不但快速變化,更是要邁向成熟。他所需要去闖的世界,比教室、比圍牆內的學校,都大多了。這個時候的孩子,不但需要身體的活動,也需要更豐富的心智活動。這時如果只是將孩子禁錮在升學的準備裡,很可能就壓抑了主動出擊與學習的青春,失去了早一點邁向成熟的機會,因為他的腦除了練習升學考試,沒有夠多夠豐富的『別的』。


三、過勞的工作時間,失去生命力
早上七點之前,全國有一半,50.32%,的國中生已經到學校了;然而可以在正規課程結束,就正常放學(以16:30之前計)的學生,只有16.81%。(結果分析p.17)

全國只有9.42%的國中生一天在校時間是九小時以下;有51.99%的國中生一天在校時間在九小時到十小時之間;有37.33%的國中生一天在校時間超過十小時;6.43%的國中生一天在校時間超過十二小時;台灣的國中生平均一天在校時數是10.13小時。連剛升國中的七年級生中,一天在校時間超過十小時的也有31.44%。(結果分析p.18)

我們的孩子每週在校工時超過45小時的比例高達81.78%(結果分析p.21)。這當中還有人達到68.25小時/週;62.75小時/週……一如表列

分類

 在校(含平常上課)工時

 比例

全國學生人數

第八節+晚自習+週六+週日

  68.25小時

 1.75%

  16,584

第八節+晚自習+週六

 62.75小時

 5.51%

 52,217

第八節+晚自習

  56.25小時

 8.09%

 76,668

第八節+週六

  51.5小時

 10.05%

 95,242

 第八節+週末(週六或週日任一天)

 50.5小時

 12.49%

 118,366

第八節

  45小時

 53.94%

 511,183

這樣拼,到底會拼到什麼?台灣是全世界青少年睡眠時間最短的國家,如果這是一個焦躁的島嶼,那也難免。

為學生爭取三八制
一八八四年,美國工人因為工作時間過長、長期被資本家剝削,他們起而要求三八制--要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八小時,而在一八八六年終於成功。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三八制對一個工人來說,只不過是最基本的生活尊嚴,現在勞工條件的思維早已不限於此。

我們的孩子也需要三八制。八小時上學、八小時睡覺、八小時自己的時間。在上學的時間裡,正常學習,不成為升學的工具。在睡覺的時間裡,安心睡飽,不需要趕去早自習被考試。在自己的時間裡,去活動,去玩,去與家人相處,去好好思考,去多多涉獵,去………。

讓孩子更健康一點,學習更正常一點,成就更紮實一點,生命更豐富一點,更為自己負責一點。如此,大人也更自在與理智一點。

參、我們的訴求與行動
一、推動修法,明確保障國中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
二、各縣市教育局處應公開說明編班情形,並確實懲處違法之校長。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8/06/22
壹、關於『國中教學正常化』問卷調查
好一陣子以來,一股『要走回頭路』的力量讓人擔憂,現在看來,恐怕將加倍劇烈,加速回頭。
就拿一綱一本共辦基測的爭議來說。鄭瑞城部長從上任前的『當然是一綱多本』,到上任後的『台北市是一綱多本選一本』,到放出『可以研究區域選書配合考區』…從頭至尾彷彿是台北市正在『教育』教育部,只要一溝通,教育部就再讓一點。

瞭不瞭解教育的現場事小,但價值的退讓,這事就大啦!是站在升學的價值,還是站在教育的價值;是站在保住學生的價值,還是站在保住什麼的價值。

但我們無法信任目前的政府將會把價值放在哪裡?

一綱一本共辦基測的基本邏輯是在搞升學,明顯的證據就是主張的人都只能說『這樣考試範圍比較明確』。至於其他有什麼好,就再也沒有其他了。搞升學的政策,卻說可以減輕升學壓力?我們實在很難看到減輕的可能性。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在明星高中名額有限的狀況下,競爭壓力必然是還在的,但竟還要準備兩種考試(北北基、全國基),兩種『範圍』,這災難大了!

而這個政策也不可能解決國中壓力的實質來源,也就是這一次問卷調查中所呈現的情形。但卻再度強調『升學』以及『升學』還有『升學』。其背後邏輯還包括:為了拼升學,學校完全可以讓渡教育專業,就算想要使用的書不同,為了升學的統一考試,也要讓渡。

這也是我們批評他們是『走回頭路』的原因。說完整了,就是搞升學主義的回頭路。這一回頭不只是課本,曾經有過的小小的教育進步的火苗,都將熄滅。

事實上,我們對教育改革的期待與要求,很卑微。也只是期待台灣的教育與教學可以正常一點。不要一直考試,不要一直打人,不要一直將小孩分類,不要把學生變成升學的機器。就是,正常一點,就好了。

從連戰行政院長時代弄了教改會,我們就願意相信政府有誠意要改變教育環境。然而一路以來,有的政府是假改革,有的政府只會改形式。即使2000-2008年的民進黨政府願意宣揚進步的教育政策,也通過相關的重大法案,然而,沒有在實務上貫徹到底,其結果就是失敗的改革。而我們的教育,還是不正常。

至於現在的政府,我們卻常看到的都是讓步。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不改革師資以及師資培育系統,而可以改革教育的;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改革,可以只改升學方式,不改認知價值,而可以成功的;沒有一個教育改革,可以只叫學生改讀新的課本,不叫老師改變教學方法,還可以進行的。沒有一個改革,可以不去面對過去的弊端;沒有一個教育改革,可以不談教育。

我們難免會急,學生與教育不能再等。我們想,這一切,都得要從正視『校園裡發生了什麼事』開始。所以我們進行了『國中教學正常化』問卷調查。希望提供社會再一次檢視的機會。

貳、問卷的題目與本次記者會的項目
問卷題目請見附件一(WORD檔,需下載)。

這一場記者會我們公佈的是學校裡使用參考書測驗卷以及早自習考試的情形。詳細數字請見『問卷結果分析』。

參、多本的真相
很多人的學校記憶裡有“躲督學”。就是督學來校查訪時,要把參考書藏起來,而通常,在督學來的前一天,學校就會通知學生該藏了。據說有些學校還有暗號,假使學校廣播『劉主任請到福利社』,學生們就知道該把參考書收起來了。 現在“躲督學”已經沒在聽說了,倒不是沒有參考書了,參考書測驗卷其實很普遍,只是,不用躲了。

參考書、測驗卷一直是教學是否正常的指標。參考書的撰寫與設計,不是為了傳遞知識,而是為了輔佐升學。測驗卷當然也是。而正常的教學與教育,是要傳遞知識、啟發思想,不是在搞升學。

教育部在民國七十八年頒布『加強輔導中小學正常教育實施要點』裡頭就明列『五、中小學應依照課程標準及教師專長排課,按照日課表上課及各科教學目標辦理學生成績考查;不得採用或推銷坊間出版專為應付升學考試之各種參考書及測驗紙;』。這一次我們發文詢問各縣市教育局處關於教師使用參考書與測驗卷的態度,大部分的縣市態度為不能使用參考書測驗卷(附件二附件七),即使有的回應似乎不對題,但大體都是依循正常教育的方向回文。

但是,從我們的調查數據可以明顯看出來,現場完全不是這樣。(詳細數字請見調查報告)

一、有六成九的國中生表示,老師會使用參考書上課;而 九成七的學校裡有使用參考書上課。
二、所有國中都有買測驗卷的班級;所有的國中都有老師使用測驗卷考試。
三、三成的國中生每一科都買了測驗卷,換算成學生人數(全國國中生人數為947,690),就是二十八萬四千名國中生每一科都買了測驗卷。有一成的學生在這學期買了超過十本的測驗卷,換算成學生人數,就是九萬四千名國中生的測驗卷是超過十本的。
四、八成六的國中生表示,老師會用測驗卷考試。
五、九成五的國中生在早自習考過試,更有三成三的國中生天天早自習都在考試。
六、即使是在報端宣佈過早自習不可以考試的台北市,仍有九成八的台北市學生在早自習考過試,而有三成二的台北市學生早自習天天在考試。至於百分之ㄧ百學生在早自習考過試的縣市則為彰化縣跟嘉義市。

就算是猜得到的情形,看到數據時還是會令人觸目驚心。學生手上是否有很多本教科書,我們不確定,現在倒是確定了,學生買了很多本參考書與測驗卷。(附件五

幾十年來,這些現象都在,而且形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地下』文化,這些事情可都是違反規定的,所以一起違規的人就是命運共同體,而企圖遵守規定的人,就是反叛份子,他將被視為可能出賣違規集團的嫌疑犯。在這樣扭曲的校園文化裡,守法的人,反倒都要很低調,否則就會很倒楣。基本上,是一個鼓勵違規的工作環境。

每一個進到校園的人,師或生,都必須讓自己扭曲起來,以便『適應』校園。所有的政策進到這裡,不免也都扭曲了起來。假使想要『匡正』這些文化,他就認為你在歪曲他。他向左歪時,你為了弄正他,將他拉向右,他就以為你在『右歪』他,於是他便怪你歪了他。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已經不記得自己是站歪的了,還以為自己正得很。於是你要使他站得正正直直時,一整個命運共同體就一起抵抗你。

這是所以法律規章、政策命令必須嚴正面對的問題。否則無法真正落實。因為我們首先必須使校園知道—你們歪了,歪的厲害呢,而且就是歪在這些地方。

肆、我們的訴求
一、各縣市教育局處必須協同該縣市教師會將『不使用參考書測驗卷』『不在早自習考試』列入教師聘約裡,如有違約教師,應解聘,如有縱容違規之校長,應離開校長職位(附件三)。

二、教育部與各縣市教育局處必須協助教師發展教學專業能力,並使其認識教育正常化之內容與緣由。也就是教育行政單位還需重申教育正常化之政策。

三、各師資培育系統應將教育正常化之內容、精神、論理、實踐方法列入培育內容。同時,應設檢視評鑑機制,確認培育成效。

四、各縣市教育局應立刻查察該縣市學校違規狀況,經查屬實者,應依現行法令處份。

伍、我們的行動
本會將組教育正常化觀察團,敬邀學生及家長加入,共同發揮公民監督力量,為我們的教育以及台灣的未來而努力。


附件資料一覽:
附件:問卷分析結果
附件一:問卷題目
附件二:各縣市政府回覆關於該縣市學校使用測驗卷情況
附件三:國中小教師聘約範本(提案)說明
附件四:臺北市國民中學成績評量辦法
附件五:學校購買測驗卷訂購證明
附件六:加強輔導中小學正常教育實施要點
附件七:人本發函至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詢問關於使用測驗卷的政策
附件八:記者會採訪通知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羅裕虹/2005年教師營小組長
 教師營開辦以來,課程重點除了有講師授課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也更能讓「新鮮」教師運用於教學的是—小組討論。
 四天三夜的課程,至少有四次小組討論,每次至少一小時,最長,幾乎是通宵達旦。耗這麼長的時間,於教學有什麼助益?
 小組成員從十一、二人,到近二十人,成員來自全國各地,有準備要開始實習的實習老師、有師院的在校生、也有工作幾年之後再考進教育學程,希望有一天能從事教學工作的人、也有教了十幾年書的教師、還有安親班的負責人,偶而,還有家庭主婦。這樣的組合,如何進行教學法的討論?
 
 初次參加教師營的教師們,不論新舊,都會在營隊開始前一星期收到幾則作業題,教師們對於這個早就成為過去、已經遺忘的「作業」,反應的是:「沒想到參加研習還有作業要做?!」 

 首先,大家共同的普遍反應是:怎麼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這些不就是生活裏常見的嗎?不過,他們並不排斥這個「新鮮」作業,許多人用心寫了,並且,感受到寫作業新鮮、全新的體驗。

 其中有個作業叫「尋找孩子的迷思」,給學員一些題目,請學員設想學生會有怎樣的想法,旨在幫助我們瞭解學生「樸素」的心智,例如,對「密封的冰飲料罐外圍卻有水珠」這樣的現象,學員就要提出小孩或青少年可能有的想法或懷疑,要設想當自己是小孩或青少年時,會怎樣想像這種現象而不是被教導的答案。這一題我們是當成例子提供給學員瞭解這個作業的作法,所以也同時提供了一種「答法」(如附錄),重點是,這些作業讓大家有機會再當一次小孩,找回許久未曾重溫的樸素心智!

 作業在營隊的第一天報到時,交到帶討論的小組長手上,當天下午的小組活動,就進行各題的作業討論。來自不同背景、於教學有各種不同經驗的小組成員,因為一星期以來「寫作業」的思考,在小組活動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作業的題目包含了完全不同的科目,有國語、公民、物理、數學、甚至英文,這些完全不同的領域,在學有專精但不同領域的老師們當中,不但不是障礙,而且是一種對話的機會,不同領域的對話,更能激盪出奇特的想法,而這些奇特的想法,很可能就是教學現場學生們會有的疑問。

 老師們開始談論自己的各種看法與猜想,因為有具體的材料,就有了對話的基礎,可以有談話的焦點。不同的領域也可以對談,分科培養的老師,正好提供對談時不同的想像,因為是「外行」,反而可以問出非常基本的問題,讓大家重頭來探究這些知識根本的學問。

 可以這麼說,整個討論的過程,是「很有童心」的討論,處處在揣摩小孩的心靈,自己的好奇心也被誘發了。作業討論之後,由小組成員一起創作,完成一個課程教案並且向全體學員報告。

 整個討論過程是激發最多成長的時刻,可以說整個研習的重點就在於這些討論。

 一位熱情的資深老師說:「沒想到做一個作業,竟然寫了好幾頁,好像重新回到大學時代,熬夜寫報告的感覺。來營隊裏,無論上課或討論,頭腦一直動,都不能休息,很累,但很充實。」

 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小學老師,她說:「教書十五年,沒有過這樣的感覺,討論、進修可以這麼好玩、又充實。」

 看到老師們研習得如此高興,我們也覺得很興奮,任何經過用心安排的課程,無論是給大人上的或是給小孩上的,都應該能使教與學雙方都有好的激盪吧!


附錄
小組討論—尋找孩子的迷思—教學篇
 幾百年前,教皇與許多歐洲學者都不相信地球在轉動。所有人都想不通,如果地球會轉動,這麼大個地球,一天一圈轉起來當然很快,為什麼頭頂沒有大風呼呼吹過?

 就像古早祖先一樣,孩子純樸的心智,對世界有純真的認定,教育者就需要理解這純真心靈怎麼猜想世界,教學上才能恰恰好的引起他疑惑與好奇:「世界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呢?」因此,我們安排了:

作業:設想學生會有怎樣的想法—了解「樸素」的心智

要請你就下列的問題,提出小孩或青少年可能有的(但不是被教的)想法、解說、與懷疑(不必是正確的,也不必是錯誤的),以及內心的感受。你可以先設定某一個年齡的孩子為對象以他的角度去猜想。

例一:「密封的冰飲料罐外圍卻有水珠」
◎假想對象:國小中低年級。
◎孩子會有的想法或感覺:
一、飲料罐裡的飲料跑出來了。(直觀感受的孩子) 二、飲料罐在流汗。(擬人化時期的孩子)
三、它黏住冰箱裡的水。(已經會思考飲料罐所在環境的孩子)

以下四個子題請您也來試試看:
姓名:

題目一、鉛筆橫於左右兩手食指之間,而尖頭那一端指肉凹陷較深。
◎假想對象:
◎孩子會有的各種想法或感覺:

題目二、「我的新書包不僅是紅的,而且很大。」看見這個「不僅…而且」的句子時。
◎假想對象:
◎孩子會有的各種想法或感覺:

題目三、「5-(-3)=8」看見這個算式時。
◎假想對象:
◎孩子會有的各種想法或感覺:

題目四、法官的工作性質。
◎假想對象:
◎孩子會有的各種想法或感覺:

註: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195期(2005年9月號)
註2:2008年正面管教教師研習營網址:http://www.hef.org.tw/edu/teacher.html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台北市現職國中張老師
學生作弊,特別是集體作弊,是我教學中遇到的很棘手的問題,究竟是嚴刑竣罰有效?還是循循善誘才能導之以正?當我在史英老師主持的工作坊中提出來,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讓我自己獲益匪淺。

事實上,我已經在班上進行過為什麼不能作弊的談話。我用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理由:對別人不公平、等到基測就不能作弊了等。但看學生的表情,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們沒有被我說服。到底要怎樣才能說服他們呢?

史英老師其實沒有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他只是幫我分析我用來說服同學的道理究竟有沒有道理,但這些分析都是我從來沒有聽過也沒有想過的!「『作弊會被記過』,其實是語帶威脅的教訓,而且一旦被記過,小孩會覺得已付出了代價,就不需要省思『不能作弊』背後的道理」;「『下次不再作弊,這次就原諒你』,其實是利誘小孩,一如『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用獎品換來的誠實不是真的誠實。」尤其是這一句:「這些說法只會讓大人失去真正講道理的機會」給我很大的衝擊。

這次工作坊討論過後,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於是回到班上,我又針對作弊這件事情跟學生們再談一次。

這次我開門見山地請學生告訴我,他們聽過哪些不能作弊的理由,然後一條一條地列在黑板上。一如以往,起初我說話時還是很多學生在寫自習、做自己的事,並不理會我。當我把「會被記過」等說法一個個列在黑板上,並一一跟學生說明「作弊會被記過」只是語帶威脅的教訓的時候,整個班級的氣氛竟慢慢變得非常專心在聽我說話,我感覺得出來,他們一方面心想:「這個傢伙來真的了」,另方面也很想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

接下來其實只是簡單的幾句話。我說:「真正不能作弊的原因是對自己的價值、對自己標準的設定,人一旦看重了自己的價值,才不願意作弊。」這次,學生的表情讓我感受到「他們感受到了」。雖然他們沒有給我什麼明確的回應或是承諾,我也沒有逼他們發誓,不過,我知道這番話不會是聽過就忘了的,「它」是一個有價值的東西。

我的班上從那之後到現在,沒有任何作弊的事,而我也相信他們不會再作弊了。

原文出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46590
正面管教教師營相關訊息網址:http://www.hef.org.tw/edu/teacher.html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學習善待生命-從小孩虐待動物的新聞談起
◎人本教育基金會 蕭紫菡撰文 2008.06.10
四月份,高雄市翠屏國中兩名學生,將酒精膏塗在一隻小白狗身上,狗因受不了火燒疼痛,衝到大馬路上,被車撞上,送醫五天後死於醫院。事件發生後,該校校門口前湧入大批抗議人士與團體,有人還將兩名國中生的照片貼在網路上,表示應該燒死這兩名國中生,吐他們口水。

「我們完全能了解人們的憤怒,因為只要看到小白狗的死狀,沒有人會覺得牠不痛!這裡頭夾雜了很多情緒與怒氣…」 人本執行長馮喬蘭表示:「但,我們很希望能尋求一種突破憤怒的方式,讓孩子更懂得看待生命,也讓大人更理解這些孩子背後的想法。」

於是,人本教育基金會針對此事舉辦了「和孩子一起學習善待生命--從小孩虐待動物的新聞談起 」座談會,會中邀請了台大法律系李茂生教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執行長、台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賴孟泉醫師,以及人本屏東分會副主任黃俐雅, 從各自的專業領域來與座談朋友討論:「做為一個成人,父母及老師,我們該如何檢視自己對動物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學習善待生命?」

虐待動物的孩子怎麼了?
首先,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生賴孟泉要現場聽眾先跳脫「人的狀況」,並不是說這兩個孩子沒有錯,而是,指責之外,若能看看整個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力,也才有真正改變的可能。

「當一個青少年的行為違反我們的期待時,我們會想追問:是什麼事情和這個人的行為有關?除了跟他的腦、他的個性有關,還有沒有可跟他身邊的朋友、鄰居與社區甚至是媒體有關?」賴孟泉醫生說。

「當然,我們假設人都有同理心,看到另一個生命會有所感受,但是,有人做過實驗,一個軍人要殺敵時,要他當面殺人很難,但若要他隔幾千公里射飛彈殺人卻很簡單。當暴力的對象是有距離的時候,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力往往會大過憐憫心!當然,每個個案不一樣,我們無法斷定是哪個因素造成孩子的行為,但,我不會輕易地用精神疾病去標籤化他們。」 

長期投入動物保護工作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也表示,孩子對待動物的態度,跟大人如何對待弱勢生命的態度絕對有關。

「當一個生命個體,被比他強的生命個體欺負、又找不到出口時,他很有可能會去欺負更弱的。比方,我們常看到孩子自殘,或去虐待動物。」他認為,翠屏並不是個案,而是「冰山一角」,從孩子的行為,我們可以看見整個社會對待動物的慣性。「當學校辦活動,教孩子們抓泥鰍、蝴蝶,目的只是為了讓小孩覺得快樂,小孩當然會無法感覺到動物的感受,反而覺得一切的動作都理所當然!」

擅長法律哲學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以二○○三年發生在日本一起流浪漢殺人事件為例。當年,一個年輕的流浪漢把另一個流浪漢丟到橋下淹死。法官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回答:「在他身上,我看到自己二、三十年後的影子,我不能忍受。」

李茂生表示:「最強悍的人,也最懼怕自己回到最弱小的層次。當一個生命在子宮時,他可以予取予求,而在他逐漸成熟的過程裡,他才會知道,自身其實是很弱的,必須透過人際關係及偽裝,才會變成一個『強者』!而如果把那些外在的關係都拋開,他發現自己很有可能會再回到弱小、墮落的樣子。」

所以,當找不到出口,又想證明自身不弱,人往往就會去欺負更弱小的生命,以證明自己強過一等。他再舉了二○○○年發生於日本的神戶殺人事件為例:當年,一個孩子在小學六年級以前,因為父母忙於工作,家裡只有外婆照顧他,雖然沒有父母的照顧和愛,孩子還是有外婆的支持。但當他上了國中後,外婆死了,他失去了說話的對象,在他國二時,開始把身邊的小動物抓來,把它們的舌頭腳掌都剪掉,還殺了兩個小孩,用防腐劑裝起來,並把其中一人的頭顱割下,吊在校門口…

李茂生的看法是:「小孩虐待動物,有時不是基於一種愉悅或殘暴的性格,而是一種警訊。」 

尊重萬物,從尊重自己開始…
那麼,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可能的環境與動機,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這牽涉到一個人的心如何變硬的過程。」人本屏東分會副主任黃俐雅說,為什麼人面對另一個生命的哀嚎和流血不止會無所感受?是不是在教育過程裡缺少了什麼呢?「小時候,我看到漂亮的花也會想摘下來,不久後它就死了,我很難過,很久以後我才學會:花在枝幹上才長得久。」黃俐雅問,我們能不能在教育過程裡,就帶孩子多去體會另一個生命的感受?

「像是,有的孩子喜歡去折金龜子的翅膀,那是基於一種好奇的初衷,如果我們能讓孩子試想:當你走在路上,有人跑來戳你,或突然把你手臂折斷是什麼感覺?讓他知道,他研究的是一個已經失去原本面貌、死去的生命,而不是原本的生命。」

這不只是面對動物的問題,黃俐雅說,當人對自己的感受都察覺不到時,如何感受另一個生命?

「好比我們在處理許多性騷擾案件,許多女學生會不確定自己的感覺對不對,或害怕提出告訴會得罪教授、畢不了業。這代表我們的教育,讓人學會的不是如何察覺自己的感覺,而是把分數、恐懼擺在自己的感受和權利之上…我們對於自己的存在,都還很陌生、疏離。」

她說,人一旦疏離的結果,就容易看不見別人的痛苦,「但我們一定得做點什麼,否則就變成結構的共犯,不是嗎?好比我餵養我們家附近的流浪狗好幾年了,常被鄰居罵,說牠們髒、應該找捕狗隊來才對,我很難過,但內心總有個聲音出來:如果我就這樣縮回去,這社會就少了一份善的影響力,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她主張,如果每個大人可以從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感受做起,進而去影響孩子面對生命的態度,孩子才有可能不再對他者冷漠。

孩子要能跟熱愛生命的人在一起生活!
而,看看我們的教育現場,「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學校似乎就是被當成沒感覺的人,當他的成績被公布在川堂時,在在就是在顯示這個環境在忽視他的感受?」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有感而發地表示,「如果人都只是工具,而不能被當成目的、不能用他本來的面貌存在時,他又怎麼懂得尊重生命萬物的面貌呢?」

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說過:「讓孩子心中,發展出對生命的愛。」而,要孩子熱愛生命的前提,則是「孩子要能跟熱愛生命的人在一起生活!」孩子身邊大人的一舉一動,就是最能引發這份愛的觸媒!

原文取自:http://www.hef.org.tw/edu/sym/2008life1.html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面對網路
從青少年將自拍的性與暴力影像PO上網路談起
今年3月,花蓮有一群國中孩子,把同學帶到一條偏僻的「刑路」毆打,還把拍攝毆打過程的影片取名為「校園霸凌實錄」,PO上網路;4月,屏東的一群國中孩子,在爭執中強行掀開一個女孩的衣服,將她三點全露的畫面拍攝下來,PO上網路;5月,桃園一所高職的男女學生,在校園角落拍攝性愛影片,也將這段過程PO上網路 。

如果打人、欺負人,只是孩子一時衝動的行為,為什麼這些孩子會將過程拍攝下來,再PO上網路?他們需求什麼?為什麼要讓施暴的自己也出現在影片中?「被看見」真的凌駕於所有價值之上?這和越來越多的孩子,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心情和影像PO上部落格,有什麼樣的連結和相似?在網路時代,我們應該怎麼樣協助孩子,保護自己、同時不傷害別人?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6月17日,人本邀請您來,與傳播媒體、心理學、社會學及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一起,透過深入地對談,正視網路,了解孩子的需求,也發展我們陪伴孩子面對網路時代的能力。

【座談來賓】
◎吳齊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泰俐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江思妤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時間:6月17日(二)晚上19:00--21:00﹝18:30開始入場﹞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 台北Youth Hub﹝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主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座談會免費入場,採預約入座
【報名電話】:(02)23670151分機131(人本教育中心)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孩子一起面對網路
從青少年將自拍的性與暴力影像PO上網路談起
今年3月,花蓮有一群國中孩子,把同學帶到一條偏僻的「刑路」毆打,還把拍攝毆打過程的影片取名為「校園霸凌實錄」,PO上網路;4月,屏東的一群國中孩子,在爭執中強行掀開一個女孩的衣服,將她三點全露的畫面拍攝下來,PO上網路;5月,桃園一所高職的男女學生,在校園角落拍攝性愛影片,也將這段過程PO上網路 。

如果打人、欺負人,只是孩子一時衝動的行為,為什麼這些孩子會將過程拍攝下來,再PO上網路?他們需求什麼?為什麼要讓施暴的自己也出現在影片中?「被看見」真的凌駕於所有價值之上?這和越來越多的孩子,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心情和影像PO上部落格,有什麼樣的連結和相似?在網路時代,我們應該怎麼樣協助孩子,保護自己、同時不傷害別人?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6月17日,人本邀請您來,與傳播媒體、心理學、社會學及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一起,透過深入地對談,正視網路,了解孩子的需求,也發展我們陪伴孩子面對網路時代的能力。

【座談來賓】
◎吳齊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泰俐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江思妤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時間:6月17日(二)晚上19:00--21:00﹝18:30開始入場﹞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 台北Youth Hub﹝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主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座談會免費入場,採預約入座
【報名電話】:(02)23670151分機131(人本教育中心)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Cheryl Landy 譯◎李美華
一、 扮演孩子智慧、寬容的老師
以一種非常有結構的方式,而且站在協助孩子的角度,去教導他系統化的去辨識問題,解決問題。期待孩子長成一個有愛心、耐心以及樂觀的人,你也必須秉持愛心、耐心以及樂觀的態度去教導他們。讓他們學著以創意的方式,持之以恆地去解決問題。教導他們自律,取代他律。教導他們,遇到人際間的問題要敞開心胸,拋開恐懼,試著去同理對方的感受。

二、教小孩如何去覺察、助長善行
遇到人們友善的表現,和以合作方式解決問題的具體事例,要當孩子的面指出來,說清楚,加以讚美。鼓勵孩子仿效這些行為。這同時也在教導孩子,如何去覺察、助長善行。

三、鼓勵小孩明辨對錯
遇到使用暴力和不友善的具體事例,當孩子的面指出來,說清楚,表達反對的立場。無論是在看電視、在學校和同學一起玩、在家和爸媽兄弟姊妹一起,或者是其他場合,都要鼓勵孩子這麼做。這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清楚思考以及判斷的能力(也就是分辨對和錯、明智和愚昧、理性和非理性、恰當與不當的能力)。

四、建議閱讀和平之書
建議孩子和他們的同學閱讀相關的書籍,例如《小小心靈雞湯》系列(心靈雞湯游擊隊、馬戲團之夜、永恆的娃娃。)、Katherine Scholes的 《和平在人間》(Peace Begins with you), Dan Millman 的Secret of the Peaceful Warrior and《和平大書》(The Big Book for Peace),最後這本書是由超過三十位著名的童書作者與插畫家集體創作。(譯者註:《小小心靈雞湯》系列有中文版,由晨星出版。)

要求孩子的學校圖書館,訂購明顯傳達非暴力、友善以及和平訊息的書籍。

五、推翻「男孩子就該這樣」的說法
推翻「男孩子就該這樣」的說法,以免我們藉此逃避教導男孩非暴力的責任。身為父親和男人,必須試著和男孩溝通,避免他們養成暴力的習性,誤以為這種破壞的力量就等於男子氣概。男人必須教導男孩,讓他們增長智慧、直覺,以及和平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愛的能力。

六、鼓勵孩子景仰、認同非暴力的典範人物
鼓勵孩子景仰、認同馬丁路德和甘地等非暴力的典範人物。發掘更多足以代表非暴力以及博愛的楷模,讓孩子知道你自己多麼佩服他們。將這些人物的相關書籍擺放在家裡容易看見的地方,時時提醒自己和孩子。我們的社會目前傾向景仰、偶像化有運動才華的人,更甚於那些人格崇高、有能力去愛和改變世界的人。因此,從現在開始,要注意你平時和孩子討論的偶像屬於哪些類型,要刻意的偶像化那些帶給世界愛與和平的人。

七、反對將暴力美化
遇到將女人的性感與暴力連結的情境(例如:讓穿著性感的女子手握槍枝),要指出來、說清楚,表達反對的立場。我們的社會已經嚴重受到誤導,過度的美化暴力;我們現在就在承受它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八、讓孩子知道暴力會帶來痛苦
讓孩子清楚知道,暴力真的會造成身心極大的傷痛。很不幸,這種因為暴力而讓身心受到煎熬的故事,俯拾皆是。可是,電視和電影中刻畫出來的暴力,往往不是太夢幻,就是無法呈現出它真實、駭人的效果。

九、不要玩「殺人遊戲」
協助孩子去體會:殺人是很悲哀的事情,「假裝殺人」的遊戲並不有趣。拒絕武器玩具。拒絕暴力電玩。讓孩子去思考:「如果我的好朋友被槍殺死了,我還會覺得大喊『碰!碰!你死了』很好玩嗎?」這麼做能讓孩子不再否認,殺人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如果我們都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十、讓孩子瞭解:戰爭就是苦難

讓孩子瞭解:戰爭的本質是苦難,「假裝」打仗的遊戲並不有趣。拒絕戰爭遊戲。假如孩子想「玩」打仗,讓他們像戲劇裡的演員一樣,演出破壞、恐懼、悲痛、道德衝突和哀傷。和孩子共同討論世界各地現在正在進行的的戰事和衝突。選擇某些網站,例如「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和孩子一起上網瀏覽,讓他們看到孩子兵、地雷等悲慘的問題。

十一、拒買暴力玩具、戰爭遊戲以及暴力電玩
拒買暴力玩具、戰爭遊戲以及暴力電玩,用行動向製造商和零售業者宣告:你不喜歡它們。鼓勵商店不要販售那些產品。將家裡現有的「暴力訓練工具」丟進垃圾桶,清楚的讓孩子知道:你不接受那些東西,省得他們吵著要你再買。幫兒子舉辦慶生會時,邀請卡上也要註明:「請勿攜帶鼓勵暴力的玩具!」當然囉,如果孩子把棍子當槍來把玩,也要用類似的方法讓他知道:你不接受暴力。Lion and Lamb(獅子與綿羊)是一個很好的組織,致力於禁止販賣暴力給兒童;不妨參觀一下他們的網站www.lionlamb.org。

十二、 拒看垃圾暴力電影
拒看垃圾暴力電影,明確的向電影工業宣告:你不要它們。讓孩子知道:要做自己的主人,聰明選擇電影,列舉一些好的電影。(當然,有些電影雖然出現暴力的情節,可是是為了譴責暴力,仍然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好人槍殺壞人」這種類型不在此列。)嚴格篩選孩子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只要有所疑慮一律刪除。暴力電影和電視節目會降低孩子對暴力的感受度,模糊了幻想和現實的界線。這種情形讓人忐忑不安,尤其是在槍枝和武器容易取得的時候。

十三、不要做孩子的壞榜樣

要加強注意到,你的孩子的行為和自己有多麼相似:停止各種毆打、掐捏、掌摑、打屁股、鞭打,以及揍你的孩子,也勿威脅要打他。你表現得很親切,或是非常粗暴的時候,他們都會強烈以你為師。

要以身作則,示範非暴力的言行,以及用明智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要使用肢體暴力,濫用你的力量。為過去所犯的錯誤道歉,矢志不再繼續使用那些方式。你將發現,當你表現得更合宜、更友善,孩子也會變得跟你一樣。你的努力有助於創造出一套對待兒童、嶄新的社會標準。在過去,父母得以依據自己的判斷,決定對孩子施暴的程度;新的標準則堅持要求父母,只能用智慧和理性來解決問題。

十四、要面對暴力的人類過去
和孩子共同面對事實:我們的歷史以及許多風俗習慣都摻雜了暴力。想要解決一個問題,必須先承認它的存在。假如真心想打造一個非暴力的文化,我們必須如實面對暴力,絕不輕忽、扭曲或否認它的存在。要承認,暴力已經深入我們的文化,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無論是反映在戰爭、拳擊賽事或者是奴隸制度裡。要和孩子討論,想改變這數百、數千年來的思考和行為模式,簡直困難重重。

例如,就說打人和鞭刑,它的歷史,已經久遠到連我們自己都不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問題了。讓孩子知道,任何文化都必須時時退一步去重新評估自己,決定哪些部分需要去除或增加,如果它想蓬勃發展的話。

邀請孩子一起發想:我們的社會如果想變得更和平,還需要改變哪些風俗習慣。在這個部分,學校老師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上社會科學或歷史課的時候。

十五、不可縱容大人傷害小孩
目睹父母毆打、欺負或傷害孩子的時候,要出面制止,不可旁觀。不要害怕,挺身而出,例如,可以勸父母:「我知道養大孩子真的很不容易,我們做父母的,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支持。我發現,最好的方法就是停止所有的打罵。放輕鬆點。我向你保證,你的孩子一定會表現得更好。我知道一位心理學家,你和他聯繫可以拿到一份有關教育的報告,裡面說到為什麼不能打小孩。」不要讓發怒的父母嚇到你,阻止你去保護孩子。

十六、承諾不再吼罵孩子
承諾不吼罵孩子。對,我沒有開玩笑。這麼做,你和孩子將來會因為家裡的美好改變而心生感激。請孩子用簡單的笑臉、哭臉,列表記錄你怒吼或平心靜氣的行為,以及每段時間進步的情形。你覺得自己應該得到笑臉的時候,可能需要提醒孩子,可是,他們可能會更迫不期待的要記下你的不當行為!

這是以身作則的大好機會,可以讓孩子看到,一個人如何真誠、努力的改變,以及在這過程中,會遭遇到哪些困難。同時,這也可以教導他們,如何去覺察、指明、反對不當的行為。

十七、從家庭做起
每天用各種方法踐行「和平要從家庭做起」的觀點。你希望世界有多和諧,就要先努力讓家裡變得那麼和諧。例如,在你兩個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建議他們假想自己是兩個衝突中國家的領袖,必須負起絕不訴諸武力又必須解決衝突的責任!教導孩子去踐行大多數人渴望看到的世界和平,這個過程,對創造一個真實的和平世界十分重要。

十八、 心中真正有愛
無論遭受過什麼樣的傷害,愛你自己,善待你自己。唯有你心中真正有愛,你才能教會孩子去愛。擁抱你心中的痛苦,打開自己,接受愛和療癒,你將會變得更寬容。如果你發現這些建議很難做到,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一些療癒課程可能有助於你的憤怒控制,讓你比較容易用更平和、慈藹的方式去和孩子互動。

十九、了解暴力的人為何暴力?
協助孩子去理解,行為卑劣、暴力的人,通常也被卑劣和暴力的方式對待過。讓孩子知道,無論是孩子或是父母,都必須停止暴力的行為。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非暴力、有愛心的社會份子,從現在開始,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

讓孩子知道,殘暴的兇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為他們帶來痛苦和憤怒、又否定那些痛苦和憤怒的社會所造成的。讓孩子瞭解,心理上的痛苦是暴力的燃料。

當媒體報導一樁暴力事件時,不要僅止於向孩子指責施暴者,同時要探討施暴者的生命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以致於他會如此憤怒。

除了說:「他怎麼可以這樣做?」還要跟孩子說明:「他會那麼生氣是有原因的。身為社會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去防止所有的人變得那麼生氣。」這種覺知情緒的訓練十分重要,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和力量,而不是無端的感到不確定和無能為力。讓孩子瞭解,事實上,我們社會所做的許多事情,都「恰好」助長了世界的暴力。

二十、立刻糾舉出欺負行為
發現欺負行為,要立刻糾舉出來。有時候父母會欺負孩子;一個手足欺負另一個;或某些孩子欺負其他孩子。包括欺負者和受害者都心懷怒氣,會燃放出卑劣和暴力的行為。看到有人受到欺負,一般人通常會袖手旁觀,或是剛開始試著介入,可是因為效果不佳又放棄了。欺負者需要立即接受專業心理治療,不是等到最後一刻。欺負者需要大人保證他們不會再受到脅迫;他們需要愛去打開心房,讓自己變得更和善。

反覆受到欺壓的受害者,也需要藉助心理治療去增強自己的能量,包括為自己發聲、維護自己私人領域的能力。包括欺負者和受害者都需要旁觀者停止袖手旁觀,開始站出來說話,不管他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不要再說「小孩子就是這樣」,這只會助長不負責任和冷漠的心態,對於友善的學習一點幫助也沒有。

二十一、 停止對孩子冷嘲熱諷
停止嘲諷,或用「難聽」的綽號稱呼孩子(例如:「壞小孩」、「懶惰蟲」)。手足間相互的嘲諷一律要糾正。要知道,言語的殺傷力十分強大。要知道,你對孩子的肯定讚賞有多麼重要。試著回想小時候你被嘲笑時的感受。

二十二、 立刻制止孩子的不友善行為
看到孩子間出現不友善的行為,立刻糾正,包括在學校的時候。譬如說:「我剛聽到的話不怎麼好聽,如果你說…會好一些。」或者說「我相信以前一定有人對你不好,因為你剛對其他孩子說了不好聽的話。如果你練習說些好話,一定會交到更多朋友,變得更開心。」例舉一些社會比較認同的說話方式(例如,讚美、助人的問語),同時建議他/她每天練習對同伴說三句好話。

對這種充滿善意與懇切的互動方式,孩子的反應通常很好。說不定,你是他們生命中唯一一個用這種方式去關心他們的人。要能將其他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跨出這一步十分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願意付出越多的心力去關愛憤怒的孩子,未來出現憤怒和暴力大人的機會就會越少。

二十三、設計增長非暴力意識的作業
鼓勵學校老師設計有益孩子增長非暴力意識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要將焦點聚光在個人內在以及家庭的改變,而不是以為「暴力問題」與自身或家庭無關。無論在愛的道路上走了多遠,我們永遠都可以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愛心、更不暴力。

二十四、讓孩子知道你在努力帶動社會改造
發動你的宗教領袖、校長或青少年活動領導人,在相關議題上,去教育、啟發家長和孩子。讓孩子知道你在努力帶動社會的改造。

二十五、為孩子舉辦「非暴力、友善與和平教育」活動
在家裡、學校或社區中心,為孩子舉辦「非暴力、友善與和平教育」的系列活動。教導孩子非暴力、友善與和平的原則;教孩子去教導他們的同儕、父母和老師。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練習在不同情境裡合宜的言行舉止。邀請孩子共同建構一個愛與和平的世界願景。

二十六、在家裡張貼一張「創造非暴力、友善與和平」記錄表
寫下家中成員為和平加分所採取的行動。幫孩子的班級也製作一張類似的記錄表。

二十七、和孩子共同欣賞聆聽和平、療癒性的音樂
這種音樂可以改變家庭氣氛,帶出每一個人美好的一面。

二十八、 當你握起孩子的手,心中充滿愛意時,和你的孩子一起呼吸,一起微笑。
記住:你自己的行為是最強而有力的老師。請不要選擇性的忽略比較敏感或具有爭議性的項目,因為那些正是反映或製造社會核心暴力的要點。

只要我們有決心、勇敢面對那些根深蒂固、敏感,對創造和平、理性、友善無益的風俗習慣,我們就能讓個人和社會產生最徹底的改變。

*本文出自http://www.stophitting.com,作者為心理治療師,為推廣非暴力觀念,開放本文版權。
(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26期)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老師成為 獨一無二的自己——探詢、討論,重整價值體系(下)
◎盧貞穎
思索研究,為自己也為孩子打開新的視野

不僅是關於品格美德能力的思考,在教學現場中,還有許多關鍵的詞彙或事件,是教師經常會碰到的,或者總是不自覺的使用著的。

例如,在孩子之間,經常發生排擠、欺負、討厭某些同學,對某些同學「歧視」的問題,像是成績好的同學瞧不起成績不好的同學、有外籍混血的孩子或原住民孩子容易被嘲弄,甚至班上總會有個孩子被莫名的「被討厭」著。看到孩子在這個民主社會的教育現場中,表現出人類歷史循環中壓迫他者的人性之惡—「歧視」,身為師長,心中除了惱怒、不捨,除了大聲禁止「不可以歧視別人!」,還可以怎麼辦呢?在工作坊中,教師學員也特別將這個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

首先,當然是對「歧視」這件事徹底思考一番。工作坊備課小組的老師們,和史英老師共同為「歧視」下了段解釋:「基於個人所屬的類別,但並非基於如實的評價而去貶低這個個人。應該細緻的檢視對人的評價是否建立在事實上,以及該評價所依據的價值觀或價值體系,這樣便可以將對類別的貶低扭轉回來,同時應該避免使用貶低輕視某些行為的方式來激勵學生。」

在處理學生關係的時候,很容易會有「同學們友愛互助、一片和樂…」這樣片面的呆板想像,然而,人心不僅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人的行為之驅力,也遠超過各種直接感受的驅策。「要人不可以討厭人,要喜歡世界上所有的人,實在是太困難、太不合理的要求了!」備課小組在討論中有了這樣的認知,進一步發現,重要的是,幫忙孩子「細緻的檢視對人的評價是否建立在事實上」,幫助學生釐清,是什麼事情讓他覺得不舒服?為什麼看一些事情不順眼?一起來想辦法,來解決被冒犯或者感到不舒服的問題。而除了想清楚自己的感覺和行動,老師們也可以幫助學生用更廣闊的視野,看待眼前的現象和人的豐富樣貌。

「我和孩子談了『文化複製理論』和『階級複製理論』。」備課小組的家齊老師分享了他處理因成績引發歧視狀況的經驗。人從一出生就承載著階級和文化資本的傳承,當我們在教育體制中面對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樣貌、期待以教育幫助改善個人境遇時,更是不能忽略這一層因素,甚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關連。

於是,家齊老師與幾位同學深談。兩個小時的談話,他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來研究與準備。當孩子聽到「文化資本」、「階級複製」等學理分析時,著實是嚇了一跳,也有些驚喜的發現,原來,可以這樣看待自己的角色和境遇,並且也學習轉換眼光,來理解那些所謂「成績不好」的同學的處境。

「這次談話,給同學們『打開眼界』的意義,遠遠大於因為歧視而被教訓或貶低。」家齊老師開心的說。

重建價值體系,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類似「誠實」、「歧視」這樣的關鍵詞彙還有很多,教學工作坊備課小組的老師們,討論出三十個關鍵詞作為思考的引導。諸如品格教育中的禮貌、負責…;校園社會的樣貌:團體、升學、自治、民主、合作與競爭、選擇與自由、公平…;學生生活的現象例如流行、欺負、作弊、戀愛、叛逆、義氣、特立獨行…等等,還有本質性的問題例如學習、老師、真理、生命、思想…。「哇!要想的這麼多!」看到這一大串關鍵詞,教學現場的教師們,都熱血澎湃起來了,而搭配關鍵詞語的,是一段段經過充分討論的精要說明,例如:

戀愛—要分辨是存在性或是佔有性的戀愛,參見佛洛姆《愛的藝術》一書…」

學習—學習知識是為了獲得解放的能力。…學習是為了要自由,不是為了考試…」

流行—流行不盡然都是種從眾之舉,相反的,一種流必須由少數人的帶領才能行…」

自治—自治的概念是殖民主義之下的概念,自治的先決條件是他治…」

告密—告密是在統治和被統治的特殊關係中被定義的,如果沒有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就沒有告密這樣的事情。告密無法藉由這件事情導致了是非判準而獲得正當性。是因為統治的惡質往往超越分別事項的是非…」

看到這些引導說明,你可能眼睛一亮,讚嘆「原來,可以這樣子想呀!」或者開始質疑「是這樣子想的嗎?」,而這不斷的思考探詢,是身為「教育者」必然面臨的挑戰,也是專業之所在,也是身為一個人,愛智、愛生活、熱情的生存著的重要動力。

經過了一個早上對「誠實」的討論,總是精闢的嘗試提出哲學判準的小美老師有感而發的說,這次討論讓她有一種暢通的感覺,以往她不會這麼追根究底的去想一件事情,也不會特別感到誠實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深刻的想過之後,她發現,誠實好像就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呢!

當我們真正將事理思考清楚之後,就可以更篤定、更有能力創造各種方式,來幫助孩子去思考、認識事理,充滿自信的以專業迎向每一個挑戰。探詢、思辯、翻轉理路,整頓自己的價值體系。教育正在發生,在對話探詢中,在孩子身上,也在你我身上,然後,我們真正的成為「人師」,也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備註: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07期特別企畫「一群認真卻不認命的老師」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老師成為 獨一無二的自己——探詢、討論,重整價值體系(上)
◎盧貞穎
「在這裡想請問大家,有多少人想教學生『誠實』?而通常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呢?」小潔助教問大家。

幾乎每一位工作坊學員都舉起了手,紛紜的討論起來。「考試作弊!」、「做錯事不承認……」……。

「那,大家都會怎麼處理呢?」小潔助教繼續追問,這場討論回到一個最基礎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誠實』?」

這是今年七月底,教師工作坊裡的一景。討論正要開始,今天的主題是「重整價值體系」。

從小我們就常聽師長的諄諄教誨,要誠實、不要說謊、要禮讓、不要貪心…搭配的可能是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或者是那總是投射到老么身上的孔融讓梨。長大後,為人父母或成為人師,我們也不免有些想要對孩子「諄諄教誨」的事情,也許你也發現了,這事情,不只是「說教」那麼簡單。

「不要打架!人不可以打人!」、「不要說謊!人要誠實!」我們大人總是這麼說,而當孩子認真質問:「不可以使用暴力,那為什麼社會上有監獄和警察?」、「誠實要幹嘛?有什麼好處?」身為大人的你我是否曾因此語塞?很多時候,我們只好搬出美德說:「因為誠實是一種美德呀…」,或者感嘆現在孩子精靈古怪,搬出權威轉移焦點:「小孩子不要頂嘴!」,草草結束話題。

而心裡還是忐忑的呀。是啊,為什麼要誠實?美德是拿來幹嘛的?為什麼我們同意警察和監獄制度?…那些從教育和生命經驗累積而來的價值觀念,來不及想清楚的事理,好容易在質問中搖搖欲墜,然後,惱怒無力的感覺隨之而來…。

這是身為「教育者」必然面臨的挑戰,也是專業之所在,要迎向這挑戰,在方法和技巧之前,徹底的思考探詢,重整價值體系,才是不二法門。以「誠實」為例,討論「要教孩子『誠實』」這件事情之前,我們需要先直指本質:「到底,什麼是『誠實』?」

「誠實」就是「講實話」嗎?

「誠實,真的就是講實話嗎?」如果,發現自己生了重病,不希望家人擔心所以故意隱瞞,這樣,算不算是「不誠實」呢?小潔助教起了個引子,數十位老師的腦袋動了起來。

阿培老師舉了電影《美麗人生》裡,那位刻意不讓孩子知道集中營真相的爸爸為例,他沒有對孩子說實話,但是,我們並不會因此覺得他「不誠實」,反而還很喜歡他呢!「所以說,誠實應該是比『說實話』更豐富更複雜,更有變通性的?」小潔接著詢問:「搞不好,有一種狀況是你一直都說實話,但你還是個不誠實的人?」

大家開始絞盡腦汁的舉例;例如,孩子在做錯事時,只說一部份的事實來規避責任,或者故意不說清楚全部的真相…,大家繼續思考,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已經把客觀事實交代的很完整,但卻還是讓人覺得他不夠誠實?

具體舉例的同時,也有人開始試圖更細緻的定義「誠實」,給「誠實」下一些判準了。例如:「誠實要直指本心」、「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誠實是建立在『關係』上的」……這些假設,也激盪起許多討論,例如:「誠實一定會牽涉到利益嗎?」、「誠實一定要有別人判斷嗎?能不能只有自己知道就好?」、「我們能瞭解別人的本心,去判定他誠不誠實嗎?」、「到底為什麼期待人們誠實?」、「我們真正想要教給小孩的『誠實』,究竟是什麼?」……

對於誠實的再思考,進入了另一個層次。

「實」不夠,還要「誠」

小文老師回想起學生作弊的經驗。那位學生當下坦白承認作弊,還把作弊的方法一五一十說得很清楚,並且告訴他:「老師,你要處罰就處罰吧!」

「那時候,怎麼想都覺得怪怪的。」小文老師說,學生不願意談自己在作弊的感受和心情,雖然說出了實情,感覺起來,還是不「誠實」的。

類似的例子是工作坊主任淑美曾輔導的慣竊孩子。他偷東西若被父親發現,就會被毒打、甚至用手銬銬在家中。晤談時,那孩子把偷錢的過程、用途都講得很清楚,但當淑美試著問他:被父親懲罰時心裡應該很不好受吧?孩子卻木然的說:「沒感覺。」

「以一個人的處境來看,會替孩子覺得非常的難過。」淑美說,「會覺得,他的心裡不可能只到這邊。」

「會覺得只說了客觀事實,那人還是不夠『誠實』,這裡面包含著人本主義的精神,亦即:要切實瞭解人類的活動,是不能脫離『人』的因素的」,史英老師替大家釐清心中的思緒:「任何的事實如果缺乏了人類的理解和詮釋、缺乏了人的判斷和感受,都不算是真正的真實。」

不只是說出「事實」,「誠實」是關乎於人的,關乎一個人怎麼樣面對自己,怎麼樣理解、怎麼樣行動。

誠實是一種能力

大家開始轉而思考自身的經驗,例如小時候說謊、偷錢買零食這樣的糗事,然後,更進一步去想,除了做錯事沒說實話,在那樣的行動裡,「不誠實」對於自己到底有什麼影響,讓自己有什麼感受?自己究竟為什麼要「不誠實」?

陳老師分享了自己刻意隱瞞母親的例子。她發現,原來自己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小時想要買零食,自知無法說服父母所以去偷;長大後,覺得無法說服母親同意自己用錢的價值觀,所以迴避;徹底思考過後,她發現,當自己想清楚自己用錢的價值觀,也開始有能力去設想母親的立場,然後更能面對問題,試著和母親溝通協調,嘗試解決母女之間的衝突;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衝突不一定會不見,但是,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如實面對問題,就是「誠實」。

「說實話不一定是誠實,很老實的跟別人說『我看你不順眼』,這也不是我們要追求、要教導的誠實。」她真誠的說:「反倒是,人在面對問題時太害怕眼前的痛苦,隱藏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情形,例如看人不順眼所以砍人,想要好成績所以作弊…這樣的行為,這樣對自己的『不誠實』,是我會很在意的,我會希望幫助孩子改變、幫助孩子擁有『誠實』的能力。」

成為思考的協助者,而非判斷者

「誠實」在這場討論中,從寫在華盛頓故事中的一種先賢美德轉化成一個個實際的情況,從說出客觀事實,到直指本心,從校園現場中用來懲罰學生、處置學生的價值規訓,轉化成一種不論是學生或老師,都要追求的一種「屬於人的能力」—一種得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考探詢,教師的身份也不停異位。在討論一開始,小美老師點出:「我覺得剛剛討論的問題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角色當作是『判斷』者」;「面對學生的時候,我覺得不應該用判斷者的角色,需要的是瞭解」,小文老師也在分享經驗後這麼說。但,還是要「教」給學生什麼呀?真的沒有判斷嗎?「但是我們心中又會有一些判斷,孩子有沒有往『面對自己』、『認識自己』的方向走,那才是我在意的地方。」討論末了,小潔助教說出這個重點。

從「判斷」學生誠不誠實的法官、判斷者或懲罰者,轉換到思考自身生命經驗,試圖貼近「誠實」義理、找出哲學判準的人,在這之中,老師們不斷自問「什麼是所要教導的」,認真思考並也學習協助學生思考的「教育者」角色,漂亮的展現出來了。(待續)


備註: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07期特別企畫「一群認真卻不認命的老師」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解構性別刻板印象,幫助孩子尊重差異?—專訪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辦公室主任謝禎芳
◎古淑薰
 「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啊?」幾個孩子圍著瘦瘦高高的短髮孩子阿華問,看得出來被問的孩子不太開心,沒有回答就跑開了。

 這是今年暑假人本森林育活動的第一天,當梯隊顧問、同時也是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辦公室主任謝禎芳知道了這件事情,隔天馬上調整活動,安排了「生活會」,向孩子們談性別教育與認識差異。

 一開始,禎芳並沒有針對前一天發生的事情作追究,她知道孩子之間的問題需要細緻地處理,而不是分誰對誰錯。她是以讚美孩子前一天的實際表現開場,提到某某很棒,昨天做了什麼事情;某位小朋友昨天幫了什麼忙…談著談著,禎芳很自然地提到人的差異性,每個人都有厲害的地方,有不同的才能,也跟孩子討論著要去欣賞人的內在特質,而不是用一些既定的眼光或是性別刻板印象來看待別人。

 接著,她舉了阿華為例,向大家說:「就像我昨天認識了一位頭髮很短的女生,很多人說他頭髮短像男生,我覺得很疑惑,為什麼頭髮短的人就像男生呢?你們知道她為什麼頭髮短短的?」孩子們面面相覷,禎芳說:「她其實有特別的能力呢!因為她是學校田徑隊的代表,每天都要接受訓練,常常滿頭大汗,為了洗頭髮方便而剪短頭髮。」

 後來,禎芳分享自己小時候參加田徑隊的經驗:「田徑隊常常會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爭取榮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唷!而且練田徑常常會鍛鍊身體,像我一直到現在,身體很健康,體力也都很好呢!」除了帶孩子瞭解田徑,禎芳也和孩子們提到練田徑辛苦的地方:「其實練田徑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需要很堅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呢!」之後,禎芳還和孩子們談到最近的大腦科學研究發現運動有助於腦細胞的連結,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從短髮到田徑、到堅毅的性格與運動對大腦的影響,禎芳一步一步帶領孩子去看待人的許多面向。

 除了鼓勵、照顧阿華的心情之外,禎芳也關心其他孩子的感受。她知道這些孩子挑釁阿華是因為好奇,想認識她,於是她和孩子討論如果遇到想認識的人,可以怎麼跟他說話,有些孩子也分享了他們怎麼和別人作朋友的方法。從這些方法中,禎芳也提到「界線」的問題,討論怎樣的說話方式可能造成別人的困擾,或是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透過禎芳的引導,孩子們發現原來認識一個人不是僅限於外表,或是性別上的簡單分辨,還可以從其他方面來瞭解一個人時,孩子也開始會從問問題去理解、欣賞別人。接下來幾天,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會圍繞在阿華旁邊,問她參加過哪些比賽,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孩子是教育的結果
 像阿華這樣類似的困擾在生活中經常可見,許多孩子會以身體特徵、性別或是性向來取笑或是排擠別人。對此,禎芳表示孩子拿身體、性別或是性這件事情開玩笑,常常是出自於好奇,而周遭的大人、老師又沒有提供他們正確的知識。禎芳指出,許多大人還存有性別刻板印象,或者把性當作很負面的事情,他們給孩子的觀念常是錯誤的或是模模糊糊的。尤其很多大人生氣時會罵髒話,隱含的是生氣時,就要用這種語言去罵別人。孩子往往會有樣學樣,也以為不高興時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發洩。

 「其實,孩子是教育的結果,我們應該檢討的是怎麼樣的環境讓孩子會以此來取笑或歧視他人,我們應該要提供他們好的教育來改變他們才對。」禎芳語重心長地說:「大人有責任提供孩子正確而清楚的性別教育,帶孩子認識性別差異,孩子就不會亂開玩笑或歧視他人。」

從生活經驗認識性別差異、尊重差異
 那麼,要怎麼帶孩子認識性別差異?

 「從生活經驗切入,帶孩子去瞭解其他性別的處境。」有多年經驗的禎芳表示只要詢問孩子生活裡是否遇到性別上的差別待遇時,孩子會跟你說一拖拉庫的故事。例如有位女孩說每次當她舒服地坐在沙發看電視時,爸媽都會「糾正」她說女生坐要有坐相,卻從來沒對哥哥或弟弟這樣說過;一位活潑外向的女生則是常被媽媽叮嚀要文靜一點,不要太「三八」;更多女生異口同聲地表示爸媽常說「女生要會做家事」,卻鮮少要求哥哥或弟弟也要做家事。有位女孩也表示爸媽很不公平,弟弟年紀比她小,但每次弟弟只要說一聲就能出去玩,她卻不行…

 男生則不平地表示他們難過的時候不能哭,也不能向爸媽撒嬌,因此這些都會被認為是軟弱、不是男生該有的作為;他們也提到學校老師常常「重男輕女」,明明男生女生一起講話,但老師對男生的處罰常比女生重;而且搬重物也大多是指派男生…

 聽到孩子提到的經驗,禎芳都會感到心疼,也會跟孩子解釋為什麼大人會有這樣的差別對待:「我會跟孩子說,大人並不是故意要對你們不好,或是不公平,而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的大人沒有接受過性別平等教育,常常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而不自知,我們需要再學習。同時我也會跟小孩說,你們也可以影響爸爸媽媽唷!」

 因此,在瞭解孩子過往的生命經歷後,禎芳會帶著孩子去思考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形塑出來的性別意識有什麼問題?隨著社會變遷,有無需要調整的地方?例如她會跟孩子們討論「男主外,女主內」這樣性別分工是來自於怎樣的歷史背景,以幫助孩子瞭解有哪些因素可能會造成性別差異,同時也會要孩子去討論社會有了哪些改變,思考「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觀念是否還合宜?…透過這些實際的生活情景的討論,幫助孩子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迷思,進而能培養孩子有平等的性別意識,並能尊重差異。

堅定而坦然地和孩子談性別平等與性教育
 建立孩子性別平等的觀念也可以透過親師合作。禎芳提到,女兒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她和女兒的導師討論好每週有兩天到學校說故事給孩子聽。第一堂是自我介紹時,當時卻有個男孩很害羞,不敢說話,其他孩子就一直起鬨,叫他「娘娘腔」。

 當下,禎芳馬上察覺班上的孩子普遍缺乏性別平等的意識,於是她開始問那些起鬨的學生說:「你們覺得男生應該怎樣?女生應該怎樣?一定是這樣嗎?」禎芳聽著孩子們的回答,也一一提出例子來反駁,整節課討論地熱烈非凡。下課前,她還特別跟孩子們預告:「我可是性別教育專家,要跟你們說什麼叫性別教育!」當時孩子們都說:「啊~阿姨妳好噁心。」禎芳非但不以為意,還跟孩子打包票,說內容絕對不會噁心,而是很好聽,你們一定都沒聽過。

 下課之後,禎芳立即聯絡導師,詢問了其他孩子的狀況,老師也提到他對於班上同學喜歡用身體特徵來亂取綽號或是取笑別人一直感到困擾,卻使不上力,不知道怎麼跟孩子們談。老師提到,班上有位女生因為屁股比較大,常被男生叫大屁股,雖然他多次制止,但孩子找到機會還是對這位女生開玩笑,有男生還說:「我又沒罵她,她就是大屁股啊!為什麼不能這樣叫?」這讓禎芳下定決心,要有計畫地進行性別教育。

 到了下一節課,禎芳就跟孩子們說她自己小時候被取綽號的故事。當時禎芳才小學三年級,原本被同學選為班長,老師卻以她上學期當過,下學期要換別人為理由,改由另一位爸爸是大學教授的女兒擔任班長。有一天,班長請假沒來,老師請她喊口令,禎芳心裡很不舒服,拒絕喊口令而和老師拗了一節課。後來同學就叫她「啞巴芳」。禎芳向孩子們說,當時她的心裡非常難過,因為連同學都這樣取笑她,對她來說是雙重傷害。藉由這個故事,禎芳提醒孩子在替人取綽號時,要想一下別人的處境,不要讓同學有不舒服的感受。

 接著,她也透過一些台灣諺語,從文化的觀點和孩子談身體。她以「生贏,雞酒香,生輸,四片枋」的典故為例,指出在以前社會,人們是很欣賞大屁股的女生。因為那個時候醫學不發達,生小孩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女生的骨盆大,容易生產,有機會做月子、吃到麻油雞,聞到雞酒香;但是若骨盆腔太小,很可能會不幸難產死亡,就只能用四片木板釘的棺材埋葬。透過這些典故,擴大孩子對身體文化的認識,班上再也沒有人會以「大屁股」稱呼別人了。

 「和孩子談這些事情,不是要找出誰是欺負人的兇手,更不是要公審,我們不應該為了改善一些孩子的困難而造成其他孩子的困難。我想要提供許多層面的思考角度給孩子,當他們對身體、性別與性的知識懂得層面越多,他們越能思考,越有能力判斷什麼是人際之間的合宜的相處行為。」禎芳說。

 在之後的故事時間,禎芳從認識身體開始講起,談身體的構造,器官的長相與功能…禎芳唱作俱佳,還會畫圖、搭配各種器材,許多孩子第一次接觸到,眼睛都為之一亮,聽得非常專心。

 除此之外,禎芳也會很具體的和孩子介紹性器官,諸如卵巢、陰道、子宮、輸精管、睪丸等的位置與功能,也會談性教育,如受精卵怎麼結合…。有一次,她跟孩子談「包皮」的問題,一些男生會故意說「包餃子的皮」,禎芳會就地取材,以圖片、道具或繪畫說給孩子們聽,孩子聽到後來,都停止嬉鬧,反而聚精會神地在聽講,之後很少再以此開玩笑。

 「當你以很自然、不扭捏的態度去跟他們說,其實孩子們的反應會很自然,他們會跟你對話來對話去。」禎芳舉例說有一回她跟孩子談「保險套」的作用,就有孩子說「我知道,我爸爸有買保險。」引得全班笑成一團,禎芳順勢跟孩子們說:「你爸爸有買保險,那你知道保險是什麼嗎?」透過和孩子討論保險就是能夠保護自己,預防意外,來和孩子說明保險套的功能。

 「和孩子對話是重要的,因為孩子的消息管道很多,他們對性的好奇與知識遠比大人還多,但是他們大都是從A片或色情漫畫知道,很多都是錯誤的、扭曲的知識。因此性教育應該要扣合孩子的經驗,和他們對話,才能知道他們有哪些錯誤知識而能提供協助。」禎芳說。

 因此當孩子問她為什麼A片裡面,女生常會發出一些聲音?禎芳會以很自然的態度,如實地跟孩子們談到當兩個人很相愛的時候,會有生理需求,在發生性行為時,當彼此感到很舒服的時候,無論男生或是女生,身體都會很自然地發出聲音,有時是希望讓對方知道是很美好的感覺。而除了建立「性是美好的、私密的」以及正確的性觀念給孩子之外,禎芳同時也會批評A片所傳遞的是錯誤的、扭曲的與誇大的事實,避免孩子誤以為真。

 有些爸媽可能會擔憂讓孩子知道的越清楚,不是越會想去嘗試嗎?對此,禎芳表示:「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對這些東西不感到好奇,我要懷疑他發展遲緩或是有其他問題。這是人類正常的生理發展,並不是大人壓住,刻意不讓他知道,孩子就不會去想。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孩子正確的知識,給他清楚的概念,滿足他的好奇,並信任他。」

 事實上,很多爸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談論這些問題,而且也覺得要談這些話題有點尷尬。禎芳建議爸媽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主動充實這方面的知識,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和性別教育,以及和孩子談性相關的書籍,也有類似的父母成長課程可以進修。

 「除了提供正確的知識,爸媽要以堅定而坦然的態度和孩子談。唯有正視性別教育,孩子才能得到正確的知識,而且在爸媽的陪伴下,孩子更能健康成熟的成長!」禎芳說。

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09期,主題是「如何給孩子一個對人友善的學習環境?—性別平等教育可以做什麼?」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