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朱台翔/森林小學校長  +  森林小學教學團隊
日期:2012年3月21日~6月6日,每週三18:30-21:30
地點:台大創新育成中心A103研討室

一個進步的社會,一定要有能突破現有格局,打破僵化制度,拋開所有「不得已」的理想學校,這是森林小學一直在走、正在走,也將會一直走下去的路。走過22個年頭,台灣體制外理念學校的先驅—森林小學,累積了什麼內涵、實踐了什麼理念、發現了什麼人的可能?這些,能提供體制內家長、教師參考與運用嗎?這門課,透過講述、座談、討論及作業,關於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以及台灣社會的未來,將會有更全面的體會。

課程大綱及討論議題:

一、 森林小學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森小提供的教育(主講人:朱台翔)

二十年前,森林小學創立,是台灣第一所真正的體制外學校。二十年後,台灣的「理念學校」已然林立,體制內教育也逐漸活潑而開放。那麼,森小的存在,有什麼獨特與必然?

這堂課,我們要整體認識森小的教學安排、為什麼以「愛、尊重、誠實、公義」為教學核心?森小的教學安排和「人本教育」的關係是什麼?

二、 森小的學期主題(主講人:朱台翔)

每個學期森小都以「學期主題」為開學揭開序幕,有:反浪費、營養、自由與秩序、整潔、建立一個不打人的國家、睡得好、使別人快樂、温暖甜蜜有禮貌地說話、愛自己,從愛大腦做起、用心說話、看出它的好,說給他聽…。

「學期主題」和傳統教學裏的「中心德目」有什麼不同?這些「學期主題」在森小的教學裏起了什麼作用?

三、 森林小學的課程設計(主講人:林青蘭)

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容易讓人對知識產生興趣;而看似新穎的「體驗教學」也總有窮盡;如何解決兩者的困境,讓教學能有深度又不枯燥?

我們以森小的教學實例,探討:深刻思索「教」與「學」,來產生較為貼近「人」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可以發展出「不為逃避痛苦,也不為獲得獎賞」的主動學習。

這堂課要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在教學現場實踐、森小的教學創新,以及,沒有分數與考試,如何衡量教學成效?

四、 森小的生活教育(主講人:林青蘭)

森小是住宿學校,住宿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住宿生活伴隨著生活教育,森小提供的又是什麼樣的生活教育?這個「生活教育」和孩子的家庭提供的,有什麼不同?

這堂課除了談森小的生活教育,還要談森小的生命教育。

五、 用心說話(主講人:朱台翔)

說話,除了是人的溝通的工具,也是人與自己對話的思想的載具。語言能力,於人,從來就不是「鸚鵡學舌」,那麼,孩子的學習及生活環境裏的語言文化,就要用心安排了。

這堂課不只要談語言與溝通,還要談人的思想與情感如何透過語言,如實地表達。

六、 森小的旅遊教學與特別週(主講人:林青蘭)

除了一般的學科教學,森小的教學裏還有幾種特別週:旅遊教學週、游泳週、歲末週、畢業週、結業週。為什麼有特別週的安排?教學內容是什麼?特別週會否阻礙了其它學科的教學進度?

這堂課除了談特別週,還會以旅遊教學為例談森小的台灣史教育。

七、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講人:朱台翔)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只是生物基因上的,還有文化環境上的;那麼,孩子如何能「成為他自己」呢?

這堂課會透過人的故事,和大家談:父母對孩子的深遠的影響是如何形成的?那影響是什麼?孩子需要擺脫這影響嗎?如何能擺脫?也談森小的「小懇親」_透過改變父母,來改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小懇親」有什麼奧祕?

八、 寶貝內心幼童(主講人:朱台翔)

人如何可以是「自己的主人」?不只是生命歷程裏的自己的主人,也是生活上點點滴滴累積而來的自己的主人。這,需要一種特別的眼光,來回溯自己的生命歷程;不只理解自己,也理解和自己生命相關的他者。

這堂課談:照顧自己,也談森小提供給教師群的教師進修。

九、 成為一個快樂的老師(主講人:朱台翔)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積極、正向的環境裏成長,那麼,和孩子相處的老師們,也應當是個快樂的老師。但,要成為一個快樂的老師,似乎不太容易,因為,生命裏必然有些不順遂會阻礙人得到真正的快樂。

那麼,怎麼辦呢?難道有一種「面對不快樂的快樂處方」?

這堂課,要和大家談:成為一個快樂的老師,不只是個人的生命狀態,也是一種生命哲學的實踐。

十、 座談會:森小畢業生 (與談人:森小畢業生 / 主持人:朱台翔)

森林小學已辦學22年,22年來的畢業生們呈現了什麼特別的樣貌了嗎?這是許多人會提問的。

我們就邀請孩子們回來,大大小小的森小畢業生,不論正處在生命歷程裏的哪個階段,也許,並不特異於常人,但,都有一些特別的「森小的味道」,都可以談談森小教育對他們的影響。

 

 ◎若欲成為森林小學教師,請參照此網頁課程與說明:http://hef1987.pixnet.net/blog/post/28332691#comment-29623104

 

>>>>「森林小學的理論與實踐」報名方式及其他行政訊息

>>>>「森林小學的理論與實踐」線上預約報名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親愛的朋友,
明天史英老師的「教學方法」課程上課地點變更囉!
因為人數超過原先租借的場地限制,
所以換到「台大物理系凝態中心111教室」
請已經報名的朋友趕緊回家收MAIL,裡面有詳細的教室地圖。

若您還在考慮的話,
也請趕快填寫線上報名表或來電預約02-23670151轉173
才不會錯過這精彩的課程唷!

111.jpg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授課老師:
林佳範/台師大公民活動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
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文字與圖像總監

上課日期:2012年2月25日~5月5日,每週六上午10:00-12:00   麗芬林佳範
>>>>報名及行政資訊
>>>>
線上預約報名

課程簡介:

杜威所講的民主與教育,強調教育就是一種民主的溝通互動過程。其實,教育更應實踐人權的理念,即在教育的過程中,尊重相互的主體性,進而能產生自尊尊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以人權為基礎的教育理念,雖不敢宣稱,能解決所有的學生行為問題,但絕對能使老師,產生更符合教育理念的有效對策。

課程以「人權的理念」探討開始,將從歷史上、觀念上、生活上、行動上等來認識。

 

再者,我們將人權的理念,帶進到班級經營中,兩個面向即浮現:「學生權利」與「正向管教」。前者將從法律的觀點,即尊重學生的權利主體性,使老師認識教師權力和學生權利的分際,應如何被判定;後者,將從人權理念為基礎的教育觀點,即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性,探索對學生的正向管教如何可能。

 

每個主題,將分成三個階段:除由講師授課外,將由助教扣緊理念或實務問題討論,並最後由教授回應學員的提問,期待能對各別主題有較深入的探索。此外,最後的期末作業,更將分組設計教案,針對不同的學生問題,實際演示正向管教的處理模式。

 

課程安排:

週次

 

課程內容

其他

1

 

認識人權的理念I:課程講授

 

2

 

認識人權的理念II:問題討論

 

3

 

認識人權的理念III:問題回應

 

4

 

學生權利I:課程講授

 

5

 

學生權利II:問題討論

 

6

 

學生權利III:問題回應

 

7

 

正向管教I:課程講授

 

8

 

正向管教II:問題討論

 

9

 

正向管教III:問題回應

 

10

 

教學演示與綜合研討

 

 

 

參考文獻:

所有資料可以到林佳範老師的個人網站「留聲機」(http://cve.ntnu.edu.tw/blog/index.php?PID=11&Cat=12),免費授權下載。

 

(有關人權理念)

林佳範,人權教育動手做-要教什麼?

林佳範,人權價值的絕對與相對-淺論人權教育的「寬容」與「包容」。

林佳範,「心動才會行動」— 從24 個問答淺論人權教育的教學融入。

 

(有關學生權利)

林佳範,憲法入校園—淺論學生人權的法律保障。

林佳範,從「訓導」(Discipline)到「發展」(Development)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概念。

林佳範,學生權利與校園規範—朝向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訂與運作。

 

(有關正向管教)

林佳範,講「理」不講「力」的輔導與管教 — 淺論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

林佳範,論「寓教於禁」的法治教育觀與處罰之教育性意涵。

林佳範,淺論班級經營的人治、法治、到學生自治 - 從班級公共事務之參與說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李美華(譯),正面管教法,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五南出版社。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部落格貼紙新2.gif 

歡迎大家複製以下語法,加到您個人的部落格或網站側欄

讓人本教育學程的貼紙也能在您的部落格串聯:)

語法:

<a href="http://hef1987.pixnet.net" title="人本教育學程"><img src="http://stickeraction.com/hef1987/sticker" alt="人本教育學程" border="0" /></a> <br>
<a href="http://hef1987.pixnet.net/blog/post/29492525">加入串連請按此!</a>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曾經在一個公開座談場合遇到一位十分知名的作家,不知道何時開始,她的名片都印親職教育專家。一開始談起不打不罵,我們彼此還算有點共識,但進入到具體談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時,就出現了極大歧路。

當一位媽媽提到「我會偷看我小孩日記,我想知道他有什麼瞞著我」,身邊的親職教育專家大力贊成,她的理由就是,小孩子不敢講的一定有問題,父母應該主動關心,這是父母的角色,「我們不關心他,還有誰呢」,推演起來像是,偷看隔壁小明的日記是八卦,偷看自己小孩的日記是責任。

接著,她對隱私權也批評了一番,言下之意就是:小孩子哪來隱私權這件事情,小孩子沒有資格擁有隱私權,他沒有能力負責就沒有隱私權!所以,「爸爸媽媽不要怕,不要被專家騙了,你看日記是要幫忙他,不是侵犯隱私權」。

我不確定我在台上的表情是否藏得夠好,一向我是很難隱藏住我的臉,總是在瞬間反應了各種如「你怎會說出這種鬼話」或是「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或是「你這是譁眾取寵吧」等等在我內心冒出的情緒反應。說起來,很沒有「看好自己隱私的能力」。也許,拿了我的隱私侵犯了這位親職專家…。

邊聽著,突然想到在前前段,這位親職教育專家特別呼籲「父母不要當小孩的朋友」,父母就是父母,有父母的責任角色;也不要太讚美小孩,這樣會降低孩子的挫折忍受度;不要太信任溝通,有時候就是應該指導,小孩才會清楚明白…說起來,像是個教練,只是不知道鍛鍊的是什麼?

輪到我有麥克風時,我便請在場父母花時間想想,要和孩子經營怎樣的親子關係?要靠偷聽電話、偷看日記,才能知道小孩,才能了解小孩的,又是怎樣的親子關係?是親近的?還是疏離的?是讓小孩發展瞞著你的方法的?還是讓他思考如何告訴你的?

看了日記,才麻煩咧。如果真看到什麼,而要處理,勢必要同時暴露偷看日記這事,免不了還要義正嚴詞說:我本來就該看!然後小孩便生氣憤怒,焦點全轉移到「你怎麼可以看我日記,那是我的隱私,我這樣怎麼會有安全感」,雙方開始吵隱私不隱私,責任不責任…本來要處理的,變成了父母下個命令或禁令就了結了。再結下個樑子。下次,再循環一遍。

如果看了日記沒看到什麼,那,就成了八卦了。怎麼算,我都覺得不划算。

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大喇喇將日記寫在網誌上,有人還會記錄下對老師的憤怒、情感的無奈等等,先不論該讓小孩明白網路日誌的隱私問題,就算父母看到了這些赤裸裸的心情,那麼就能更靠近小孩嗎?也許可以看到這些訊息,父母嘴巴張大大地訝異:原來發生了這事喔?又或是:怎麼可以這樣,我要找機會教訓她。然而,那又如何,能讓父母多能體會小孩一點?真實理解小孩內心?又或是幫得了小孩成長的忙嗎?

「幫小孩成長的忙」,意味著,父母只是幫忙者不是指導者,更不是許願者(老是許了很多自己的期待要小孩完成)。我接觸的經驗是,孩子喜歡可以被幫忙,只要伴隨著理解與接納,只要去除了指導與許願。
 
曾有個小孩在「突然發現自我」的課堂上,透過寫作業,和我談了放在她心裡的重擔,她說自己是一個帶頭霸凌的人,而且她的手法巧妙,運用耳語,很容易就讓其他同學疏遠「目標對象」,而通常,那是她的競爭者。我問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她說「很糟,我覺得自己很糟,雖然我成功了,可是我覺得別人好像也會不信任我」。
 
孩子表情,好讓人心疼,我對孩子說:「聽過後作用力嗎?射發子彈,每射出一發,攻擊別人,就會有個力量反擊自己,所以,你攻擊別人的時候,都有一股力量,回過來攻擊你自己,於是你也受傷了。
 
取消反作用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取消攻擊。」小孩含著淚點點頭,小小聲說「但我很想贏」,這時我實在忍不住抱她一下,這小孩也太了不起,又能覺察到自己攻擊別人的難受,還能誠實說出她的狀態,而且她現在正面臨對自己評價的衝擊,但沒有打算逃走,還要繼續面對,實在是生命力!
 
我對孩子說:「你知道這是好事嗎?想贏,所以你要真正贏,如果你只是弄別人,讓他不夠好,這樣仍不代表你夠好,你也不會有信心,你要花力氣的,是去累積自己,做讓自己好的事情。」我又說:「我對你很有信心耶,你竟然可以提出這些覺察,了不起!開始誠實面對自己,會有一段辛苦的路,但你會更快成熟。」

你知道,這樣,我和她就交了個心,我們或許沒有機會再碰面,但於她於我,都覺得很靠近。花些心力,實在值得。

◎原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012年1月號

◎人本學程第二季將開設「教育與教育問題」這一門課,當我們有機會搞懂「教育怎麼了?」有機會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理解教育的問題與本質,對於校園環境與教育本質能有更多的掌握與瞭解,陪孩子上學的路,一定也能走得更踏實安穩。邀請身為爸媽的您,一同來參與!
「教育與教育問題」課程簡介請參見:http://hef1987.pixnet.net/blog/post/28331455

孩子上了國中,總覺得親子關係漸漸變得冷淡,這時候,要怎樣和孩子在一起呢?前陣子的新聞裡,學校因為怕掉東西,所以主張每間教室都裝監視器,或者有些家長會透過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記,來「貼近」孩子
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問題?如果不這樣?可以怎麼辦呢?
第二季的課程,除了「教育與教育問題」之外,也有一門課「人權與教育--探索正面管教的N種方法」,所謂的人權究竟是什麼?真的會學生有人權之後,老師/家長的人權就有所減損嗎?搜書包/看日記,這些事到底何解?
歡迎大家第二季一同來探索!
課程簡介請參閱:http://hef1987.pixnet.net/blog/post/28331471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麗芬(數學想想國總監)

平時放學後,許多孩子會來「想想國」上「數學想想」和寫功課,孩子們平時感情都很好,但相處起來也不是全無問題。

這一天,老師正好帶著寫完功課的孩子們出去玩,教室裡恰好剩下一年級的小雲和二年級的阿竹,小雲請阿竹教他功課,阿竹說:「你可以查字典」,小雲說他不會,於是阿竹就說:「你吞削鉛筆屑,我就教你。」碰一鼻子灰的小雲於是走到教室外面找其他老師幫忙,頭頭老師聽了事情經過,決定先不管功課而要與兩個孩子談一談。

頭頭先問小雲:「為什麼不照阿竹的話做?」小雲說:「這樣會中毒,所以我就請別的大人幫忙。」又問:「當他叫你這樣做的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小雲說:「有一點害怕。」頭頭再問:「當時你對他的感覺是什麼?」小雲說:「覺得他很不好。」

頭頭讚美小雲很有思考判斷能力,並且能找其他可以幫忙的人,轉頭看著阿竹,阿竹立刻說:「我請他查字典,他說他不會,我就請他查注音,他又說他不會。」頭頭老師則問:「那你叫小雲吞鉛筆屑的時候,在想什麼?」沒想到會被問這種問題,阿竹一陣沈默後說:「腦袋一片空白,想不起來。」頭頭老師接著說:「教小雲功課,本來就不是你的責任,是我們大人的責任;如果你自己功課很多,不想幫忙,可以請他去找別的大人幫忙,萬一小雲真的吞了,你怎麼辦?」阿竹說:「你現在說了,我才知道有點可怕。」

頭頭老師請阿竹假裝把自己抽離出來,回想一下剛剛那個叫小雲吞鉛筆屑的阿竹說話的樣子,問他:「你對那個阿竹的感覺是什麼?」阿竹向來很入戲,想著想著就紅了眼眶說:「感覺很不好。」頭頭老師於是對他們兩個說:「每個人都有好跟不好的部分,要面對自己不好的部分很困難,但面對了就很了不起,不好的部份出現時,我們好的那一部份就要稍微提醒一下不好的部分,叫他不要做,這樣我們就有能力慢慢調整自己越來越好。」這時本來邊談還一直邊玩邊扭的兩個孩子,神情都認真了起來,最後頭頭問小雲:「有需要阿竹道歉嗎?」小雲說:「不用。」整個談的過程,從頭到尾老師都輕聲細語。

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忽然覺得感慨,這種事情若發生在一般學校,如果有人告狀,大約就有人要被處罰,如果孩子沒有告狀而是回家才說,大約就有家長要向老師反應,接下來還是有人要被處罰,萬一孩子回家也沒有講,受處罰的就可能是孩子的未來,因為他們早已學會「不講比較好」。

然而,「瞭解自我、面對自己」是何其重要的人生功課,關乎一個人能不能當自己的主人,而鍛鍊的方法正需要一個人不斷地對自己向內探求、思索,雖然自私容易自省難,孩子們之間的一切摩擦與糾紛,卻恰恰好是教孩子去感受自己與他人的好機會,他們當然不會一次學會,但沒有機會開始,就永遠不會,只要大人願意不判是非、不當法官、不要心急,就能側身傾聽,為孩子開創難得的教育機會。

◎原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012年1月號
◎人本學程第二季將開設「教育與教育問題」這一門課,當我們有機會搞懂「教育怎麼了?」有機會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理解教育的問題與本質,對於校園環境與教育本質能有更多的掌握與瞭解,陪孩子上學的路,一定也能走得更踏實安穩。邀請身為爸媽的您,一同來參與!
「教育與教育問題」課程簡介請參見:http://hef1987.pixnet.net/blog/post/28331455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上課收穫】得來不易的「人」這一本

第二課 人是怎麼回事? 2011.10.21
1.沒有地位的「人」

Humanism 這個我們翻譯為人本主義的字,也被翻譯為人文主義。爲什麼?要從歷史說起。

在文藝復興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人」是沒有地位的,人是「上帝在地上執行其意旨的工具」,一千多年以前。問題當然不在神,而在教會,那時甚至有教會販售「贖罪券」以斂財,可謂中世紀的宗教黑暗期。

而文藝復興呢,表面上是看到文與藝,實際上是一場人與神的決裂!

這當然不是指人不再信仰神、跟神決裂,而是人們想要「彰顯人的價值與尊嚴」,這是文藝復興的主要精神。很聰明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一面用他們擅長的「文藝」歌頌上帝,一面偷偷展現人的價值,好讓人與神做一個「切割」。

例如,巴哈的音樂表面上歌頌上帝,骨子裡充滿人的感情、理智,勾人心弦;但丁的史詩神曲思索當代混亂的局勢,與前輩們完全不一樣;米開朗基羅作品雖然是聖經故事的教堂畫,但都是人的故事。

把「人」的元素,偷偷加在人文、藝術裡面!

 

2.復興的不是文藝,是人文精神

其實,這是人的一個反叛過程。這個時期孕育出的「人文」的概念,是用以相對於「神」的,因為在這之前,人的存在,被宗教定義為神的「工具」,是為了執行神的意旨。

我終於懂了!爲什麼要強調「人即目的,不是工具」?我們人類有那麼被當作工具嗎?原來,在很久以前,人是被當作神的工具了,但這樣的「當作」,也是人們自己所賦予的,真是奇怪,人們因為宗教信仰,自願當了很久很久的工具,忘了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文藝復興爲何是說「復興」,而非「創新」呢?既然是文藝的話,不是跟創造更有關嗎?其實要復興人最原始的那個概念,回到更早更早伊甸園的年代,人類原本的自由與解放。這個「人的概念」是舊的,所以是復興!

雖然只是遠古的故事,但聽來,還是頗為感動。人們為了尊嚴,從很久以前,在很遠的地方,就曾經努力過。

原來文藝復興不是爲了文藝,藝術家們不只是爲了創作自己的完美作品、流芳百世而已,他們用文藝作品包裝自己的理念,要在作品裡重申人的價值,又要巧妙活在教會的眼皮底下。

我想像米開朗基羅在教堂創作時,心裡何等澎湃!

 

3.人文,曾是人本的保護傘

文藝復興是以古諷今,恢復古代智慧是託辭。

那是一個不能講得太白的年代,創新的可能被視為特異人士,最好是唱頌遙不可及的遠古,無法考究的完美世界,聽得懂得人便知道是爲了嘲諷當時教會把人當作工具,使人失去尊嚴;聽不懂內涵的人,還是大可以在音樂、詩歌、畫作裡,感嘆神的無限偉大。

在文學藝術與復興古代智慧的外衣下,「人」的精神,得到了保護。

那是不能把以人為本大聲講出來的年代,只能潛藏在人文藝術裡,有了「人文」這把保護傘,人本思想得以慢慢發展,慢慢從藝術家的作品裡,流洩到民間,在人與人之間,得以一起打著「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旗幟,肯定上帝偉大的同時,肯定人的獨立存在。

 

(未完待續)

*本文經原作者同意,轉貼自Anne的blog

謝謝Anne的分享,讓我們可以有每一堂課的,這樣美好眼光的紀錄。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課收穫】人本,也算一場思辯之旅

第一課  Think humanistic  2011.10.14

 

1.一個學習的團隊

這堂課有三條平行線在同時進行,我傾向如此形容,而不是同心圓那種。

首先,是老師的備課,他設定了一些課程大綱,每一堂課前他和助教們進行了備課,並將備課過程記錄下來,有點像是電影的製作會議、幕後花絮。

但上課並不會完全照著原來的劇本走,所以助教會做實際上課內容的紀錄,像是側拍。這是第一條線,是一條很長的線,將分成十個小段(共有十堂課)。

這條線裡也包含學生結構,有五十幾個學生在一班,第一堂課塞滿了整間教室,課後還有作業與討論的平台在網路上,我們必須寫作業,助教會近看,老師則會遠觀。

我印象很深刻,老師說,人本教育的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個「學習的團隊」。而且說了好幾次「我們是一個學習的團隊」!

由於這是另類教育學校「森林小學」的教師培訓課程之一,課程進行的方式本身,也必須有對自己理念的實踐。你不能講半天「人本」,但上課上得一點也不「人本」!因此,第一條線也成為重要的、值得觀察參考的大線。

 

2.每件事都可以想得人本一點

接著,是單一課程的操作,也就是老師最後告訴大家的「存在先於本質」(卡謬),我把它歸在第二條線。

老師帶著我們找一些話題來討論,這是「存在」的部份,然後才歸納出人本的精神是什麼,這是「本質」的部份。

「存在」是這些事情本來的樣子,「本質」是人們整理之後的東西;本來的樣子很重要,整理出來的道理也很重要。兩者只有先後,沒有輕重之別。

所以,老師雖然有與助教們擬定了一些話題,但並沒有用很多,只有開頭和結尾的時候各用了一個而已。中間全部請同學提出可討論的個人事件、時事新聞、平常作法...等。

總之,不論什麼議題,不論什麼人,都可以說,都要試著用「人本一點」的想法去說,也許一開始還感覺不到怎樣才算「比較人本一點」的想法,但至少,我們可以打破一些主流的、威權的、一元思想的東西。

這第二條線的呈現,意外的,很熱烈,莫非因為人多?或因為這些學生都是有理想有熱血的老師,所以,擅長發言,也勇於發言?!

至少這個畫面,很有「比較人本一點」的感覺,每一個個人的參與程度都很高!

 

3.人本的「人」是什麼意思

我其實一直有點擔心,人本主義會不會太強調「人」,以致於人的福祉至上,人以外的其他動物都低下許多?

問題來了,「以人為本」中的「人」到底是誰?老師在上課沒多久後,就在白板左側寫下第一點:

「康德:人即目的,不是工具。」

原來這裡的「人」強調的,並非相對於其他動物,而是相對於沒有被尊重的個人;人本,是反對「集體主義」的,所以它主張的是一種「個人主義」。

而「個人」則是指「每一個個人」,也是指「所有的人」,不分階級、年齡、性別...,每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

老師舉了個例子,我覺得挺容易懂的。如果希望做到「十億人都要吃飽飯」,怎樣才能做到呢?應該是要由「這十億人」來決定的。

不能把十億人綑成一綑,當成「一個人」來處理。把十億人當成一個人來處理,就是集體主義了。

以人為本,則尊重每一個個人。說穿了就這樣。

 

4.反對標準答案

這些討論,並不是爲了找到一個標準答案,老師強調「人本主義反對標準答案」,在這個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地討論,每件事都可以盡情討論。

課程的進行一方面是實質討論,對議題內容;另一方面是不同角度思考的練習。在助教的紀錄裡寫著:「想得人本一點 → 想事情不能只是表面思考,必須從個人的角度、並加上自己的角度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
第一、看出事情的呈現可能只是「表面」,
第二、要有能力從「個人的角度」去思考,
第三、要能加上「自己的角度」思考。

第一課的重點就在這,「想得人本一點」,算是一種把原本的想法或一般人的想法「顛覆」一番,或只是「換個角度」,或「換一個別人的立場」,或「搬出一些偉人說的話」呼應!

反正,沒有標準答案,最好是有很多答案,但,你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也許不是當場就有,但你總要在思索之後決定出自己的想法來。

最後,寫下來(作業)。

 

第三條線就在這兒了,意指實際的課程內容。在整門「人本教育總論」課的分段長線,和對單一課程的操作方法線外,學習人本的意涵,才是這些課主要目的線。

一般來說課程筆記只會做第三條線的部份,但我也喜歡當旁觀者,所以硬是生出了前兩條線來,也便於我的夥伴們更瞭解「這堂課是什麼樣子」,而不只是「課程內容有什麼」。

 

5.生態主義怎麼辦

因為人的智慧優於其他生物,所以更有責任要尊重、愛護所有的生命」。

老師的說法是這樣,讓人本主義遇到生態主義時,得解!

有個同學提出要不要安排孩子們畢業旅行中去海洋館看海豚表演的話題,也正中下懷,我的疑問:生態怎麼辦?還好最後的結論是這樣,不然我恐怕沒辦法那麼認同人本主義,如果它跟生態主義是衝突的話。

人們到底是不是真有必要「看海豚表演」,人們可以想得更周延一點,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取代直接觀賞海豚表演這件事的功能,例如看影片...。

但難免我們要進行這樣的辨證:「我只是看個海豚表演,有人還吃海豚肉呢!」

是的,比較起來,看海豚不至於殺死牠,換個角度想也算保護牠,那些大口吃肉的人,有比較「必要」嗎?

也許,吃海豚肉不必要,但吃豬肉好像就是「比較必要」的了。基於長久以來人類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影響,很抱歉,雞鴨魚豬牛羊...是得犧牲了生命,換得人類存續。我聽到老師輕微地帶過:其實,如果能素食是比較好一點,這個我們下次再談...。

雖然是很小聲的兩句話,我卻記住了,後面接著他強調:(人本主義)讓我們的心比較軟而教育,能讓未來的人更有智慧

在森小曾有過一個摸蛇的事件,帶了孩子去做戶外教學時,讓孩子摸了涼涼的蛇,事後檢討結論是:「我們要做生命教育,但不一定要摸蛇!」

這裡提到一個可貴的人本精神是:有錯可改!

生命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自由,每一個生命都愛好自由,人類應該尊重所有生命的自由,學會愛護牠們,才不辜負人類有比較高的智慧。

 

 

6.最後整理

第一次上課我們一共有七個話題討論著,有的討論很久,有的只是短暫帶過,重點是要盡量「想得人本一點」,然後再丟出想法來,我記下幾個,雖然跟助教記的差不多,我還是彙整在一起,作為最後。

1.賈伯斯
Think humanistic --> 賈伯斯中輟,「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青少年卻不行,因為對青少年有偏見。偏見是未經檢驗的意見,偏見不見得一定是錯的, 經檢驗以後也可能是對的。

2.國片熱潮
Think humanistic --> 挺國片?挺好片?政府投資國片(文創產業)總比一昧支持六輕好。

3.海豚表演
Think humanistic --> 人的需要與福祉不一定需要「看海豚表演」來滿足,還有許多方式。

4.問小孩
Think humanistic --> 小孩的意見,不見得是他的意見,可能是電視的、老師的,因為老師可能在討論之前,已經講了4小時自己的意見。(「討論是讓別人相信你的主張的最好方法。我正在用!」)

5.犧牲生命、維護尊嚴(賽德克巴萊)
Think humanistic --> 人不完全是理性的

6.養寵物
Think humanistic --> No,除了流浪動物外。

7.「住」老師教師節快樂
Think humanistic --> 孩子的表現是整個社會環境造成的。

果然,這也是我們的回家作業,從中擇一再延伸,發表自己的看法。我選擇了最後一項。

 

 

 

*本文經原作者同意,轉貼自Anne的blog

謝謝Anne的分享,讓我們可以有每一堂課的,這樣美好眼光的紀錄。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自《怎麼辦》1991年出版(森小於1990年創辦,此對談進行於森小創辦初期)

杭之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民間學者,他以精湛的學養和敏銳的思辯,和史英先生展開一場精采的對談。我們從他們思辯的過程中,對森林小學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杭:我想,參加森林小學活動的家長大致都會接受森林小學所揭櫫的「尊重孩子、開放自主式的學習、大自然的陶冶....」這樣的教育理念。但是以我們參加親子旅遊所得到的印象來說,我們看到的只是類似童子軍的野營活動,透過這樣的活動過程,我們感受不到森林小學所揭櫫的教育理念,將如何落實或呈現出來。至於森林小學未來、長期性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我們也沒有看到應有的規劃和設計,至少從活動中得不到一點印象。

即使用野營活動來說,在應有的設備方面我覺得也很因陋就簡,野外活動應有的基本設施大多不具備,在這樣的條件下和何達到野外活動的效果?這是我的第一個困惑。

 

史:曾經也有童軍專家提出相同的質疑。不過,我想這些問題牽涉到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認為讓孩子參加野炊、露營活動,基本的意義是,提供一個情境讓孩子發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而不是提供或幫助孩子滿足他們的需要或解決他們的不足,重要的是讓父母透過活動,重新認識他的孩子。

 

 

 

杭:透過這種一、兩天短期性的活動,讓孩子體驗野外生活,然是很好也很重要。但是以需要長期性規劃的教育內容來說,是不是也採取同樣的方式?我參加活動後還是不清楚。

 

史:當然不是,不過還是以同樣的教育理念為出發點。長期來說,孩子積累了他發覺的問題,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要求以更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森林小學的老師會透過和孩子共同探索解答的過程,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學習」,一方面也尋求更專業、有效的資源。我們並不希望老師依照事先準備的固定規模、計畫的教案行事,而比較希望學習是在自然的情形中演化。因為我們認為最重的是老師們的世界觀。所以,我們一直在做的,是全面提升師面對孩子的態度、人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育哲學……

參加培訓的老師也曾經非常急迫的問:「要怎麼『教』?」我們準備在培訓的最後一個月,才給予綱領式的教學訓練,然後讓他們從實際的教學中,去摸索和學習。這就是我們基本的教育哲學。

 

 

 

杭:森林小學是實驗性質的,還是長期性規劃的學校?

史:當然是長期性的。

 


杭:像這樣開放、啟發式的教學,是具有「對現行教育體制不滿,進而提出改革」這樣的性性,這是可以充分理解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不可以理解成,是希望將人類文明過程中的某些個段落,透過教學讓孩子重新加以體驗?

史:對,正是這樣。

 

 

杭:不過這裡存在一個問題。人類知識的發展過程,從提出問題到解決之間,可能需要廿年、兩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例如:”0”是怎麼產生的?”2”是怎麼來的?發展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是一步一步摸索、求解的過程。如果在教學上,沒有好的導引,會不會有很多關鍵性的問題,因而被忽略了,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因而根本就不會被提出來,當作問題加以思索?

 

史:我們是採取雙軌進行的,就野外生活、大自然陶冶....的這一部份,是依照我前面說的方式進行,而另外的部份,像人類智慧的思積、歷史文化的結晶....則是採取不同的方式,不過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

我們以數學的教學為例。將來森林小學採用的還是現有的由教育部統一編定的教科書,它是將過去發展思積的知識,依照循序漸進的方式編寫而成的,當然就省略掉發展的過程,我們是希望學生在研習的過程中,在某程程度上動新體認過去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在教學方面,我們一再強調的是不強迫學習,但是我們引發而且等待孩子的學習

動機。第一步就是要取消他對書本的排玉感,雖然要花很多時間,我們也認為值得。讓孩子主動去讀,等到發生困難、遇到問題,有了解決問題需求的時候,老師才從旁引導。

 

 

 

杭:這樣的數學教學法,是不是類似波利亞「如何解題」一書中的那種方式?

史:對。

 

 

杭:那是不是需要有對教學題材比較深入了解的專業老師,才能發揮這種教育方法的精神的和效果?

史:雖然森林小學的老師在例如數學等專門領域裡不是很專業,但是我們正是希望經由老師的「不知為不知」,來提高孩子學習的自主性,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尋求其他資源、求助專家,來解決問題。

 

 

 

杭:一位具備相當程度的老師,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當然可以透過帶著孩子請教專家、參考書籍等方式來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學習。

但是在一般的狀況下,一位只懂得照「常態」來教小孩,但卻未必能掌握問題關鍵的老師,有沒有可能跟出掌握問題在那裡的第一步,來引導孩子認識問題在那裡,該如何踏出解決的第一步?

史:那要看怎麼來定義「不懂」。如果以現有體制內所培養出來的師資為例,你為他們懂不懂?

 

 

 

杭:如果以數學科的師資來說,可能會是「不懂」。我們前在學校當家教時問過一位準備考文法科、學業成績很好的台中一中學生:「為什麼ax*ay會等於ax+y?」他回答:「我們老師說就這樣背就好了!」我想很多老師當然不會「不懂」,但諸如聯考等程程因素,他們可能覺得理所當然,這樣背就好了,沒有必要帶學生了解為什麼

ax*ay=ax+y,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也可以說他「不懂」,以此類推,很多制式教育訓練出來的師資,就這個標準來看,大概可以說是「不懂」的,他們未必有耐心「不給」孩子「填鴨」。如果這樣說不太離譜,那麼你所說的教學方法,對森林小學的老師來說,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很大的挑戰。

 

史:我想可以分兩個層次來談。

為什麼b乘a會等於a乘b這個問題,一般人可能根本沒有想過,很自然的就接受了。我們認為如果沒有發覺這個問題,也無所謂,人的學習、認知的過程,不一定要先從理突的角度開始,可以先從練習的方式著手,等到算得很熟練了,也許能夠發現問題,再去思考索解。如果終其一生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也不覺得有太大關係。這要

視個人成長、發展上的個別差異而定。

 

當然很可能如你所說的,老師根本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問題,值得提出來啟發小孩的學習,但是我們更相信小孩的潛能,因為大人受到的限制較多,也容易限囿於過去的經驗,反倒是小孩比較可能意識到老師所發覺不到的問題。森林小學的老師和一般國小老師的不同也就在這裡;他們會重視小孩所有激盪出來的火花。做他們不知道如何引導、不知導什麼是重要的問題,我相信也不會比現行教育體制的老師還糟。

 

第二個層次是我相信老師的sense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將來森林小學老師的工作,是以一個星期教學,一個星期進修的方式進行。從十一月到十二月底,師資培訓的內容是基本理念,目的就是讓老師們跳脫出過去所受傳統教育的框框,釐清他們的教育理念。一月份,進行教材教法、教案設計、摹擬教學過程的教學計畫。更重要的是,開學

後在隔週的進修時間裡,他們要念更深入的東西,例如赴育社會學中涂爾幹、馬克思、韋伯等三派社會學的主要著作,各家的思潮,數學方面則閱讀各個數學家的傳記、皮亞傑和波利亞的專論....之後是各學科的專業課程,如音樂、社會科學、語文....他們要逐漸累積程度的深度。這個過程並不是要像學院教育的方式,要求背多少名詞、記

多少東西,而是讓他們在接觸中,逐漸使眼界變高。比如在數學方面,他不一定能夠十分透徹的理解無限”∞”,但是他要對”∞”有想像力,這都是要漸進的。也正因為我們投注了龐大的經費來培訓師資,所以森林小學第一期的學費才會這麼高。

 

 

杭:教育這些小學階段的小孩,師資是不是那麼有深度,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正如你提到的老師的世界觀,是他有沒有耐性和興趣,以這種自己也在重新學習的教學理念和過程來帶小孩學習?

史:對!對!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頭兩個月我們都在做變化老師特質的工作。在基本上,他們必須是這樣特質的人:對事物有好奇心,對人有興趣,對人的奇奇怪怪的想法都有興趣,而且願意進一步發展或體現這些興趣。

 

 

 

杭:那麼在經過這些培訓以後,到目前為止你是不是建立了信心?是不是很樂觀?

史:經過每週兩次培訓課程的觀察,我的樂觀程度簡直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原先來參加的人,經過自然的互動,動機不夠、思想不是正確的都離開了,留下的有各種背景的人,他們的特質都相當好,基本的本質也和我們的期望很接近。 

 

 

 

杭:據我的猜想和我側面了解的一點點,參加森林小學的孩子,有相當的部份是在現實的學校教育中適應困難的學童,如比較聰明,不耐學校那種制式「訓練」縮學童,他他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許,說不定和森林小的理念有所出入,例如他們或許會認為目己的絲孩是天才,他們把小孩送來森林小學,是懷著把小孩送到「天才養成所、訓練所」的心情。那麼將來怎麼辦?另一方面,我的疑慮是,在六歲到十二歲的階段,小孩的人格成長非常重要,而這和家庭一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森林小學採集中住校的方式,如何考慮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史: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誠如你所說的,家長的期望未必與我們相合,所以就這點來說,森林小學的作法有一種意義,就是讓家長暫時不必天天看見孩子,以便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接觸教育方面的資訊,經由我們提供的諮商、座談方式,幫助他們重建對教育的信心,有道是「關心則亂」,孩子不在眼前,家長能冷靜地思考與成長

。另一方面,我們希望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和相互影響,並不是透過生活依賴和物質供給,而是建立在人與人彼此獨立、相互尊重之上。當然,我們也重視「愛彌兒」一書所揭櫫的教育理想:只有父母才是小孩唯一的教師,什麼樣的人教出什麼樣的人來,這也才符合社會多元化的要求。所以我們希望森林小學是一學期、一學期的,每個學期結

束,家長和小孩都應該重新慎重的考量,是不是要繼續留下來。我並不很贊成小孩從小研接受唯一、固定的模式,念森林小學一路到底。

 

我們希望的是讓孩子來接受幾個學期和現行體制完全不同的森林小學、如木對家庭、小孩之間的互動,都有正面的意義,他們再考慮是否繼續待下來。而不是在沒有思熟慮的情況下,就來報名。我們是希望藉由這個方式,來彌補孩子在家庭生活方面的不足。但是,這種「剝奪親權」的作法,確實是我們最憂心的一點。

 

 

 

杭:森林小學的學生如果是來自有問題的家庭(如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冷戰」之類),那麼住在學校也許比生活在不很正常的家庭裡好,這是異常狀況。但如果森林小學的理念是準備要更普遍的加以推廣,那麼是不是應該考慮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小孩人格成長上,所扮演的功能,而改變住校的方式?

 

史:你說的很對,所以我們希望在「住校」這一點上,將來還有調整的可能。今年三月開辦第一期後,經過審慎的評估,我們不排除把校區移回到台北,同時擴大規模、減低學費。至於宜蘭的校地,也許可以規劃假日學校,不過,現在還不確定。

 

 

 

杭:在有關森林小學的報導中,最常看到或聽到的「名言」是類似「寧可做快樂的清道夫,也不要做不快樂的醫生」這樣的論調,但是事實上今天的社會未必有幾個清道夫是快樂的,而做醫生也不表示就不快樂。我覺得,這有將「尊重人」的理想庸俗化的傾向,甚至走上反智之路。

 

史:是的,我們社會弔詭的地方是,一方面人們很功利,另一方面,一但要談理想,人們又要把理想推到一種虛無的極端。我覺得這種極端已經到了「反智」的地步。我認為即使是情意教育也要建立在智育的基礎上。讀、寫、算,是學習過程中很基本的訓練,沒有良好的訓練是達不到學習效果的。只是教育並不能過分強調讀、寫、算的訓

練,而忽視了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在於全人教育的貫徹。森林小學的課程,有很多戶外的教學,就是希望拓展學生認知領域和眼界,但並不表示我們忽視基本知識的訓練。

 

 

 

杭:戶外教學固然能提供某些關於人類文明歷程的具體經驗,但是人類文明經驗牽涉的層面太複雜了。相對於人類文明歷程,台灣的歷史文明無論在深度或廣度上都有所侷限,至少在客觀條件上無法像歐美博物館那樣提供那麼豐富的文物來教育小孩,我們只能靠概念化的語文方式來編寫教材,彌補不足。森林小學在這方面有什麼因應之道?

史:真是大哉問。我想不只是歷史,還有藝術....各個方面,都需要有精湛學養的專家學者,來指導我們編寫教案,經過實際教學的過程,慢慢匯集成深具人文素養的教材。

 

 

 

杭:有一個問題我想在這裡請教你的意見。在傳播媒體上看到森林小學的報導,總是強調自由、開放。問題是,什麼是自由、開放?我看過一篇當代著名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ClaudeL'evi-Strauss)的訪問錄,他提到一個觀點深獲我心,也跟我接受的知識學說相通,我覺得很有啟發性。他說,在學校接受教育就非得接受約束。別無他途。他曾經想把這種「對有創造性兒童的一些早應該說而未說的話」在一個學術討論會上提出來,但終因鼓不起勇氣而擱下來,因為當時出席的教育家都認為應該讓孩子絕對自由,不加約束。他指出,一位神經生理學家Jean-PierreChangeux的研究向人們指出,孩子的頭腦的確擁有極大量的可能性,但這些可能性中很大的一部份必須通過教育來排除掉,否則,就沒有一種「可能性」能達到成熟階段。

 

所以李維史陀感慨地說:「當我們聽任所謂孩子的創造天賦全部絕對自由地發展,其結果就是如此,這是何等的不幸!」我們一般人也許會有種經驗,譬如想寫東西,好像一下子文思泉湧,但真正落筆時卻必須有所經營,有所「裁」,否則這篇文章將不成其為文章,只是一堆紊亂的語言文字。至少我個人在寫作經驗上對此深有體會,不曉

得在這一點,你的看法如何?

 

史:我也認為人應該有相當程度的規範,但規範必須是讓孩子從體驗、感受中獲得,是基於現實的需求而來的。例如保持安寧的規範,是以讓孩子體驗到別人對他尊重所以他也必須尊重別人的需求的這種方法達成的。我們在森林小學將用團體討論的方法,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對其他小孩的影響,進而建立行為的規範。

 

另外在潛能發揮方面,我們認為應該有階段性,在小學的階段,應該讓孩子儘量嘗誠無窮的可能性,當他比較成熟了,也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行為和對事物的看法,才開始鼓勵他的各種可能性中加以選擇。

 

 

 

杭:相對於目前教育體制中,填鴨的、僵化的現實而言,提倡自由、開放的教育理念,是可以理解,也是應該的。但很多強調自由、開放的教育理念,經過庸俗化的鼓吹後,就完全變樣了,變極度縱容、過份強調無限可能的教育態度,過猶不及,這是我質疑的地方。

史: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會彈幾個單音,組成簡單的一段旋律,就以為得到天才,而要孩子一古腦兒的猛彈亂練,其實也是另一種庸俗化的結果。所以我強調要讓小孩嘗試各種可能的發展,要在人生的早期,保有無限的可能。

 

 

 

杭:在學習過程中,基本上就是在接受約束,接受人類已經鍛鍊出來的文明的約束(但也是一種遺產,一種踏腳石),沒有這些約束,我們只能再從空白開始。譬如你要會寫文章,會用語言思考,那一定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而要駕馭語言,就要循著既有的語言的約束,在好的語文中受某種你也許不自覺的「約束」、「訓練」。譬如你常

看好的文學作品,那作品語言的力量,那作品如何透過語言而掌握世界的力量,無形中都會影響你、約束你,也提昇你。只有當佚對語言有基本的掌握能力以後,才談得上透過語言來「創造」。其他各種掌握世界的工具也一樣。

 

史:孔子說過:「吾黨之小子狂簡,裴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我認為問題就在於剪裁上面。技巧的訓練是一種重複的過程,當然談不上教育,但是一個人為什麼願意重複的練習?這就是屬於教育的範疇,教育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提供情境,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杭:所以我想強調的只是「約束」和「權威」的重要性。當然這裡所說的「約束」和「權威」並不是我們在制式教育中首到的那種軍事訓練般形式或髓制的「約束」和「權威」,而是一種實質的「約束」和「權威」。至於什麼是實質的約束和權威,那是教育實質內容的問題。李維史陀在前面提到的訪問中曾感慨「自由是不容任何限制」這

個概念是當代的幻想,也是當代西方文明危機的方式之一。事實上,隨著一些教育理念的庸俗化理解和宣傳,「自由」和「放縱」往往已沒有太多分野了,這在我們社會也是如此!

 

史: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所以,我們強調的是對人的「尊重」,而不是單純的「自由」。我記得行為學派大師史基納(Skinner)在「超越自由與尊嚴」中說過:所謂自由,就是把人交給不可知的控制。人本主義者雖然不贊同行為主義,但前述觀點實在非常有啟發性。我不認為森林小學會迷信「自由」;如果我們真是放牛吃草,牛吃的

也是既有體制下才能存活的幾種草而已。

 

我們對權威的態度也是一樣的,人其實無法拒在自然發展中,基於更深刻思想而形成的「合法的」(legitimate)權威;人只應該打倒人為的、控制性的權威。所以,在森林絲學,教師當然會對孩子有影響力(不是控制力),但這些影響必須在尊重孩子的前題下發揮。

 

總的來說,我們所重視的是自由與約束、權威與放任之間的演化過程,讓約束在自由中產生,讓權威在放任中形成,教育的目標在人與人間相互尊重的互動中自然達成。

 

舉例而言,以我學習小提琴的經驗來說,學習興趣不被去除,勤練是必要的。在我們的師資班上,教育和訓練的課題,也曾廣泛、徹底的討論過。師資班老師的背景差異很大,將來形成的教學方法也會有相當的歧異,但是也因此能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人」,因而發展出各種可能性。只要以尊重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我相信都是自由、健

康的。很多的情況和經驗告訴我們,經過時間的積澱,原先以為是對的、好的教法,卻都可能是錯的。

 

 

 

杭:從今天的談話中,我對你們要辦森林小學的理念和想法有更多的了解,但從親子旅遊活動中,我確實看不到你這些理念將如何落實,今天的談話總算了解了一些。

 

史:森林小學還沒有開始嘛!

 

杭:祝森林小學能在實踐中成功!

 

 

註:此對談進行於森小創辦之初,許多狀況已與現在的森小略有不同,此文可作為瞭解森小理念的參考。

hef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